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个家庭大多就一位孩子,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们都煞费苦心,甚至还会引起家庭矛盾纷争,您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是怎样? 下面是一位母亲与杨硕诚老师的对话,或许对您将有所启发。
孩子不听话的苦恼 “我开始加入禅修学习的目的并不明确,只是出于好奇,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生活的非常幸福美满。唯一困扰的就是小孩子不听话。她很想得到我们两个人的疼爱,但我们认为,孩子应该独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对她的所有的扮可爱、撒娇,都视而不见,因为父母狠下心来,孩子才能够独立,将来在社会上才能立足。禅修学习一段时间后,我觉得自己亏欠了她许多。” 杨硕诚老师回复: ︱所有的关系都要回到自己︱ 你不用觉得亏欠,一切都是因缘,千万不要带着一种“弥补”的心态来对待对方,因为弥补就是一种刻意,我认为所有的关系都要回到自己,把自己照顾好,自己的心放开了,柔软了,愿意接纳了,自然而然孩子也能感受到。 作为父母不要过多要求孩子,有时连我们尚且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何况她呢? 对小孩最好的方法就是熏习,你给她一个好的环境,她自己就会熏习,好的环境不是说物质上的优越,这个气场来自于父母自身,你的心真的安了,她自然就会安了。
︱薰习孩子勇敢、包容的心︱ 我自己没有小孩,所以我不太愿意发表教育小孩的言论,因为我感觉不是太具有资格谈这样的事情。 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我把每个小孩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对于学生或和我有缘的人,也可分享一下对此事的态度: 对于小孩子、对于一个人,你只要薰习他几个部分: 第一:他要有面对事情、勇敢承担的能力; 第二:要有体谅包容别人的心; 第三:在这个社会基本立足的能力。 基本上就够了,其它的就随缘。 一个能勇敢承担的人,他走出社会你不用太担心他,他又能够包容别人,你不用担心他与人相处的能力,再来他又有一些基本的社会谋生能力,不会傻傻的被人骗,其实这样就够了。 剩下的,如果他愿意学钢琴,学画画,我们可以满足他,可是我们不要对他学的结果去要求,去期待。 ︱定、慧、慈悲——成年人培养记︱ 同样的道理,做为成年人,一个修行人也要做到这些。 第一要有担当有气魄,你要勇敢一点,担当有气魄就是定,一个有定力和意志力的人,就会有担当和气魄。 第二对别人包容,对别人体谅,这就是慈悲! 具备生存的能力,也算是世间的智慧嘛,所以就是这三者:定、慧、慈悲。 小编小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身教,用自己的心力和行为来点滴熏染孩子的品性。 如果想让他做得好,不妨自己先做好,这样的言传才有信服力。 而孩子也不该是父母的附属品,应给予他们平等的话语权,培养其独立、民主、平权的人格。 如果您有关于禅修、生活的困惑, 希望获得杨硕诚老师的指点,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 ▼▼▼ ❶ 在“甲和灯”微信后台,或“禅眼万象”文章下留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