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达不止白色一种,不同颜色蕴含的意义各异 ![]() 在人们的意识中,哈达都是纯洁无瑕的白色吗,No No No,咱内蒙古有五色哈达呢,而每一种颜色其自身都包含着不同的寓意,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呗。 白色象征白云,蕴含着人间一切纯洁、善良、吉祥、美好的内容。 ![]() 蓝色象征蓝天,代表着智慧、健康、永恒、平安和忠诚。 ![]() 黄色则象征大地,体现尊贵和至高无上,常用于宗教。 绿色象征河水,多用于繁荣、繁衍,希望。 ![]() 红色象征空行护法,包含一切美好、兴旺的意愿,请求保佑加持。 ![]() 由蓝、白、黄、绿、红无色构成,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 ![]() 怎样献哈达? 献哈达的时候,主人一般会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此时,客人应该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 哈达印象 哈达 (蒙古族、藏族传统丝织品) 是蒙古族、藏族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的。 藏文的 “哈” 是 “口” 的意思, “达” 是 “马” 的意思,“哈达” 两个字直译出来:口上的一匹马,即是说这种礼物相当于一匹马的价值。因为一般人在会见的时候,不是随便随地都可以带着马匹来送的;但又不能只是用口说,就以这种丝织品的 “哈达” 来代一匹马了。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使两域路过西藏,向当地的部落首领献帛,古代汉族以帛为贽,象征纯洁无瑕的友谊。这样一来,藏族部落就以为这是一种表示友好、祝福的礼节,而且是从中原兴盛之大邦传来的大礼节,所以就 直沿用至今。还有—种说法,说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哈达”一词,发音上贴近藏语“卡达尔”,蒙古语称“哈达噶”。一般认为,哈达是元代传入西藏之后传入蒙古草原的。1247年,萨迦法王八思巴随父萨班·贡嘎坚赞在凉州(今甘肃武威)会见元太宗次子阔端,并在宫廷生活数载。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位,封八思巴为国师,统领全国佛教。1265年八思巴第一次返藏至萨迦寺,并向各大寺院的佛像和高僧敬献了哈达。据传,当八思巴向拉萨大昭寺的菩萨像敬献哈达时,一旁壁画中的一尊度母也伸出手来,向他讨要一条哈达。这样,此度母就被称为“卓玛塔尔联玛”,即:“要哈达的度母”。在民间,哈达还被说成是仙女的飘带。 哈达(蒙古音译:hadag,外蒙发音:Хадаг)是当今藏族蒙古族等民族敬献给贵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珍贵礼物。哈达与古代汉族“玉帛”中的“帛”类似。文献记载大禹治水成功,大会天下诸侯,执玉帛与会者万国。中原的玉帛,“玉”字从王,应指雕刻有王室标记图案“饕餮纹”的玉器,如琮、璜之类;“帛”字从白从巾,意为“白巾”,也意为“顶级丝巾”(因为帛字与伯字发音相同且都以白为声,而伯字从人从白,义为“兄弟排行第一”,则帛也是丝、麻、葛、毛诸多纤维织物中排行第一者,故有“顶级丝巾”之义)。帛字中的“巾”,在汉语中指长方形的布。“玉帛”一词的本义是“在共尊帝王为家长的中华大家庭里(以玉表示),天下诸侯相互礼敬对方为兄长(以帛表示)”,引申义为“兄弟部族亲如一家”。 哈达是一种特制的丝织物或麻织物,长度通常为5尺左右,宽度不等,上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以绫、绸、丝原料制成,现在人们生活中的哈达也有不少是呢绒材料的,不过都纺得稀薄透明,有白、黄、蓝等色。其上织以八瑞相及莲花、如意、祥云等图案。哈达长短不一,短者三五尺,长者一二丈。方志《蒙古·二卷》中云所谓哈达者,帛也。或以绸、或以白、或蓝、长短不一,长约一尺五寸或一尺二寸,两端有拔丝,约半寸许,其长短视受者分级而定。按质料来分,哈达分为三种:普通品为棉纺织品,称为“素喜”,不到1公尺长;中档品为一般丝织品,称为“阿喜”,约有2公尺长;对政治、宗教界高级人物使用的高级丝织品,是档次最高的一种,称为“浪翠”,有3公尺多长。 哈达大体上有三种:特等内库哈达、头等阿喜哈达和二等素喜哈达。阿喜和素喜哈达又各分上中下三等。有人把阿喜哈达的仿制品阿扎哈达单独作为一种,也有人把素喜哈达中的下等品索朗哈达(索达)单独作为一种。所谓内库哈达就是从皇家内库拿出来的特等哈达。这种哈达宽又长,而且质地优良。这种哈达边沿织纹为长城图案,面上织纹为八大祥徽和祝福词。哈达尼玛德勒即“化日呈祥”隐花哈达便是一种。过去,市面上是买不到内库哈达的。