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聊古代的安全禁忌,探秘古代的安全文化,有些至今还管用

 一蓑烟雨yeuwjo 2017-08-24

聊聊古代的安全禁忌,探秘古代的安全文化,有些至今还管用

聊聊古代的安全禁忌,探秘古代的安全文化,有些至今还管用

据考证,禁忌,原为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汤加岛的土语,其意有二:一是“崇高的”、“神圣的”与“不可侵犯的”;二是“危险的”、“被禁止的”和“不可接触的”。根据禁忌的第二个含义,禁忌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安全文化色彩,它是“危险的”,唯有人们相信并遵守它,才可保障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安全。基于此,笔者把被人们认为是危险的,即可保障人们生活与生产安全的禁忌定义为安全禁忌,这类似于现在人们所讲的“安全注意事项”与“安全禁令”等。其实,经仔细考究,禁忌中的安全禁忌颇多,如“旧时矿工忌讳老鼠搬家”等。

安全禁忌从何而来?

究其安全禁忌从何而来?在笔者看来,“安全禁忌的形成”大体有三方面。

其一,安全禁忌是一种事故教训或安全经验的总结。事故教训是人们从事故或“实现安全的过程和经历”中取得的认识,这种认识的过程是一种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推导,从而形成人们对某种“偶然不安全因素”或“偶然安全经历”的共同的理解,这种由共同的理解而得出的事故教训,是形成安全禁忌的一个重要缘由。

其二,因人们对危险性较高的生活与生产作业往往存在心理恐惧,人们为消除这种心理恐惧,常借以图腾信仰、祖灵崇拜与其他带有迷信色彩的方式来祈求安全,以增加自己的心理安全感。

其三,源于一些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安全相关的语言文字禁忌,如文字“四”、“十”、“洗”等与“死”谐音,人们认为讲上述文字不吉利,故形成了一些安全禁忌。

聊聊古代的安全禁忌,探秘古代的安全文化,有些至今还管用

此外,从安全科学视角看,安全禁忌有两大特征,一个是危险的特征,另一个是惩罚的特征。危险的特征,表示所有的安全禁忌都是危险的,不可违反,若违反了安全禁忌,将招致惨重或可怕的事故与灾难。惩罚的特征,表示所有违反安全禁忌的人,都将受到人或神的惩罚,除非你进行某种禳解,如渔民相信吃鱼时翻身,将导致捕鱼时翻船。

由此,显而易见,安全禁忌至少具有三大功能。第一是自我保安功能,即安全禁忌具有防止出现不安全行为的作用。因此,安全禁忌是具有防范性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错误以致事故。第二是增加心理安全感的功能,即人们为解脱对某种危险性较高的生活与生产作业的安全恐惧,以增加自己的心理安全感,相信遵守安全禁忌(包括迷信成分占居多的安全禁忌)就可以保障人们的生活与生产安全。换言之,人们认为只要遵守安全禁忌,就完全能够保障安全。第三是整合与规范功能,即人们能够通过安全禁忌的相互沟通和共同遵守,达到人们行为的规范和统一,使组织处于有机的运行状态。

综上所述可知,尽管一些安全禁忌所含迷信成分居多(这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与科学发达程度密切相关),但安全禁忌均可表明“祈求安全”与“趋利避害”是人们历来的追求,且诸多安全禁忌在人们生产与生活中均具有安全经验性作用,可视为是民众安全文化的积累结果和表现方式。因此,对于无科学依据、迷信成分较多且无实质保安价值的安全禁忌应筛选摈弃,培养民众形成科学的安全观念与保安方式,但对于经事故教训或安全经验得出的安全禁忌,若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显著的保安作用,应继承并发扬光大,这是宝贵而优秀的传统安全文化。

此外,由安全禁忌的功能可知,安全禁忌对纠正人的不正确安全观念、规范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塑造人的安全习惯等有显著作用。鉴于此,我们应把安全禁忌(如现在人们总结的“电工安全禁忌”、“安全生产十二禁忌”、“安全行车九大禁忌”与“电工安全操作禁忌”等)融入安全管理工作与安全文化建设,这无疑对提升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效用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也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

聊聊古代的安全禁忌,探秘古代的安全文化,有些至今还管用

安全禁忌有哪些讲究?

★在贵州,与矿工交谈时,一般将“煤”称为“黑金”,因为“煤”与“霉”谐音,煤矿开采的危险性又很高,有“倒霉”之意,所以用“黑金”代替,以祈求矿工平安。

★在黑龙江的一些矿中,认为“井”字不吉利,习惯称自己的矿为“坑”。无论哪个矿都可以找到一坑、二坑、三坑……,但大多没有四坑和十坑,因为“四”和“十”与“死”谐音,所以矿工都避开“四”和“十”,以求平安吉利。

★旧时矿工无论在井上还是井下,说话有不少忌讳,禁止说“冒顶”、“砸”、“倒”等犯忌的话。如甘肃武威一带的挖煤工,都忌说“砸”,凡用“砸”处都以“碾”代替。

★旧时矿工在家中如发生家庭纠纷、邻居吵架,特别是听了别人的咒骂后,翌日即停止下井。夜间做噩梦也认为是凶兆,第二天就避进坑。这种传统的习俗,有迷信色彩,但也不完全属于迷信,心绪不宁、精神沮丧,是很容易出工伤事故的。

★在广东和闽南等海边地区,人们在酒席上,一条全鱼朝上的一面被剥尽要翻鱼的另一面吃时,把“鱼翻过来”说成把“鱼顺过来”,因为说“翻”字时总会联想到翻车、翻船。

★石匠工作时开头不准说话,否则可能导致工伤事故;忌女人到采石的洞口或洞中,认为女人去了会惹山神发怒;青田石匠忌说“洞”,进矿洞叫“进财”,也不说回家,叫“拔草鞋”;忌说“洗”,因方言中“洗”与“死”同音,所以,连碗也不洗,只用布擦干净。显然,后两者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而前两者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说话分神,心不在焉”容易导致工伤事故,且“女人到采石的洞口或洞中”也是非常危险的。

★烧窑匠的禁忌也颇多,建窑要择吉日,开工要祭窑神,建窑时不许儿童、孕妇到窑地,也不许挑粪桶的人从窑前经过,以防触犯窑神,导致事故。这些安全禁忌带有一些迷信色彩,但“不许儿童、孕妇到窑地”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窑地较危险,应尽可能避免他们出现于此。

★由于民间相信食物有各种相互对应的性质,并且以为这些性质不同的食物可以相互作用而产生出新的性质来,即毒性,于是为保障饮食安全,就产生了许多饮食安全禁忌。例如:鱼肉忌与荆芥同食,食之必亡,谓之“鲤鱼犯荆花”,鱼子与猪肝忌同食,食之必亡;葱与蜜忌同食,食之必亡,谓之“甜砒霜”;花生与黄瓜忌同食,因其物性相反,故以为食之断肠、亡命等。这类饮食安全禁忌很多,也许有些是欠科学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毕竟它们曾在民间广为流传,就算今天,民间仍有人笃信不疑,并且传承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