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之外吹乳痈。多见于产后哺乳期,乳汁不畅,乳房结块,随即出现乳房红肿热痛,最后治疗的不好或不及时就会化脓。关键原因不外乎两条:乳汁蓄积和细菌感染。中医针对本病的病理发展,多采用“消、托、补”三法治疗乳腺炎“早、中、晚”三期,治疗思路清晰,疗效显著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急性乳腺炎西医的抗菌疗法也相当不错。由于在基层工作,接触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机会很多。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效果较明显,能有效缩短病程期,减轻病人的痛苦。我们在临床上接触治疗的乳腺炎一般都是急性期未化脓的,化脓的多属外科范畴,中医多选取仙方活命饮、瓜蒌散、消乳散等治疗。
例1;许女,23岁,哺乳期。自述近几日右侧乳房疼痛拒按,乳汁减少。刻诊:乳房红肿热痛,触诊内有结节硬块,测量体温高,大便干,舌苔黄,舌质红,脉弦数。拟诊为乳痈,处方青霉素800万单位输液7天,内服仙方活命饮加味:双花15克、防风6克、白芷10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皂角刺30克、浙贝母10克、天花粉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生甘草10克、白芍10克、蒲公英30克。一周后诸症消失。
例2;黄女,26岁,哺乳期。自述左侧乳房肿硬疼痛痛,拒按。查:体温高,乳房红肿热痛,处方头孢唑林钠5克,输液三天。内服消乳散加减7天:双花15克,蒲公英30克,知母10克、连翘15克、皂角刺3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天花粉15克、全瓜蒌10克、香附子6克。病人输完三天头孢,体温正常,疼痛大减,硬块变软。又继续服用余下的消乳散而愈。
例3;高女,27岁,哺乳期。自述患乳腺炎已经一月余,在医院输了14天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红肿热痛的症状已经消失,还遗留双侧乳房有硬结疼痛,有时还连着胸背疼痛。刻诊:双乳房均有硬块,推之尚可移动。饮食减少,二便一般。舌苔薄黄,舌质略暗。脉沉弦略数。拟诊为慢性乳痈,处方逍遥散合消乳散合消瘰丸:当归15克、白芍15克、柴胡10克、陈皮10克、青皮10克、山慈菇1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蒲公英30克、全瓜蒌10克、香附子10克、浙贝母10克、夏枯草10克、生牡蛎10克。病人先后服用半月之久而愈。
顾伯华在《急性乳腺炎症治》中指出,论治乳痈早期,当以疏散通乳为主,通则热退肿消痛止,不同势必郁久化热酿脓。所以我们治疗时不能一味清热解毒消炎,应该在药方中适当加入理气活血之药,方能取得捷效。西药抗生素的选择以尽量没有对婴儿有刺激和不良反应的药品为主,一般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和氨基苷类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