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这么安慰过别人,可能离被拉黑不远了

 致虚守静666 2017-08-24

每个人都安慰过别人,也被别人安慰过。当安慰别人时,你经常使用哪句话呢?或者说,在朋友圈中倾诉过后,你希望看到以下哪句话呢?


  1.都会过去的,时间能治愈一切。


  2.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


  3.你还是太年轻,等以后经历得多了就好了。



  我对身边的人进行了小范围调查,大概有1/3的人会选择:“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有过这样的时候。”说完这句话后通常还会分享一些自己的糟糕经历。


  曾经也觉得这样的安慰方式确实可以让对方感觉好一点,但被安慰的人却觉得“你这么一说我更难受了”。


  为什么呢?临床心理学家的一篇短文解释了这句话为什么是阻碍亲密关系的用语:


  S女士在一次跟朋友聚餐分享了她的抑郁症感受。她说,即便是很简单的事情,比如吃早饭,付电费,她都感觉无法做到。


  她的丈夫J附和着S对糟糕的抑郁症的描述:“我知道你的感受,有时候我都不想起床去上班。”


  J是出于好心,想让S感到被理解,也使得她的经历变得“寻常”。但是J从没遭遇过任何类似临床抑郁症的事,所以他其实并没有成功地聆听S鼓起勇气的分享。


  在这个时候,餐桌上的另一个朋友E对S说:“我从未经历过你的困难,但是听起来非常艰苦。你能有勇气开口告诉我们这些事,我很感动。”


  J和E都希望S感觉到有人支持她。但是E的言语尊重了S的经历差异性和特殊性,而James的言论把S的挣扎和自己日常“脾气差的清晨”画等号。


  J后来意识到,他可能是害怕听到她的抱怨。当这个话题展开了,他开始理解S的抑郁症严重性,如果依旧无法改善,则需要寻求帮助。



  亲密关系需要同理心来维持。我们想让其他人知道我们也在感同身受,但是迫不及待地说出“我知道你的感受”是一种常见的误导式同情。说完这句话,你常常会开始讲一段自己的故事。


  对别人的经历感同身受是一个好想法,但以上那种方式否定了那个人所处环境的深度和复杂度。并且把注意力转向了你自己。


  所以说,当朋友向你倾诉时,最忌讳将注意力引向自己,而忽略了倾诉者。如果每次朋友的微信倾诉,你都讲自己太多,最后可能没人愿意跟你说心里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