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臆说

 zhihaizhao 2017-08-24

乘国学之热,臆说诗经,姑妄听之。大约在二千五百至三千年之前,在广袤的东方大地上,生活着勤劳智慧的炎帝黄帝及其子孙,他们创造並传承着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连续建立了夏朝、商朝、周朝。這是一个由蒙昧、蛮荒逐步迈向文明的时代,是一个由部落族群互相残杀、斗狠逐步制礼作乐建立王朝秩序的时代,是一个既有天真未泯又崇信礼仪、既崇尚贵族礼制又拖着一条长长的原始宗教习俗尾巴的人神杂处的时代,概括地说就是诗经时代。
在诗经时代,农业生产己初具規模,经济活动也相当活跃。那末文化呢,也今非昔比,虽然在王朝以远的乡野,巫文化、巫术、巫觋还很盛行,原始宗教习俗还在延续,但在王城国都,崇尚礼仪、讲求秧序法度己蔚然成风。作为记录当时政冶、经济、文化活的現存的典籍要首推《易》,也叫《易经》。什么是易呢,易就是变、变化、变易,用一长一短的小棍,变換阴阳,讲哲理,说历史,预测吉凶、祸福、穷通。且不要小看了這两根棍,我们的老祖宗研究应用了三千年,現在我们还在研究应用,就连外国人也在研究应用,挺有神通灵验的。
其次是《尚书》,也叫《书经》。尚者上也,就是上古时代,上层帝王的历史的記录,传说在尧舜时代就有記录历史和占卜的史官。殷商时期确有記录和管理文字档案的官员。《尚书、多士》记周公旦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上古文字桀曲聱牙,是古文中最难懂的,大概是由于上层官员的文书故意而为之吧!
.再就是《诗经》了,诸位都知道,《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开始就称诗或诗三百,实际远不止三百篇,有说三千篇,也只是概说。到了春秋时代,经过收集整理删减,再配上可以演奏的音乐,就是我们所見到的三百零五篇了。這可真是个小百科呀!孔老夫子说多识草木虫鱼,何止是动物植物呀!人文地理,宗教习俗,/婚姻恋爱,百姓家事,诸侯战争,王室宫斗,燕享朝会,祭祀礼仪,饮酒射猎,政治軍事,修房
房建屋,农事桑麻,捕鱼釆摘,应有尽有。也可以说,读了诗经,我们就可以了解春秋战国前的中国古代社会了。
S1一1一1 《关雎》
首先说一下篇名。《诗经》中的這些诗,原是没有篇名的,编选诗的人为了阅读方便,往往拿每首诗的开头或句中的几个字作为篇名,如本篇就釆用首句''关关睢鸠''中的''关雎''作篇名。雎鸠是鸠类水鸟,有说是鱼鹰;关关是鸟鳴叫声,洲就是突出水面的高地;窈窕,比喻女孩子美好貌,犹如当今叫靓丽;淑女指女子端庄温柔贤惠,君子指德行好的男子;逑即通假仇,匹配之意,好逑就是好配偶;荇莱指水中植物,也叫水婆,嫩叶可食;流,古代可与扌蓼通假,就是釆摘的意思;寤是醒着,寐是睡着,或说假睡,似睡非睡,思服就是思复,反复思念。
很显然,這是一首千古绝唱的爱情诗歌,诗中说在那绿草丛丛的小沙洲上,一对雎鸠鸟边覓食边嗚叫,睹物思情,俊男思念靓女,昼夜思念反来复去睡不着,而那个釆摘荇莱的女孩子同样思念不止,古今中外,男女情爱,莫不如此。尽管這对青年爱之深,思之切,但都没越雷池一步,所以孔夫子说它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就是说想尽管想越想越高兴,但无非分之念,从不过分;或者有时想得有些哀愁,但从不悲伤。诗的后两章据王宗石先生说是汉朝人后加的,這一來诗的主题就变了,由恋爱或说暗恋诗变成了贺婚诗,把一首爱情诗写完整了:一对恋人由初恋到深恋到结婚的全过程呈献给读者,初恋、暗恋只是倾慕思念,而琴瑟友之说明男女二人在一起弹琴击瑟谈情说爱,琴瑟和鸣,其乐无穷。再进一步就是''锺鼓乐之''举办婚礼了。有人诘问,有琴有瑟,那可不是平民百姓,锺鼓也不是平常乡村人家所用。按照《周礼》所说大婚不举乐,你作何解释?我们知道,琴瑟是房中乐所用乐器,锺鼓是宫庭祭祀活动所用乐器,這就涉及到宗教习俗了。新婚可以不举乐,但新婚夫婦祭祀宗庙告慰先祖的仪式还是必要的,敲击锺鼓是应有之仪。這种新婚夫婦祭拜先祖的仪式在《易经》第54卦''归妹”上六有载:女承筐,无实;男圭刂羊,无血。這就是说,在新婚条祖仪式上,新娘双手举筐,但筐中没放东西,新郎杀羊献祭,也没有血,古人认为這是不吉祥的。既然献祭,为什么筐中不放祭果,杀羊是真杀还是作样子比划一下,不得而知。我们没必要去探究,但它毕竟是那个时代有关新婚的宗教习俗。現将我早年的译诗转述如下:
魚鹰鸟儿叫咕咕 关关睢鸠
咕咕歌唱在沙洲 在河之洲
漂亮温柔的姑娘呵 窈窕淑女
那是小伙子的好配偶 君子好逑
长短不齐的荇菜 参差荇莱

