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唱片的理由,你是哪一种?

 cxag 2017-08-24


整理于《唱片收藏面面观


1



大多数的人,是受到唱片「文艺复兴」风潮的影响,对这项自己原先不具有的播放讯源产生好奇,因而在主要的数字系统之外,添加了播放唱片的硬件。既然有了硬件,当然要有软件配合。于是,慢慢开始了唱片的收藏。甚至也曾经听说过,有人仅是对那唱头下面的小小针尖,落入旋转中的唱片上面细小的音沟,竟然能发出如此真实的声音好奇、惊叹,才进入唱片的世界。当然,纯粹好奇是不足以持续唱片收藏的。很多人从初期对这类媒体的好奇,转变成对手头所有之外,浩大唱片宝藏的好奇,逐渐累积起来可观的收藏。


2

他人

影响




另外不少人因为在亲友家、音响店看到、听见唱片的播放,一时为其音色惊艳,产生「有为者,亦若是」的决心,投入唱片的收藏。或者,阅读报章杂志对模拟系统的介绍,看见作者将唱片的美好捧上了天,因而决定投入一窥堂奥。曾几何时,一度被视为「落伍」的音乐媒体,又重新被许多人推崇为音质最自然,历久弥新的载体。音响圈,甚至爱乐者之间,长久就存在着「较量」的情形。如果玩音响、听音乐的朋友,收集了可观的唱片,经常在来客面前「火力展示」,自己岂不相形见绌?在这种不落人后的心态下,也很容易就受到旁人的影响而加入唱片收藏的阵

营。

3

人性

之声




喜欢唱片发出的耐听、温暖、具有人性的声音。 

有一些乐迷则是偏爱一般录音(尤其是早期的历史性、单声道的录音),经由唱盘系统播放出来那种自然、轻松、温润,让人可以久听不厌的声音。只要听过优秀唱片录音所回放出来的那种迷人音色,很难不为其打动。近年有人戏称玩唱片为「吸胶」(黑胶是也!),我虽然没有吸胶的经验,不过不难体会这种上瘾、难以自拔的感觉.

4

动手




数字音源当年席卷软件市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操作简单、方便,只要将CD投入机器的小抽屉,按Play就可以了。不像唱片系统,从唱头、唱臂、唱盘的挑选、搭配、调整,到清洁唱片的工具,到存取唱片时的避免刮伤、灰尘,每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影响播放出来的结果和享受音乐的乐趣。


5

怀




从电影、文学作品、广告照片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唱片(甚至更古老的七十八转唱碟)这玩意,总是引人联想到逝去的美好时光。为着这意像中的虚拟乡愁,不少人投入了唱片的怀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位没接触过唱片的友人,央求我播放唱片让他欣赏。结果得到的评语竟然是有点失望,因为唱片没有同时发出他心目中应该有的沙沙声的背景噪音!显然某些人,对唱片的印象,来自怀旧的影像或文字叙述。 


6

崇拜

艺人




举例来说,对国、粤语流行乐唱片市场稍有留意的读者,一定不会对邓丽君、凤飞飞、陈秋霞、张国荣等歌手的二手唱片抢手的情况陌生。但是近年来,许多流行、爵士艺人(Diana Krall, Patricia Barber等)的专辑,为了迎合唱片迷的需求,开始同时出版LP。这些唱片,不少标榜限量发行、发烧录音。身为粉丝的你,能不购买吗? 

7

设计

元素


精美、大面幅的封面设计,深深吸引了爱好者的目光,进而将它纳入收藏。相较于CD小小的幅员,唱片的封面大小拿在手中更像幅画,可以欣赏玩味再三。唱片封面设计是一门大学问,不论是文字、图案、古画、新作、照片,都可以和音乐内容相得益彰,增加收藏的价值和赏味的乐趣。 

8

寻宝

乐趣


爱书人知道有书香,一进二手唱片行的门,也可以闻到让唱片迷肾上腺加速分泌的「唱片香」!在唱片行中经常会和其中大部分的人会定期来寻宝,包括特地远道而来,只是为了享受在唱片行翻找的乐趣者。居然有些人告诉我原来他们是来找CD的,但是被这些又多又便宜的唱片所吸引,一回生、二回熟,找到搜寻唱片的窍门,进而开始享受翻找唱片的了。 

9


捡便宜是许多人的天性,很少有人能抗拒原先价格不斐的物品,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在二手市场取得的机会。这里的旧货市场,可以是跳蚤市场,国外的车库拍卖,不是专卖唱片的旧书店等等。纵然这种误打误撞碰到的机会不多,但是类似这样不期然先有一堆唱片之后,才开始张罗唱盘、听唱片的情形,还是听见过许多次呢!  

10


在网络上购物,已经成为消费的一大管道。不少人喜欢在网络上找寻欲购物品,以节省交通时间,更能轻易的货比三家。但是经常上网购物的人,应该体会到网络购物很容易因为冲动,而买下其实原先不想要的东西。尤其是拍卖网站,经常会因为想要节省运费,反而多买了卖家其它的商品,有可能本来要买CD或书籍,连带购入同一卖家的唱片。或是恰好碰到拍卖结束前读秒状态,知名唱片居然没人下标而一时手痒「不小心」买到唱片。这类无心插柳的例子,还不在少数。 

11


这种情况类似前述情形,只是发生在收藏者的身上更是意料之外,而且很可能所谓代为「处理」就是半丢半送的意思。当然,即使是不花钱,也要看接受者是否有兴趣,否则只是烫手山芋转手而已。另外常见的情况,是整理亲人遗物,或是老家搬迁时,发现尘封已久的几箱唱片。不少人因为接手了这批「鸡肋」,不知怎么处理,因此半带好奇的开始试试,因此而上瘾愈陷愈深。 



老唱片欣赏

http://m./pr/detail_auction.php?d=190&id=6302130&n=1#4

http://m./pr/detail_auction_190_11237337_0.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