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拍打打促健康,手法顺序讲究大!

 鹩歌 2017-08-24

拍拍打打促健康,手法顺序讲究大!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最初缘于中国古老的经书——《易筋经》,是一种根据“导引按跷”之术与武术的“点穴法”相结合演进的一种独特的疗法,以手指捏揉和用拍子拍打身体特定部位达到强筋健骨、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在中医骨伤治疗中有着不凡的疗效,为无数筋骨病痛患者解除痛苦。

8月25日(周五)下午2:30-3:30,邀请到正骨圣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葛凤麟进行视频、图文直播,并在线解答广大网友的问题!节目中,第四代传承人葛凤山还将为大家现场演示“葛氏捏筋拍打疗法”。

专家简介:

葛凤麟,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中医骨科主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

擅长:捏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脱出,颈椎病;肩周炎及各种软组织扭挫伤,各种骨折、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等。

出诊时间:每周一、二、三上午

中医骨伤科的葛氏“武功”

葛氏捏筋拍打疗法最初缘于中国古老的经书——《易筋经》,是一种根据“导引按跷”之术与武术的“点穴法”相结合演进的一种独特的疗法,以手指捏揉和用拍子拍打身体特定部位的经脉筋腱,行气活血、调理脏腑,而达到强筋健骨、调和气血、防病治病的目的。

葛凤麟的父亲葛长海,是葛氏捏筋拍打法作为第三代传人。在时任铁道部长的吕正操上将的关怀下奉调进京,入铁道部北京铁路总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前身)中医骨科担任主任,在此期间葛长海使“葛氏捏筋拍打疗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技术手法,并在中医骨伤界自成一派。

72脉位与葛氏“健身拍”

脉位是葛氏独创的理论,与传统的穴位不尽相同,葛凤麟解释说:“穴位是一个点,脉位是一条线,有点类似西医所说的神经。”在葛氏理论中,共有72个脉位,分布于人体不同部位,其功能各不相同。葛凤麟在电视节目中介绍脉位时,曾经拿脉位中“颈后上脉、颈后中脉、颈后下脉”与传统穴位“风池”相类比,以显示不同。

为了让患者更方便的进行拍打疗法,他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明了一种健身拍,健身拍以钢丝圈和医用脱脂棉构成,带上布套,普通人也能用来健身敲打,且着力均匀,上手容易。

如何提问和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客户端,进入“问诊”栏目进行提问。

直播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请务必下载APP提问,扫描二维码,或在苹果市场、安卓市场搜索“人民好医生”。现在就可提问,提问靠前,医生优先解答。

二、关注人民健康公众微信号(微信号:rmwjkpd),右下角点击健康互动“下载人民好医生App”,下载后进入客户端提问。

重要提示:

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