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诊重点

 陈C123 2017-08-24

中医公益行动,你我他!!!



望诊:

1.主色:是人体一生基本不变的面色。也称为正色或本色;

客色:是指随生活环境以及劳作等因素而发生相应变化的面色。

2.阴黄: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寒湿郁阻,气血不荣所致;

阳黄:黄色鲜明如橘皮者,是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所致。

3.解颅:囟门迟闭,骨缝不合,多为肾气不足;

囟陷:囟门下陷者,多属虚证,见于先天不足,发育不良,或吐泻伤津,或气血不足,或脾胃虚寒等;

囟填:囟门高突,多属实热证,因外感时邪,火毒上攻所致。

4.五轮:瞳仁属肾,称水轮;黑睛属肝,称风轮;白睛属肺,称气轮;目眦的血络属心,称血轮;眼睑属脾,称肉轮。

5.望神的分类:(1)得神:即神气充足的表现;(2)少神:即神气不足的表现;(3)失神:是神气衰败之象;(4)假神:是垂危病人出现精神暂时好转的假象;(5)神志错乱:是精神意识失常的表现。

6.咽喉的病变:(1)咽喉红肿疼痛,为外感风热或肺胃有热;(2)咽红干而痛,是热伤肺津;(3)红肿溃烂,为热毒深极;(4)咽部嫩红,肿痛不甚,是水亏火灼;(5)咽喉一侧或两侧突起肿块,状如乳突,称为“乳蛾”,是邪壅气血;(6)红赤溃烂,为热毒蕴结;(7)溃烂出现黄色脓样膜状物或脓点,刮之易去,属“烂乳蛾”或“烂喉痧”,是热毒壅盛,热灼肉腐,搏结成脓所致;(8)喉部有灰白色膜点,擦之不去,重擦出血,随即复生者,是“白喉”,为疫疠毒邪蕴积肺胃,上蒸咽喉所致,极易传染,须隔离治疗。

7.面色五色各主何病? (1)青色主惊风,寒证、痛证、淤血,为气血不通,经脉淤阻所致;(2)赤色主热证,为血液充盈于脉络所致,分有实热证(满脸通红)和虚热证(两颧潮红,午后尤甚),即“戴阳证”;(3)黄色主虚证、湿证,与脾虚气血化源不足,或脾虚湿蕴有关;(4)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为气血不荣,脉络空虚所致;(5)黑色主肾虚、寒证、淤血和水饮,是阳虚寒盛,气血凝滞或水因停留所致。

8.腐腻苔:腐苔:舌面覆盖一层苔垢,苔质疏松,颗粒较大、松软,形如豆腐渣堆积舌面,刮之易去,主食积、痰饮,多因阳热有余,蒸腾胃中腐浊邪气上泛,聚集于舌面而成; 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腻,如油腻覆盖舌面,刮之难去者,多见于湿浊、痰饮等浊邪阻滞,胃气不降的病症,因湿浊内阻,阳气被遏,执着停积舌面而成。

9.镜面舌:舌苔骤然退去,舌面光洁如镜者,即为光剥舌,又称镜面舌,是胃阴枯竭,胃气大伤,毫无生机的危重征象。

10.透关射甲:脉络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

1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表现为苔质柔软,活动自如,舌色淡红,荣润有神;苔质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12.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设置又称舌体,指全舌的肌肉罗面组织,舌体上面称为舌背(或舌面),下面称为舌底,舌体前1/5为舌尖部,候心肺;中2/5为舌中部,候脾胃;后2/5为舌根部,候肾,舌指两边则候肝胆。

13.三关测轻重,红紫辨寒热:(1)根据络脉见于三关的部位,以测定邪气的浅深及病情轻重,络脉显现于风关者,是邪气入格,示邪浅病轻;若见于络脉透过风关至于气关者,是邪气入经,主邪深而病重;络脉过气关达命关时,是邪气入脏,邪陷病危之兆;若脉络透过风、气、命三关直达指尖,称“透关射甲”,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佳。(2)一般色深而浓者病重,色浅淡者病轻,色紫红者主内热,色鲜红者多属外感表证,色青者主惊风或痛证,色紫黑者主血络郁闭,为病重之象,色淡白者为虚证。

14.如何区别斑疹,斑疹的顺逆症如何?