与内库哈达相对应的是外库哈达,但是后来把外库哈达称作素喜哈达。哈达的格式等级很多,一般蒙古民族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哈达有蓝、白两色“桑贝”哈达和黄绸哈达。蓝色哈达一般用于民间问候安康、转告举办某种请宴之礼仪之需,白哈达多用于老人祝寿和高规格的大型活动场合,而黄色哈达用于供奉庙宇、喇嘛之用。 按颜色来分,哈达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象征纯洁、吉利的白色哈达;一种是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它是献给活佛或近亲时做阿西(彩箭)用的,为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它只在特定情况下才用。据藏族学者赤列曲扎在《西藏风土志》中记载,哈达是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五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回西藏时,带回了第一条哈达。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图案,上面绣有“吉祥如意”字样。 哈达以白色为多,在青藏高原、内蒙古草原上,白色是最为常见的颜色:漫长冬季的茫茫雪原,用青稞磨出的面,骑的白马,放养的羊群,挤的牛奶、羊奶等。自古以来,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就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美好、吉祥、善良,人们珍视洁白的颜色。雪域高原的房屋墙壁上刷白灰,逢年过节时住宅的门楣、门帘、家具上用青稞面点白点或划白线,用白粉撒出各种吉祥图案,并为茶壶、盛酒器皿系上哈达或羊毛。甚至人们在自己的衣领上也用糌粑点上一圈白点。在交通要道的山口、路口石堆的顶端置以白色石头。煨桑时,也要撒上雪白的糌粑。 在《格萨尔王传》以及民间故事中,以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之物象征善良。同时,还赋予珠穆朗玛峰神奇的赞美,说山峰间环绕着一条长长的洁白的哈达。哈达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在藏传佛教寺院的铜饰门环上,经常可以看到系着数条白色的哈达,伴着叮咚作响的檐铃,随风飘舞着。春天到来时,农家又将哈达系于农具之上进行耕作,祈愿五谷丰登。而蒙古民族与藏民族一样,赋予白色为纯洁、吉祥的含义,将一年的正月称为“查干萨日”,“查干”即为白色,为一年的开始。洁白蕴含着人间一切崇高、吉祥、美好的内容。 哈达还有蓝色的,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十分崇尚蓝色,因为蓝色是天空的色彩。此颜色又称为青色,蒙古语称“呼和”,在人名、地名中多用,“呼和浩特”即为青城之意。蓝色在草原象征着永恒、兴旺、坚贞和忠诚,牧民特别喜爱穿蓝色的袍子,在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多采用蓝色。今年,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各种庆祝活动中,人们为什么多以天蓝色的哈达相敬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藏、蒙古各民族对洁净无瑕的本能崇奉,逐渐形成了崇尚白色、蓝色的文化心态。 另外,还有五彩哈达,此哈达为高尚的礼物,每种颜色各有寓意,蓝色象征蓝天、白色象征白云、绿色象征河水、红色象征空行护法,而黄色则象征大地,这五彩哈达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应用。还有说五彩哈达是献于菩萨像前的,是菩萨的服装。旧时,按藏地习俗,白色哈达分为三种,即:内库哈达、阿喜哈达和索喜哈达。内库哈达是出于皇家内库中的特定哈达,其质优、面宽而长,边沿织有吉祥图案,中为八瑞相图,上下为祥龙图案。献哈达表示敬献者对对方的赞美、忠诚与尊敬,并祝愿对方万事如意。在往来中,还有将钱物或画像包在哈达里赠送的,以此表示敬献者一片真诚的心意。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特别有趣的是,藏民出门时也随身带上几条哈达,以备在途中遇到久别的亲戚、朋友时使用。“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哈达的文化象征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优良的传统习惯,世世代代人们都把献哈达看成是至高无上的礼仪。