左边釆呀右边摘. 左右流之
漂亮温柔的姑娘呵 窈窕淑女
醒着睡下总萦怀 寤寐求之
滿怀思念不得见 求之不得
醒睡念她梦中來 寤寐思服
长久思恋念怀深呵 悠哉悠哉
翻来复去夜难挨 辗转反侧
长短不齐的荇菜 参差荇菜
左边采呀右边摘 左右釆之
漂亮温柔的姑娘呵 窈窕淑女
弹琴拨瑟去求爱 琴瑟友之
长短不齐的荇莱 参差荇菜
左边釆呀右边摘 左右廿毛之
漂亮温柔的姑娘呵 窈窕淑女
敲锺击鼓娶她来 锺鼓乐之 .(完)
s1一1一2 《葛覃》
对于這首诗歌,历来爭议很大。其关键是对''师氏”的理解,说''师氏''是軍中的''長''(头儿)的,便定本诗为随軍婦女的歌;说.''师氏''为《周礼天官冢宰》中的典丝\典婦功等官的,则定为女奴告假回家的诗;也有把''师氏”解为保姆的。我认为,还是鮑昌先生的新解最为确当:''师氏''是《毛传》所说''教于公宫三月''的''女师''。''公宫”制度是一种原始社会的遗俗,在原始社会中,男女少年到达春情发动期时,要分別进行集中训练。由氏族内的长者(即师氏)教授各种知识,其中包括传授氏族的各种禁忌`咒悟,毕业时要举行''成丁礼”,其后方能箅作氏族的正式成员,允许结婚。這种训练明显带有宗教性質。例如,新几内亚原始部族人的习俗:当少女春情发动时,就要隐蔽在灌木丛中三个月,由两名老婦人看管、训练,這种老婦人名叫''冒威”.。本诗中的''师氏''就是相当于''冒威''在''公宫''中对少女进行集中训練的女师,本诗所描与的是少女在受训时的一段生活。在葛藤遍野的谷中,她们从女师那里学习到许多生活知识,包括''是刈是濩,为浠为纟谷”的生产技术。训练期滿后,洗干净衣服,便告别师氏,回家看望父母。
.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在原始社会末期,负责训練少女的应是女巫,随着文明的进步,巫文化逐渐衰落,到了周代,這项工作就有女师代替了。現在,我们来解释词语,葛是木本蔓生植物,纤维可制衣衫,根可入药,覃通假藤,长长的样子。施是蔓延之义,中谷即谷中,萋萋与下章的莫莫都是形容枝叶茂盛;刈音yi割义,濩音hu煮义,浠是细葛布,纟谷是粗葛布,睪攵是厌恶,无睪夂就是高兴;归是回家,归宁就是回家慰安父母,后世将其作为嫁女三天回门省視父母的专用词。私指内衣,薄为发语词,污私是将污的内衣洗干净。氵幹即浣,清洗之义,害通假盍或曷,三词皆为何之义。好了,可以把旧译呈献给大家了。
长长的葛藤呵 葛之覃兮
蔓延在山谷中 . 施于中谷
藤叶多茂盛。 维叶萋萋
黄莺鸟在飞翔呵 黄鳥于飞
聚集在灌木丛 集于灌木
唧唧叫不停 其鸣喈喈
葛藤长又长呵. 葛之覃兮
蔓延在谷中央 施于中谷
藤叶密如网 维叶莫莫
芟割下来煮成丝 是刈是濩
粗葛细葛做衣裳 为纟希为纟谷
穿在身上心欢暢. 服之无睪攵
有话告巫官 言告师氏
我想把家探 言告言归
内衣洗干净 薄污我私
外衣也洗换 薄氵幹我衣
件件衣服洗干净 害氵幹害否
去请父母安 归宁父母 (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