(1)斑疹多是血分受邪而致的皮肤改变,斑,形如锦纹,点大成片,散见于皮肤下,摸之碍手,压之不褪色,色红或紫暗;疹,形下如粟粒,高出肌肤,抚之碍手,色红或淡红。斑疹可见于温热病和内伤杂病,温热病见之,是因邪热郁于肺胃不得外泄,内迫营血,外发肌肤所致,内伤发斑,或为脏腑蕴热,迫血妄行,或因气虚不摄,血溢肌肤。一般而言,斑疹较疹为重,若斑疹同见,则是邪盛病重之征;(2)斑疹当辨顺逆,温热病斑疹始于胸腹,渐及四肢,分布均匀,疏密适中,色红身热,且斑疹透出后热退神清者,为邪去正安之顺证;若始于四肢,后即胸腹,分布不均,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身热不退,神识不清者,是邪气内陷之逆证。

闻诊:

1. 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的称为谵语,多属热扰心神之实证,可见于温病邪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

2. 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的称为郑声,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的虚脱之证。

3. 独语:自言自语,喋喋不休,首位不续,见人则止的称为独语,在急性热病中见此,多为邪陷心包,在情志病中见此,是痰浊内盛,上蒙心窍,神明被扰所致,见于中老年人或久病者,为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思维迟钝所致。

4. 错语:病人语言颠倒错乱,或言后自知说错,不错自主的称为错语,又称“语言颠倒”,是心气不足,神失所养的虚证。

5. 短气:是指呼吸气急而短,不足以息,数而不连续,似喘而不抬肩,喉中无痰鸣声。饮停胸中,则短气而渴,四肢关节痛,脉沉,属实证;肺气不足,则体虚气短,小便不利,属虚证。

6. 少气:又称“气微”,是指呼吸微弱,短而声低,非如短气之不相连续,形体动态一般无异常改变,少气主诸虚不足,是身体虚弱的表现。

7. 呕吐、呃逆、嗳气的共同病机是:呕吐是指胃中饮食物、痰涎、水液上逆,经口冲出的一种表现;呃逆属胃经之气上逆,致横膈拘挛,声自咽部冲出,发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冲击声;嗳气是气从胃中向上处于咽喉而发出的声音,因胃中有残留的气体,导致胃气上逆而成。所以三者的共同病机是胃气上逆。

8. 太息的病机:太息又称叹息,是病人自觉胸闷不畅,一声长吁或短叹后,则胸中略舒的一种表现,是因气机不畅所致,以肝郁为多见。 肝气郁滞者,则叹息频作,多因长期的心有不平或情有所逆,以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见叹息,阳气不足之人也可见喜叹息,多因劳作过度,或久病失养,阳气耗伤太过,气虚不得舒展所致。

问诊:

1. 壮热:病人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止恶热部恶寒者,多见于里实热证。

2.潮热:发热如潮水之有规律,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者。

3.自汗:经常出汗不止,活动候尤甚者,多缘于阳气虚弱。

4.盗汗:入睡时出汗,醒后则汗止者,多缘于阴虚;

战汗:当病势沉重时,病人先全身战栗抖动,继而汗出者。战汗是邪正交争剧烈,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5.除中:若久病,重病之人,本不能食,突然食欲大振,甚至暴食,称为“除中”,是脾胃之气将绝的危兆。

6.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者,称为“里急后重”,多因湿热内阻,肠道气滞引起,实痢疾的主症之一。

7. 完谷不化:大便中夹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称为“完谷不化”,属脾肾阴虚。

8. 消谷善机:病人食欲过于旺盛,且多食易饥,并伴有口渴喜饮,尿黄便秘等症,多由胃火炙盛所致

9. 饥不欲食:有饥饿感,不但不欲食,或进食不多,称“饥不欲食”,多缘胃阴不足,虚火内饶。

10.五更泻:黎明时腹痛泄泻,下利清谷,兼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称为“五更泻”或“黎明泻”,实因脾肾阳虚而致。

11.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者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者为闭。两者合称癃闭。癃闭有虚实之分,其实证多因湿热下注,或淤血,砂石阻塞尿道所致;其虚证常由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所致

12.何谓恶寒,畏寒,有何意义?

