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排格体并妄言之

 苍穹兮碧落 2017-06-24
一篇写于2015年11月27日的旧文

闲来无事,就试着把目前所接触到的诗坛作品编排一下。因视野所限,挂一漏万,大家不要认真就是了!

1、以情感人。这类作品当是情郁于中,付诸笔端的,不管笔法老练还是稚嫩,我都是比较喜欢的。诗毕竟是用来打动人的,不是用来炫耀技法的。

2、以炼夺人。专力于字斟句酌,以求夺人耳目之效。“炼”确实是衡量一个作者功底深厚和功力高下的重要指标。一篇作品初成以后,淬炼两三处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到了处处都需淬炼的地步,我也只能唏嘘了。

许多入门未深者,也学着淬炼,却误入歧途行邯郸学步之事,即把常用词替换成生僻词,颇能唬住一帮人,实在是自欺然后欺人。

在我想来,这世上未经人道的绝妙好词,已经微乎其微了。欲以词藻之力统率全篇,然后出类拔萃,实是无知者无畏,惟请抱以珍重。

对喜欢用生僻词者,这里多啰嗦几句:

一般来说,生僻词之所以生僻,乏人问津之故也。之所以乏人问津,肯定不是躲在深闺里,专等你来迎娶。这些词基本都是,前人在诗文里,基于顺情达意的需要而生造出来,具有一定的语境限制。其后或流传不广或脱节于时代而遭淘汰。

你现在把它翻出来,合时宜乎?一般是不合时宜的。这一条本来想说的很多,又想想打击面太大,就此打住吧。

3、以气摄人。首先摆明态度,这一类作品是我最欣赏的。诗之有气乎?我始终认为,诗也罢,词也罢,都不是个死物,也不应该是一个死物。

为文之道,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贯注气力于其中。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其它方方面面,都须退居次位。只有气机流转其中,才是勾引读者一步步看下去的主要原因。在歌行、排律、长调等格体中,更为明显。如果仅是堆砌之语,我想,不是诗友间的唱和和捧场,是没多少人愿意看下去的。

如何才能有气机?

一气呵成自然有气机。这一点不言自明,无需多说!但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其二,将真情实感融进去,自会生发气机!这是自然之道,也无需多说!也是较易实现的!所谓由内而外,必筋脉贯通,浑然一体是也。

其三,沾事也!这主要是指在长篇的诗词中,最好“沾事”,既容易通感,也容易组织。所谓言之有物,必纲举目张,铺陈有序,自成条理!无关、堆砌之言,自无藏身之处。

除上列三种之外,自然还有他法产生气机,但那就是高端货了,非是一般诗词爱好者这个层次所能企及的了。所谓高人一举手一抬足,都能散发其强大气场是也!各有其路数,非是我所能妄言。

4、以巧娱人。所谓巧。这里指的是巧体,也就是【藏头】、【顶真】、【回文】、【轱辘】、【字谜】等等诸如此类格体。

巧体诗剑走偏锋,以收别开生面之效,闲来被视为诗之支流,并被方家嗤之以鼻。对此,我倒是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毕竟世易时移,诗歌不再也无需承担沉重的“历史使命”!也不再是“士大夫”象牙塔里的专利,更多的是用来表达“小我”怡情畅意的工具,应鼓励百花齐放!

下面所言或有误伤,请纯粹玩票性质的诗友就不要继续往下看了。

巧体之所以被视为旁门左道,是因为它与诗之【情】、【意】、【志】三大核心诉求是相冲突的,更多的沦为了一种文字游戏,其格调就落了下乘。

因此,在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偶尔为之,磨砺下笔力,自无不可。毕竟有些巧体手法在篇中穿插一下,对文章增色不少。

但是,若沉湎其中,蝇营狗苟于此,并以之炫耀才气和笔力,则人的格调又跌落了一层,于此点,不可不察。

古人常言,为文之道,亦需养气!如何养气,端是虚无缥缈!但是想来,不做掉格的事,对养气应该是有所裨益的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