分享

【学术前沿】袁芃教授:乳腺癌异质性与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

 悬壶妙手 2017-08-23


袁芃教授

袁教授近日接受采访,结合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对肿瘤异质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指南的更新情况。


肿瘤异质性对乳腺癌治疗的影响


袁芃教授:肿瘤异质性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而异质性则是肿瘤侵袭、转移、耐药等诸多问题的源头。


肿瘤异质性从大体看主要包括瘤间异质性和瘤内异质性。肿瘤间异质性指的是同一类肿瘤不同患者之间的基因改变和表型不尽相同,比如肺癌的不同亚型之间驱动基因和生物学行为差异明显。


肿瘤内异质性又分为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其中空间异质性指肿瘤内不同区域的肿瘤细胞亚克隆特性不同,例如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虽然病理诊断如此,但并不是所有肿瘤细胞激素受体表达均为阳性,也有一部分细胞未表达雌激素受体;时间异质性反映了同一肿瘤组织在不同时间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上述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原发性肿瘤与转移瘤往往在病理类型及基因检测上存在的差别。


异质性是造成肿瘤对同一种药物不同反应的核心原因:同样一种靶向药物,有的肿瘤细胞被杀死,有的肿瘤细胞则适应、生存并形成优势克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临床治疗中的耐药现象,辅助治疗或晚期治疗中,有些患者能够实现肿瘤持续缩小或控制,而有些则在短暂的缓解后进展。


具体到抗HER2靶向治疗,虽然靶点明确,药物可及,但由于乳腺癌肿瘤内的异质性,不同肿瘤细胞在增殖和药物敏感等方面有所区别,因此抗HER2初始治疗有效性以及后续治疗失败的情况各不相同。同理,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和化疗都受到肿瘤异质性的影响。


为什么会存在肿瘤异质性,现在主要有两个推测,一个是肿瘤干细胞,另一个是肿瘤进化。这两个假说不完全独立,而是互有影响。肿瘤异质性起源之谜仍在探索当中。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


袁芃教授:今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我们医院完成的国产Ⅰ类新药阿帕替尼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小样本观察性研究被大会收录。


阿帕替尼是新型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先前国内学者对其单药治疗乳腺癌已经取得了一些Ⅱ期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次ASCO上报告的观察性研究是评估阿帕替尼联合不同化疗的效果,因此涉及的化疗药物种类多(铂类、蒽环类等)。


经过分析发现,23例转移性乳腺癌,阿帕替尼联合化疗部分缓解(PR)率达34%,疾病稳定(SD)6个月以上者占17%,总体临床获益率为52%,总体疗效良好。当然,不论是化疗药还是靶向药物,都存在一定副作用。我们这项研究中大部分患者仅出现1~2级不良事件,高血压发生率约为40%,蛋白尿和手足综合征的发生率在20%左右。经过密切观察及对症处理后,患者基本可以耐受。


除肿瘤自身的异质性外,现在肿瘤所处的微环境异质性也备受关注,包括浸润性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以及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刺激因素。所以,肿瘤的治疗不仅是针对肿瘤组织,还要兼顾微环境和血管生成的调控。


CBCS乳腺癌指南更新概况


袁芃教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自首次发布起距今已经10年,该指南每两年更新一次,可以说引领了国内乳腺癌诊治的发展,并起到了重要的规范作用。


今年7月14号,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针对这一指南进行了讨论,基于近两年出现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进行内容的增加与删减,并遵循国际惯例对部分有争论问题进行投票,形成专家共识。


在内容方面,指南更新涵盖了乳腺癌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以及预后。以内科治疗为例,术后辅助治疗和乳腺癌晚期治疗都引入了最近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对于晚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更新了一线内分泌治疗及耐药后治疗选择。同时也更新了一些概念,如内脏危象、肿瘤耐药等,有利于未来明确治疗的目的和范围。


有些研究证据充分但未在国内上市的药物,为了让更多的医生和患者能够得到治疗信息,指南中也有提及。相关药物正在开展临床实验,患者有机会参加也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新一版更新的指南将在今年10月份的乳腺癌高峰论坛正式发布。


专家简介


袁芃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 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

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国际医疗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中国老年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 常委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


来源:《肿瘤瞭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