答:病人无风自冷,虽加衣被,甚至近火取暖仍觉寒冷的称为恶寒,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实表证的主要症状之一;病人经常自觉怕冷,得暖可以缓解者,称为畏寒,往往见于阳虚的病人。因为但寒不热的产生,可以由阴寒之邪侵犯人体引起,也可因体内阳气不足导致,所以分析其怕冷的程度及特征可帮助有效地采取措施,治疗疾病

13.寒热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答:(1)但寒不热;(2)但热不寒:壮热,潮热,微热;(3)恶寒发热;(4)寒热往来

14.如何鉴别疼痛的虚实?

答: 外邪,痰浊,食积,气滞,血瘀等,闭阻于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可出项实性疼痛;气血不足,阴津亏损,导致脏腑经络失养,可产生虚性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15.头痛的经脉分属: 前额痛属阳明经,头侧痛属少阳经,枕项痛属太阳经,头顶痛属厥阴经

16.泄泻常见的临床证型: 常见有湿热泻,食积泻,脾虚泻,肾虚泻和肝郁脾湿泻等证。一般新病急泻者多实,久病缓泻者多虚。根据大便状况及伴随症状予以鉴别,可细分为:大肠湿热泄泻,伤食泄泻,食后腹痛泄泻,五更泻,气滞泄泻

17.何为潮热,包括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病机特点和临床表现如何?

答:(1)发热如潮水有规律,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者,称为潮热。(2)其包括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3)a阳明潮热,病人常于日浦阳明旺时而热甚,以热势较高,腹部胀痛距按,大便秘结的里实热证为特征;b湿温潮热,午后热甚,但身热不扬,常伴有胸闷呕恶,头神困重,苔黄而腻等症状;c阴虚潮热,以午后或入夜低热,或五心烦热为特征,常兼有盗汗,颧红,舌红少津等症状

18.便秘可分哪几种类型,其症状表现如何?

答:(1)便秘实指便次减少,便质干燥,排解艰难的病证,有热秘,冷秘,气秘,虚秘之分。(2)热秘为热结肠道,消灼津液;冷秘为阴寒内盛,传导失司;气秘因气机闭阻,腑气不通;虚秘,因阳气虚弱,无力排便,或津血亏虚,肠道失润所致

切诊——脉诊:

1. 举:轻指力触及皮肤为举,又叫浮取;

按:重指力按在肌肉与筋骨之间的为按,又叫沉取;

寻:介于轻重之间的指力,或举或按,或前后左右挪动切脉,以寻找脉象的最佳部位和状态。

2. 总按:三指平布后以同样的指力切三部脉;

单按:仅一指用力,重点辨某部脉。

3. 斜飞脉:脉不见于寸口而从尺部斜向合谷穴的称为“斜飞脉”,属于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

反关脉:脉出现在寸口背部的称为“反关脉”,属于正常脉象的生理变异。

4.寸口脉寸关尺三部如何分候脏腑?

答:右手寸部候肺,关部候脾胃,尺部候命门(肾);左手寸部候心,关部候肝,尺部候肾。

5.平脉特点是:胃神根三个特点:(1)所谓脉有胃气,是指脉象从容和缓,节律一致;(2)所谓脉有神,是指脉象柔和有力,形体指下分明;(3)所谓脉有根,即指沉取尺部,脉应指有力。

6.如何从脉象和主病上区别促结代脉?

