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采、文道名言警句词典

 江淮风情 2017-08-24
不是无端悲怨深,直将阅历写成吟;可能十万珍珠宇,买尽千秋儿女心
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
成天下之务者存乎事业,通万物之情者在乎文辞
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
各师成心,其异如面
鸿钟在听,不足论击缶之音;太牢斯烹,安可荐羹藜之味
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
精金百炼,在割能断
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
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
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其旨远,其辞文
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辨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
情以物感,而心由目畅,非历览无以寄杼轴之怀,非高远无以开沉郁之绪,是以骚人发兴于临水,柱史诠妙于登台
如张乐于洞庭之野,无首无尾,不主故常
实无华则野,华无实则贾,华实相符则礼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惟书有色,艳于西子;惟文有华,秀于百卉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文者以明道,是固不苟为炳炳烺烺,务采色,夸声音而以为能也
文之为物,自然灵气。惚恍而来,不思而至。杼轴得之,澹而无味,琢刻藻绘,弥不足贵
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变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选义按部,考辞就班
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
义深则意远,意远则理辩,理辩则气直,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
义虽深,理虽当,词不工者不成文,宜不能传也,文、理、义三者兼并,乃能独立于一时,而不泯灭于后代,能必传也
又如食橄榄,真味久愈在
欲辞壮丽,义归博远
造句须有追魂摄魄之妙为工
昭昭若日月之明,离离如星辰之行,言昭灼也
质中有文,文中有质,浑然天成,绝无痕迹,所以冠绝古今
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
作诗虽贵古淡,而富丽不可无
作文不在辞句之工,而在性情之正
文道
辞主乎达,不论其繁与简也,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
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
道与文不相离,妙而不可见之谓道,形而可见之者谓文
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本根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字也。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
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
立言之要,在于有物
如岭之表、海之浒,磅礴浩汹,以受天下之瑰丽,而泄天下之拗怒也
三代圣贤之文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
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书有以加乎其言,言有以加乎其心,圣人以为自欺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
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温柔敦厚,诗教也
文所以载道也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文以意为主,辞以达意而已
文约而义博,辞近而旨远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一小技,于道未为尊
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文者,贯道之器也
文者,礼教治政云尔
文字非苟作,有物乃足尊
我所谓文,必与道俱
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
言以道为主,而文以言为主
一代风骚多寄托,十分沉实见精神
一代文章必有宗,惟名世者得其传
以非常之文,通至正之理,是所以不朽也
有德之文信,无德之文诈
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