“哈达有价情无价”,它虽无黄金贵重,但却比黄金更加受到人们的崇敬。因为它象征着一片金子般的心,代表着最真诚的感情,寄托着最美好的祝愿,标志着最崇高的敬意。其意义表示友谊、和谐、善良、安康之意。 如今,在礼尚往来中,都离不开哈达。第十一世班禅在雍和宫瞻礼和主持佛事活动时,首先敬献哈达于佛像前,并接受僧俗信众敬献的哈达。近年我回草原,在来往中也得到过白色或蓝色的哈达,还有隐花哈达,那白色的图案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去年,我回草原,今年去甘肃、赴拉卜楞寺,每到一地人们都是手捧哈达相迎,我倍感珍惜,因为这哈达里面蕴含着既真挚又朴实的情和谊,由此在我的画作中,自然出现了与哈达相关的画面。 有关哈达的知识 西藏哈达多为白色,受藏传佛教的影响;蒙古哈达颜色以青色为多,因为这是蒙古人所尊崇的天的颜色,这是与西藏哈达礼仪的不同之处;鄂尔多斯蒙古族也有少量使用银灰、白、黄、蓝等颜色的哈达;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白色是最为常见的颜色:漫长冬季的茫茫雪原,用青稞磨出的面,骑的白马,放养的羊群,挤的牛奶、羊奶等。自古以来,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就认为白色象征着纯洁、美好、吉祥、善良,人们珍视洁白的颜色。雪域高原的房屋墙壁上刷白灰,逢年过节时住宅的门楣、门帘、家具上用青稞面点白点或划白线,用白粉撒出各种吉祥图案,并为茶壶、盛酒器皿系上哈达或羊毛。甚至人们在自己的衣领上也用糌粑点上一圈白点。在交通要道的山口、路口石堆的顶端置以白色石头。煨桑时,也要撒上雪白的糌粑。在《格萨尔王传》以及民间故事中,以白人、白马、白云、白鹤等白色之物象征善良。同时,还赋予珠穆朗玛峰神奇的赞美,说山峰间环绕着一条长长的洁白的哈达。在藏传佛教寺院的铜饰门环上,经常可以看到系着数条白色的哈达,伴着叮咚作响的檐铃,随风飘舞着。春天到来时,农家又将哈达系于农具之上进行耕作,祈愿五谷丰登。而蒙古民族与藏民族一样,赋予白色为纯洁、吉祥的含义,将一年的正月称为“查干萨拉”,“查干”即为白色,为一年的开始。洁白蕴含着人间一切崇高、吉祥、美好的内容。哈达还有蓝色的,在内蒙古大草原上,人们十分崇尚蓝色,因为蓝色是天空的色彩。此颜色又称为青色,蒙古语称“呼和”,在人名、地名中多用,“呼和浩特”即为青城之意。蓝色在草原象征着永恒、兴旺、坚贞和忠诚,牧民特别喜爱穿蓝色的袍子,在生活中的装饰图案多采用蓝色。今年,适逢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各种庆祝活动中,人们为什么多以天蓝色的哈达相敬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藏、蒙古各民族对洁净无瑕的本能崇奉,逐渐形成了崇尚白色、蓝色的文化心态。 献“哈达”是藏族人民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据说,藏民进了寺庙大门,先献一条哈达,然后参拜佛像,到各殿参观,随坐,到离别时,还在自己坐过的座位后边放一条哈达,表示我人虽离去,但我的心还留在这里。“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用丝绸为料的。 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质料,因经济条件不同而异,但人们并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主人的—‘片良好祝愿就行了。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 l至2丈,短者3至5尺。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珍贵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献哈达在西藏十分普遍,甚至人们互相通信时,也在信封内附上一条小哈达,以示祝福和问候。特别有趣的是,藏民出门时也随身带上几条哈达,以备在途中遇到久别的亲戚、朋友时使用。“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关于哈达的由来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说是汉朝张骞出至今。还有—种说法,说是古代西藏法王八思巴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后带回西藏的,当时帛上有万里长城图案和“吉祥如意”字样。后来人们又对哈达的由来作了一些宗教方面的解释,说它是仙女身上的飘带,并以它的洁白象征圣洁和至高无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