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建省厦门市2016

 鲤鱼山九龙门 2017-08-23
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语文必修4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合后偃(yǎn) 戕害天性(qiāng)  蟊贼(mào)   看觑(qù)
B.蹩进卧室(bié) 羽扇纶巾(guān)   埋怨(mán)   厚赂(luò)
C.令人瞩目(zhǔ) 乍暖还寒(huán)   半晌(shǎng) 绣闼(tà)
D.诗列珠玑(jī)  战栗失色(lì)     汗涔涔(cén) 罪愆(y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篡夺王位   勃然大怒   包罗万象   凶相毕露
B.大腹便便   暴殄天物   真知灼见   归根结蒂
C.阿谀献媚   燥动不安   娓娓道来   出类拔粹
D.愁兴斕珊   苌弘化碧   毫不惋惜   稍纵即逝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B.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C.像他这一类靠着一些繁文缛节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
D.春风化雨的时候,我却不愿意去“度”,这时我是在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4.填人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          。          ,          ,          
①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对于他则没有任何意义
②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
③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
④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
A.④②③①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雨霖铃》中“幕霭沉沉楚天阔”的“楚天”指南方的天空,因为战国时期楚国据有南方大片土地,所以古人泛称南方的天空为楚天。
B.《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的“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上卿”是战国时最高的官阶。
C.《苏武传》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的“单于”是匈奴的最高首领,“阏氏”则是匈奴单于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
D.《张衡传》中“通五经,贯六艺”的“五经”指《诗》《书》《礼》《乐》《易》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词人化用桓温典故,感慨自己不能收复失地、徒然虚度时光的三句是:“                        ,                        ,                        !”
(2)《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上片中词人用“                        ”一句表现面对自然和政治的风雨都能坦然处之的人生态度。
(3)《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写重阳佳节时独自赏菊饮酒的两句是:“                        ,                        。”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时说:“                     ,                   !”
二、课内古诗文阅读(27分)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宁许以负秦曲     ②乃使其从者衣褐    ③卒廷见相如
④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⑤羝乳乃得归        ⑥空以身膏草野
A.①⑥/②⑤/③/④       B.①④/②⑤/③/⑥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⑥/②④/③/⑤
8.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A.故燕王欲结于君       B.臣事君,犹子事父也
C.子卿尚复谁为乎       D.连辟公府不就
9.阅读《廉颇蔺相如列传》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相如素贱人 素:本来 
B.且庸人尚羞之 羞:害羞 
C.蔺相如固止之 固:坚决
D.相如虽驽     驽:愚劣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回避,表现了他不计私怨、以国家为重的品质。
B.舍人们相约请辞并责问相如,表现了他们的目中无人和对相如行为的不理解。
C.选段中多次运用对比,有蔺相如和自己舍人的对比,也有蔺相如和廉颇的对比。
D.选段叙事语言简练生动,对话语言贴切传神,成功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10.阅读《张衡传》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B.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C.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D.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乃设九宾礼于廷
(2)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介绍地动仪虽不足二百字,但详尽记述制造时间、质地、大小、形状、内外、结构、装饰、功用等,文字精简平实。
B.介绍地动仪时,用“中” “傍” “外” “下”四个方位词为序,从里到外,从 上到下,简要清楚地写出其构造特点。
C.“合盖隆起,形似酒尊”描写了地动仪的形状,形象具体;“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突出了地动仪的神奇。
