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贞观时期唐朝人口2000多万,安史之乱后还有4500万?

 萧武在此 2020-11-27

首先来说人口问题。跟现在很多人的想象不一样,人口普查和统计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古代如此,现代社会同样如此。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有各种资料和档案都可以统计吗,有啥困难的?困难很多。新生人口和死亡人口,如果涉及某些利益,就会瞒报。

比如计划生育政策就导致农村有大量无法获得合法身份的黑户,这部分人口就是很难被统计进去的。之前农村因为涉及土地承包权是经常调整的,人死了地就要被收回。那么死了人的家庭,就不会及时上报。

这还是在技术条件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的情况,在古代就更加难以统计了。所以古代中国的真实人口数据其实都是不能以当时官方记录和公布的数据为准的,而需要根据各种资料来重新推算。

比如说,北宋时期,官方数据统计的人口约六千多万,但今天的人口史研究大体可以证明,这个数据是很不准确的,实际上当时中国人口应该已经超过一亿了。

在古代条件下,农民是被束缚在土地上的,绝大多数农民一生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方圆五十公里半径,而很难超越。所以当时的人口统计数据基本上都是以这个情况为前提的。

可是发生战乱之后,这个情况就变了。发生了战乱后,确实会完成大量的无辜平民伤亡,但比这个数量更大的其实是由战争带来的大量的人口迁徙。

用现在的话说,这些迁徙离开官方统计簿册和控制的人口,从国家法律意义上就是不存在了,但实际上他们仍然活着,只不过是暂时处于官方控制的统计体系所能达到的范围之外。

所以,我们现在经常会看到一些很惊人的数据,就是那些大规模战乱经常会导致人口大幅度减少。比如汉朝在东汉时期的人口,官方数据大约是五千万。而到了三国时期,这个数据变成了两千万。也就是说,人口减少了差不多一半。

那么有没有这个可能呢?完全不可能。即便将战争带来的饥荒,瘟疫和医疗资源缺乏这些因素都考虑在内,也不可能出现人口减半的情况。实际情况就是因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官方无法将流动人口准确统计进去而已。

在这个基础上来看,就会发现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人口数据是很不准确的。按照现在公开的数据,唐朝在开元时期达到全盛期,人口约六千万。如果安史之乱后就只有四千万人口了,那么就意味着安史之乱造成了三分之一人口死亡。

三个人里死一个?这是什么概念?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那么结果就是剩下的四千多万人也用不了多久就都会死,这个国家就没有人了。

安史之乱影响的主要是今天的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没有越过秦岭淮河一线。当时因为经过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发,南方人口已经接近北方。而这些区域是并没有受到影响的。

所以,对现在史书上记载的人口数据要理性的看,不要完全不信,但也不要完全相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