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 | 常规腹股沟区域解剖(2)

 亳州不薄 2017-08-24

常规腹股沟的解剖(2)  


引言 腹股沟区的解剖也许是人体解剖中和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但也是最容易混淆的一门科学。也许,有的医生做了成千上万台的腹股沟疝手术,但,始终没有搞清楚腹股沟的解剖。


今天,讲的是:腹股沟管的两端的开口。


在腹股沟区域,最重要的解剖是什么?腹股沟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腹股沟管是走行于下腹部的一个斜行的通道。它可用两条平行线来标记:腹股沟韧带内侧中点上方1cm和1.25cm。


腹股沟管是一个潜在的管腔。它有两个口,分别叫做“外环”和“内环”由于这两个开口并不在一个解剖层面,所以,也称为“浅环”和“深环”


腹股沟管外环   

腹股沟管外(浅)环是腹外斜肌腱膜上的一个三角形裂隙,位于耻骨结节上方约1.25cm。三角形或为'n'形,其底边为耻骨棘,斜向内、下的方向。

(上图为右侧腹股沟,腹外斜肌腱膜及其沿续的层面)


请注意:腹股沟管浅环的两个边缘,有人也称为脚(角),分别是:


内侧脚

—内侧脚由腹外斜肌腱膜构成,并与腹直肌鞘外侧缘相连。


外侧脚

—外侧脚由腹股沟韧带构成,与耻骨棘相连。

—外侧脚较结实。

两侧脚的顶点由脚间纤维相连


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

a)腹股沟管的外(浅)环,基底部长约2.5cm,宽1.2cm。

b)腹股沟管的外(浅)环 长轴倾斜方向与腹外斜肌腱膜一致。

c)腹股沟管的外(浅)环 与精索的提睾肌之间有致密的粘连或融合。

d)男性的外(浅)环大于女性。


外(浅)环的边缘与精索外筋膜相连,即腹外斜肌腱膜向下移行为精索外筋膜相连。

女性,我们不使用精索外筋膜这一术语,而是称作子宫圆韧带覆盖物

(上图为左侧外环口,呈'n'形)

由于腹股沟管内环边缘与精索内筋膜相连,腹股沟管外环与精索外筋膜相连,所以这两个环不能直接从外面看到。换言之,精索(园韧带)在腹股沟的两端是被良好地固定了。


腹股沟管内环 

腹股沟管内环,又叫“深环”

内环是腹横筋膜上的一个“U”形开口,大约位于腹股沟中点上方1.25 cm;

内环位于腹壁下血管的外侧;

是腹股沟管内侧的终点。

(上图为左侧腹股沟的内(深)环,白色前头所指,为腹横筋膜上的“U”形开口)


精索内筋膜起自内环的边缘,即精索穿出腹壁时腹横筋膜的延续。

内环它有两个边缘或称为“脚”(角):

——内上缘或脚

由腹横弓(transverse abdominal arch)构成,内上脚较长即为长脚。

——外下缘或脚

  外下脚是短脚,由以下结构组成:

  a) 髂耻束

  b) 腹壁下血管

  c) 凹间韧带(Hesselbach`s ligament)


(上图为左侧腹股沟的内环至外环的诸层结构)


●内(深)环的方向与腹壁是有角度的,在腹内压的作用下这种角度是有保护机制的。

●男性的内(深)环大于女性。

●不同的个体深环大小亦可不同。

●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为子宫圆韧带。


思考题:

1)内环是腹横筋膜上的一个“U”形开口,这一点有何意义?

2)外环是腹外斜肌腱膜上的一个“n”形开口,又有何意义?

提示:理解好以上这两点对认识腹股沟疝非常重要。

(未完待续)


本回书着落到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公众号的热点话题,可点击查看


经典 | 腔镜下腹股沟区域的解剖(腹膜及皱襞)

经典 | 腔镜下腹股沟区域的解剖(间隙篇)

经典 | 腔镜下腹股沟区域解剖(危险与“坑”)

经典 | 腔镜下腹股沟区域解剖(腹横筋膜)

经典 | 腹股沟疝(腹膜前) 修补(七步法)

经典 | 开放疝手术李金斯坦手术(七步法)

经典 | 常规腹股沟疝手术-网塞(七步法)

再读 | TAPP“七步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