D.京师学者最初“咸怪其无征”,后来“皆服其妙”,这一“怪”一“服”的细节刻画,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11.将第9、10题选段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2分)
(2)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2分)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上片首句,“千古”具有时代感,照应了题目“怀古”;“江山”具有现实感,照应了题目“京口北固亭”。
B.上片不仅表达了对孙权、刘裕的怀念,也表达了对主战派的期望以及对南宋朝廷苟安求和者的讽刺和谴责。
C.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旨在忠告当朝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与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佛狸祠”是一座福佑人民的神庙。
(2)请结合全词内容,谈谈你对“凭谁问:麵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三、课外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5题。(10分)
程颢,字伯淳,世居中山,后从开封徙河南。颢举进士,为晋城令。民以事至县,必告以孝弟忠信,入所以事其父兄,出所以事其长上。乡必有校,暇时亲至,召父老与之语。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教者不善,则为易置,择子弟之秀者,聚而教之。在县三岁,民爱之如父母。熙宁初,为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神宗素知其名,数召见。一日,从容咨访,报正午,始趋出,庭中人曰:“御史不知上未食乎?”前后进说甚多,大要以正心窒欲、求贤育材为言,务以诚意感悟主上。尝劝帝防未萌之欲,及勿轻天下士,帝俯躬曰: “当为卿戒之。”王安石执政,议更法令,中外皆不以为便,言者攻之甚力。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颢徐曰:“天下事非一家私议,愿平气以听。”安石为之愧屈。居职八九月,乞去言职。安石本与之善,及是虽不合,犹敬其忠信,不深怒,但出提点京西刑狱。颢固辞,改签书镇宁军判官。颢资性过人,充养有道,和粹之气,盎于面背,门人交友从之数十年,亦未尝见其忿厉之容。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哲宗立,召为宗正丞,未行而卒,年五十四。颢之死,士大夫识与不识,莫不哀伤焉。文彦博采众论,题其墓曰明道先生。嘉定十三年,赐谥曰纯公。淳祐元年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六》)
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事其父兄    事:侍奉      B.则为易置    易:轻易
D.全心窒欲    窒:遏制      D.盎于面背    盎:充溢
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颢施政有方。他担任晋城县令三年期间,政绩斐然,尤其重视教化百姓,百姓就像敬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爱戴他。
B.程颢尽职尽责。他身为御史,多次向神宗进言,有一次,他明知神宗还未用膳,仍坚持进谏,直到内庭人提醒才离开。
C.程颢为人率直。他到中堂议事,见王安石怒对言官,就指出王安石不能平心静气采纳凍言,王安石为此感到羞愧理屈。
D.程颢温婉敦厚。门人从来没有见过他有忿怒严厉的脸色,他死后不论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士大夫,没有不感到哀伤的.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民以事至县,必告以孝弟忠信。(2分)
(2)遇事优为,虽当仓卒,不动声色。(2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6-17题。(6分)
愁①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②心性,独树花发自分明。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见否,人经罢病虎纵横③。
【注】大历二年(767),杜甫于夔州作此诗。②底:唐宋俗语,用法同“何”字。③虎纵横:喻苛政。
16.首联写景的角度富有变化,请简要分析。(2分)
17.本诗所写的“愁’’,具有多重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
四、课内现代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哈姆莱特》选段,完成18-19题。(6分)
国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①
王后 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来,哈姆莱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好妈妈!
国王 乔特鲁德,不要喝。
王后 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
国王 (       )②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
哈姆莱特 母亲,我现在还不敢喝酒;等一等再喝吧。
王后 来,让我擦干你的脸。
雷欧提斯 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国王 我怕你击不中他。
雷欧提斯 (旁白)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
哈姆莱特 来,该第三个回合了,雷欧提斯。你怎么一点不起劲?请你使出你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雷欧提斯 你这样说吗?来。(二人比剑。)
奥斯里克 两边都没有中。
雷欧提斯 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菜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③
国王 分开他们!他们动起火来了。
哈姆莱特 来,再试一下。(王后倒地。)
奥斯里克 哎哟,瞧王后怎么啦!
霍拉旭 他们两人都在流血。这是怎么回事,殿下?
奥斯里克 您怎么啦,雷欧提斯?
