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文、美景、美食】这个地方涪陵人都知道 但大部分没去过

 好书风 2017-08-24
你是否对车水马龙的都市无力吐槽
想在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感悟人生?
你是否被城市的喧嚣搞得心烦意乱
想寻找一个宁静的乡村?
赏美景、享生活、吃美食
这个地方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它就是——增福乡

增福乡
      增福乡是重庆市文明乡、卫生乡、生态乡,位于涪陵西南,地处涪陵、南川、巴南三区交界地,幅元面积81.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62个村民小组,人口约2万余人。

      民国初期,涪陵县知县徐琮到增福乡视察乡情,并召集绅士黄、王、郭、杨四大家族代表。代表介绍了农民生活、安居乐业等情况,徐知县听后说:“真是一片福地,各位绅士一定要为民国政府效劳,继续为乡民增加福气”。四位绅士异口同声说:“愿意为乡民增加福气”,为此把场址命名为“增福场”,1924年开始建乡并用增福为乡名至今。

宁静致远   纵享美景
历史文化

距今300多年的竹坝庵

仙女宝河寨
自然美景

“延寿”石

直径1.5米的黄桷树王

长寿之乡 宜居增福
      增福乡有100岁高龄老人4人,90-99岁高龄老人64人,80-89岁高龄老人519人。
      其中延寿村高龄老人相对较多,100岁高龄老人1人,90-99岁高龄老人14人,80-89岁高龄老人77人。
      “福中有寿,寿中有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福寿带着美好的寓意。增福乡延寿村的福寿文化,就是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之一。
延寿村得名于延寿桥。相传1887年,当地一个黄姓财主为延长自己的寿命,特意捐款、筹资,用10年修建延寿桥方便当地群众过河。为铭记此善举,当地即取“延寿”二字命名。从此,追求养生、注重保健、享乐自然、修身养性的福寿文化在延寿村焕发出强大的精神滋养并传承至今。

张元顺,生于1916年5月6日
今年101岁的张元顺,就是延寿村的老寿星之一,一家5代同堂的他生活幸福安康。对于众人询问的长寿秘诀,张元顺的回答是简单又真实的“水质好!空气好!共产党好!”10个字。

同心村:肖树碧老人(生于1911年2月28日)

发展现状

      场镇建管成效初见。坚持“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净”的场镇建管思路,完成老场镇“两街一路”升级改造,新建福兴路、福寿路,建成增福广场、卫生院、污水处理厂,实施中心幼儿园、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住房建设有序推进,5公里环湖路进本建成,建成新农村居民点5个,改造农村危旧房367户。

      交通水利快速发展。坚持“内畅、外通、快捷”的交通发展思路,近五年建成通达公路48公里、通畅公路58公里、便民路82公里,完成204省道增福段油化工程,建成鸿鹤路,养生桥,整治病险山坪塘300口,完成永红、同心、黄龙村水土保持项目,完成黄龙、永宁、鸿鹤村土地整治1850公顷。

      特色产业稳步壮大。强化增福土鸡品牌打造,发展增福土鸡林下养殖84户、微型企业124家、合作社8个、育雏中心21个、配色红中心1个、年均出栏增福土鸡50万只。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累计发展油茶种植6000余亩。

未来发展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按照“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净”的场镇设管思路,加快福兴路、福寿街综合开发,促进场镇特色风貌提档升级。

      支持增福土鸡产业发展。引进企业带动增福土鸡产业发展,推进“企业 合作社 农户”等发展模式,大力推动“油茶 油牡丹”、“油茶 土鸡”、“油茶 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新模式,同步推进藏香猪、油茶、脆红李、花椒等特色种养殖业发展。

“延寿”居民点
      深入挖掘增福延寿文化增福素有“增福”、“延寿”之美誉,深入挖掘福寿文化,讲好福寿故事。
      加快发展养生养老产业。围绕养生养老产业这一绿色环保的民生产业,深入研究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增福、延寿品牌文化,按照机构养老、医养结合理念,依托招商引资、行业投入,加快建设延寿湖休闲养生养老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养生福地、养老乐园”品牌。

      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旅游。着力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天的乡村特色旅游。同步推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协调发展,与巴南丰盛、南川黎香湖、大顺革命老区等联合打造乡村周末特色旅游环线。

相信以增福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
锐意进取的精神
会将增福乡建设得更加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