答:病脉名称共同点脉象主病:

结脉脉来时止,有停歇缓而时止,止无定数主寒,痰,淤血,郑家积聚,主虚证;

促脉数而时止,止无定数主阳热亢盛,也主虚证,脱证;

代脉时有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来主脏气衰微,跌打损伤,痛证,惊风。

八纲辩证:

1. 表证:指六淫,疫疠,邪气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症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征。

2. 真热假寒:内有真热而外现假寒的证候,阳盛于内,格阴于外,又称“阳盛格阴”。

3.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现假热的证候,此为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又称“阴盛格阳”。

4.真实假虚:指疾病本质属实证,大实中反见虚赢的现象,又称为“大实有赢状”,其原因实实邪阻滞经脉,气血不能畅达。

5.真虚假实:质疾病本质属虚证,但又出现一些类似实证的现象,又称为“至虚有盛候”,其原因是机体正气虚弱,布化无力。

6. 八纲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兼,夹杂,转化,真假等。

7. 阳虚证:即虚寒证,是指体内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精神不振,少气懒言,面色晄白,畏寒肢冷,腹痛喜按,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白,脉沉迟无力。

阴虚证:即虚热证,是指体内阴液不足所表现的证候,其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或劳热,盗汗,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8 亡阳证,亡阴证的鉴别:汗肌肤气息口面舌脉象:亡阴证汗热为咸肌肤温热喘息烦躁渴喜冷饮色红细数;亡阳证汗冷味淡逆冷微弱口不渴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

9.何为气逆证?气逆证主要与那些脏腑有关?各有什么样的临床表现?

答:气逆证是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上逆所表现的证候,其主要与肺胃肝有关。肺气上逆,则见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则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上逆,则见眩晕,头胀痛,甚则昏厥呕血等。

10.阳水,阴水的鉴别:阳水属实,病机为外感风湿邪气,其特点是发病急,病程短,水肿从眼睑头面开始,上半身肿甚;阴水属虚,病机为劳倦内伤,特点是发病慢,病程较长,水肿先从足部开始,腰以下肿甚。

11.心血虚证,心阴虚证的鉴别:两者都以心悸,失眠多梦,健忘为主证,而心血虚证又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唇舌淡白,脉细无力等血虚证的一般表现,无虚热之象。心阴虚证则有形体消瘦,口咽干燥,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虚热证的定性症状。

12.风寒束肺证,风热犯肺证,燥邪犯肺证的鉴别:此三种皆为肺卫失宣所导致的证候,风寒束肺证以咳嗽,痰稀,白,咽痒和表寒证为辩证依据;风热犯肺证以咳嗽,痰黄,咽喉肿痛和表热证为辩证依据;燥邪犯肺证以干咳,无痰或少痰或痰中带血,痰黏,干燥少津和表证为辩证依据。

13.脾气虚证,脾气下陷证,脾不统血证,脾阳虚证的鉴别:此四症为脾病的证候,以脾气虚证为基本证候。脾气虚证是在气虚特点的基础上,以纳呆,腹胀为主症;脾阳虚证较前者重,又腹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浮肿等虚寒特征;脾气下陷证则兼有内脏下垂,头晕目眩,久泻久痢,下坠等气陷特征;脾不统血证则以出血为主症。

14.脾胃湿热证、寒湿困脾证的鉴别:(1)属中焦的实性证候,都具有湿盛的特征,如苔腻,脉濡;有食少,便溏,腹胀,困重,黄疸等脾失运化所表现的证候;都有恶心,呕吐,腕腹胀满疼痛等胃失和降所表现的证候。(2)脾胃湿热为热性证候,可见身热,便溏不爽,阳黄,苔黄腻,脉濡数等热象特征;寒湿困脾证则以湿盛为主,可见水肿,阴黄,苔白腻,脉濡数,小便不利等。

15.肝火上炎证,肝阳上亢证的鉴别:二者都有热象。肝火上炎证属于实热证,以肝经火热内盛为主要病机,可兼表现噩梦纷纭,面红耳赤,或吐血,恤血,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热盛症状;肝阳上亢证为本虚实标,以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而致肝阳偏亢为主要病机,有腰膝酸软,头重脚轻,步履不稳,舌红,脉弦,或脉细数等症状。

16.肝风内动四证的鉴别:四证均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动摇症状为主症。肝阳化风证为本虚标实证,在肝阳上亢的基础上发病;热极生风证为实热证,具有高热等实热证象;阴虚生风证属虚证,继发于他证之后,有虚热特点;血虚生风证也为虚证,有明显的血虚特征。



关注中医考研公众账号:zyky012345.搜全国中医考研,可关注!

鼓励转发!

中医公益行动,你我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