雷欧提斯 唉,奥斯里克,正像一只自投罗网的山鹬,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哈姆莱特 王后怎么啦?
国王 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 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倒地。)
雷欧提斯 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啥姆莱特 锋利的刃上还涂毒药!——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人 反了!反了!
国王 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18. 下列对《哈姆莱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画线①处人物语言体现了国王性格中友善的一面,他希望哈姆莱特击败对手。
B.画线②处要填入的文字是“旁自”。③处括号内画线的文字是剧本的舞台说明。
C.“锋利的刃上涂着毒药”的细节推动情节发展,最终哈姆莱特用毒剑死国王。
D.巧合是戏剧中常用创作手法,如选段中的“误饮毒酒” “误杀雷欧提斯”。
19.欣赏剧本,应当注意把握剧中的矛盾冲突。选段中有几组人物的矛盾冲突?请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20-21题。(6分)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帕斯卡尔
我很能想象-个人没有手、没有脚、没有头(因为只是经验才教导我们说,头比脚更为必要)。然而,我不能想象人没有思想,那就成了—块顽石或者—头畜生了。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20.简要分析画线句子“思想形成人的伟大”的含义。(3分)
21.简要分析“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这一标题的妙处。(3分)
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经典是一张精致的面皮
朱可大
①什么是经典?什么是经典所具有的真正品质?什么是衡量经典的基本尺度?撇开那些关于古典价值的陈词滥调,我的回答只有一个,那就是时间。经典就是那种能够扛住时间磨损的钻石文本,它越过纷乱的岁月,保持着自己的微光,像星辰一样,恒久地照耀我们的瞳仁。它以自身的存在告诉我们,有一种东西叫做永恒。与此同时,经典并不拒绝空间,但它拒绝入住那些最肮脏无耻的灵魂。它犹如金字塔的那个尖顶,体量微小,却标定了整个金字塔的高度。
②经典向世人提供了灵魂营造的要素。澳大利亚悉尼西区的各个火车站点,曾经被中学生流氓所占据,吸毒、性交和斗殴事件频繁发生。警方和铁路管理当局都束手无措。最后由一位文化策划师提案解决了问题。这个方案的核心是,它要求所有那些犯罪率高发的车站,每天24小时播放莫扎特音乐。一个月后,奇迹悄然发生了——那些问题学生的行为,因倾听莫扎特而变得“合法”起来,以致火车站犯罪率急剧下降。这是音乐经典改造人性的一个典型案例。它向我们证明了经典和灵魂的密切关联。
③经典的这种非凡属性,就是它的价值证书,也是它获得敬意的理由。在我的个人阅读史上,经典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容量,如果可能,剩下的三分之一,也应该完全交给经典。可惜我无法做到这点。尽管我保持了足够的警惕,还是会被各种宣传品所蛊惑,它劝诱人们阅读那些包装成经典的垃圾,但只要稍作品尝,就会闻出它的赝品气味。但我已经为此完成了购买行为。许多人都像我一样,被无耻的广告所诱惑,成为伪经典的俘获者。
④就图书、影视剧、歌舞而言,中国消费市场提供的绝大多数流行文本,都是低俗的劣质品,而且没有什么例外。这种唯独劣质品得以盛行的怪象,我称为“垃圾效应”。在电影圈,这种效应因票房金额而被显著放大。投资人竞相把资金投向垃圾导演,唯一的理由,就是他们能用垃圾创造票房奇迹。用垃圾挣钱,已是中国文化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
⑤大众文化的垃圾效应,根植于艺术趣味的普遍低下。鉴于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粗鄙化运动,以及平民教育缺乏“美育”环节,大众美感无法通过正常方式塑造,以致文化消费者丧失对美的基本感知力。任何一种低端的噱头,如明星绯闻、关于财富的梦想、毫无节制的暴力,都能戳中公众的“美点”,点燃他们狂热的消费激情。这种消费格局也诱导文化工作者,鞭策他们从事垃圾生产,以谋取高额利润。
⑥这场景是对经典文本的最大讽刺。经典强大而脆弱。在过去,它被文革和专制的烈火所焚毁,而在消费时代,它又被大面积的泡沫式垃圾所吞没。垃圾无耻地屹立在经典面前,凭藉所谓的市场份额,高声嘲笑它的敌人。这是经典所面对的最大困境。
⑦经典的另一困境在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它只是一张精致而矫饰的面皮而已。它的唯一功能,就是被用来张贴在不自信的脸上,令其散发出文化的气息。文化制造商洞察了人性的这种弱点。他们制作数千元一套、豪华包装的“经典丛书”,以礼品书的形态进驻私人书房,陈列于黄花梨、红酸枝或鸡翅木的书橱,并因射灯的照射,闪烁着华贵雍容的光辉。但书的主人却从未翻阅过这些经典。它们被悬置在书架上,完全丧失了被阅读的契机。它们是世界上最沉重的装饰品。
⑧经典何时才能成为人的精神支撑,这才是我所关切的问题。经典与人的关联,就是让表皮不再硬化为面具,而是像面膜一样被皮肤吸收,内化为肌肉和四肢骨骼的一部分,最终融入心脏、脊梁与大脑,成为灵魂的主宰。没有经过这样的自我塑造,经典就只能是附在脸上的饰品。
(有删改)
22.下列对作品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经典是强大的,它和灵魂有着密切的关联,而这也是它获得敬意的理由。
B.中国消费市场上许多企图装扮成经典的流行物,最终经不住时间的磨损。
C.因垃圾效应,用低俗劣质品挣钱,将成为中国文化市场的基本游戏规则。
D.经典曾经被文革和专制毁灭,如今又在大众文化的垃圾效应中陷人困境。
E.经典对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缺乏文化自信的人来说,是最沉重的装饰品。
23.“它犹如金字塔的那个尖顶,体量微小,却标定了整个金字塔的高度。”这句话蕴含的深意是什么?(2分)
24.经典怎样才能走出困境?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5分)
六、写作(6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现今的“熊孩子”在公共场所的各种“熊举动”层出不穷,给人产生困扰。
北京一餐厅曾在其官方微博上针对“熊孩子现象”发布:“因为孩子的哭闹和追逐,影响了就餐环境,即日起谢绝12岁以下孩童入内就餐。”此举引发热议。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