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年开10家店难,做好一件事,2年就新开30家店

 平淡水的平凡 2017-08-25



本文授权转载自铺铺旺(pupuwangdingyuehao),铺铺旺快人一步学经营


7年时间里,虽然口味不错,干锅牛蛙品牌精悦蓉却只开了10家店。扩张遇到瓶颈,创始人请来了一位“大神”,他在2年里拓店30家,进而让品牌获得上亿元投资。


他是陆荣庆,他集中做的一件事就是标准化

放着呷哺华东总经理不当,他要去创业


精悦蓉于2008年在上海创立,截止到2015年才艰难地开了10家店。创始人相信品牌有发展空间,可就是使不上劲儿,便找到了陆荣庆。


为什么是他?


他见证了肯德基在上海从几十家发展到200多家,也参与了屈臣氏在华东从20多家拓展至130多家,还伴随呷哺呷哺在华东从0成长至80多家店。


在精悦蓉给他发出邀请时,他的头衔是呷哺呷哺华东区总经理,而且只需再待个半年,他就能拿到呷哺呷哺上市的期权分配。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陆荣庆选择了重新开始。在很多人看来,选择精悦蓉“不划算”,而且风险大,万一这个10年发展缓慢的品牌就是扶不上墙呢?那岂不是白白失去呷哺的好待遇!


但陆荣庆有自己的考量。


1

它有机会


精悦蓉主打牛蛙,这个品类有前景。从现象来看,越来越多的餐厅增加了这一产品。短短数年主打牛蛙的蛙来哒就开了80多家店,上海一家160㎡的门店月营收百万。从数据上看,2015年上海每天牛蛙消耗量达70吨,到2017年已经增至130多吨。



精悦蓉在大众点评上的综合评分“高于99%的同行”。可见这个品牌的产品、口碑都不错。而且成立7年,品牌已经完成了从0到1。  


2

我有信心


陆荣庆要做的是就是让它“从1到100“。如上介绍,他有20多年的连锁企业拓展、管理经验,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而且一直在大型连锁企业里做,他也需要一个创业机会验证一下。

做好标准化,2年新开店30家


1

出品标准化

创始团队是厨师出身,菜品好吃自然是交给他们,他要负责的是菜品好吃的一致


但凡大举扩张的品牌,无一不是先解决出品标准化,麦当劳是典型,中餐领域的海底捞、西贝、巴奴也都极力实现这一目标。陆荣庆要给精悦蓉带来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标准化


创始人早有连锁经营的眼光和准备,6家门店时就在浦东建立了700多平的中央厨房。笔者不禁想起巴奴毛肚火锅在门店资产6000万时,后台央厨就7000多万,后端大于前端,杜中兵想的就是:要做就认真做,往百家门店的规模做,往百年的事业做。



央厨是标准出品的大本营。可是出产的是半成品,送至各门店后还要翻炒,这个就全凭厨师的经验和感觉,出品自然有差异。


为此,陆荣庆请所有老师傅炸牛蛙,测算下锅时的油温和起锅的时间, 测试一个月后,将所有数据统计取平均值,确定了一套严格的温控和时间标准。


笔者曾经分享过汤先生为了出品标准化,连火候都能做到标准可控。他们采取的方式也是反复实验,最终测出同样的材料、火候,需要煲多久。


将每一个产品都制作出基准书,员工按照着上面的步骤和用料操作,就能做出合格的产品。既能实现标准化,也能控制成本



2

职责标准化

除了将牛蛙制作的相关因素数据化,进而实现标准化,陆荣庆还将这一“套路”应用到岗位职责上。


明确每一个岗位要做的每一件事的步骤、标准,再组合成系统,辅以监控巡检,根据任务需要,灵活调配。比如,在开灶前,闲着的厨师可能会去洗碗、切菜,因为连洗碗、切菜的流程都很明确,容易上手、不会杂乱,他做起来不会觉得麻烦。


当然,岗位之外的临时调配也会予以报酬,如此以来,员工可以获得更多收入,有利于团队稳定。门店也能充分利用现有人力,不需要额外招人,甚至还把人员配置直接减半,150平米的单店,10个人就能应付自如。


大约1年,精悦蓉门店就新增了20家,这时它已经投资百万完成了管理系统搭建,通常连锁店达百家时,品牌方才来做这件事。精悦蓉的前瞻之举赢得了投资方的信心,今年6月门店扩张至40家,并获中金佳泰基金近亿元投资。


这笔融资主要用于门店扩张、提升品牌附加值。陆荣庆非常乐观,预计到2018年底,全国门店数量可达100家。


本文授权转载自铺铺旺(pupuwangdingyuehao),铺铺旺快人一步学经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