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古代爆发过的八场大瘟疫,发生在什么时期,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一水易人 2022-05-21 发布于山东

在我国古代,曾经爆发过的八场大瘟疫,这八场瘟疫发生在什么时期,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第一次,汉末大瘟疫,东汉末年官方统计人口5600万,到了晋朝初年,人口变成1600万,战争,饥荒,瘟疫造成了这4000万人口的消减。据估算,东汉末年的这场瘟疫造成了2000万人口的消亡。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便是描写那个时代在战争与瘟疫的作用下,人间如炼狱一般的惨象。据推测,这场瘟疫可能是鼠疫或者是流行性出血热所造成。它流行时间长,分布地域广,对当时的正经人文都有着强烈的影响。

第二次,南北朝时期大瘟疫,南北朝短短的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断,饥荒,瘟疫四起。历史上对这100年的瘟疫记载也非常的多,如公元515年的大疫《资治通鉴》中有记载,死人多得相互枕在一起,苍蝇和飞虫不分昼夜地发出轰鸣声。还有像《魏书》中记载豫州疫民死十四五万。公元501年的大疫,死掉的人达到70~80%,积尸床下,而寝其上,比屋皆满,就是死的人太多了,来不及抬走活的人就睡在床上,而且每家基本上都是这种状况。之后仅存在了37年的短命隋朝也是这种情况,大型的瘟疫就有四次记载。

第三次,唐朝安史之乱时期的大瘟疫。安史之乱以前,开元和天宝年间,唐朝有1000多万户,安史之乱的战乱及瘟疫以后,全国人口不到200万户。有史书记载那个时期瘟疫的惨状。公元762年,江东闹大饥荒,而且非常严重,人相食。第二年闹起了大瘟疫,死掉的人达到70~80%,剩下没有死的人也没有食物,记载:虽其父母妻子也淡其肉,而弃其骸于田野,道路两边互相枕籍的尸骨就有2000余里。

第四次,宋金时期大瘟疫,宋金并立的年代,各地连年的战乱,饥荒和瘟疫肆虐。在1200年前后的几十年间,南宋和北边的金国都有大型的瘟疫爆发。如《宋史》记载,1164年淮河流域的灾民到南方躲避战乱,就有二三十万,这些人在山谷里结草而居,他们中爆发了瘟疫,能活下来的只有极少数。这之后的几十年间,更是多次记载了瘟疫的大流行。再就是北八的金国,1223年汴京闹起了大瘟疫,汴京没有得病的人万无一二,接着就是人不断地死去。当时的汴京有城门12座,每天从各门送出的尸体就有2000多具,这么一算一天就是两三万句啊,说明这场瘟疫还是很厉害的,很严重的。

第五次,元代末年大瘟疫,1344年淮北大旱,颗粒无收,之后又闹起了鼠疫。这一年,凤阳的朱元璋17岁,全家14口死的就剩他一个人,也就是这一个人改写了元代的命运。同一时期,鼠疫随着贸易及战争传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酿成了后来席卷全球的黑死病。元末的这场瘟疫加上元朝的暴虐统治,使得老百姓为了生存而起来反抗,这场瘟疫无疑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推手,这也是它上榜的理由。

第六次,明末崇祯年间大瘟疫,这场瘟疫主要是鼠疫,京津与河北地区尤为严重,这场瘟疫的死亡人数也是百万级。由于崇祯年间京城多次爆发瘟疫,导致京城的人口损失近半,卫戍的部队也多数染病,丧失了战斗力。李自成的起义军到来的时候没费什么力气便攻占了北京城。史书对崇祯大瘟疫的记载还是比较多的,关键词都比较凄惨,如朝发夕死,城为之空,人鬼交错,十室九空,户丁尽绝,总之就是太惨了,不再复述了。

第七次,明万历大瘟疫,明万历八年《山西通志》记载,万历八年,瘟疫大作,十室久病,染则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阖门不起,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调。具体的死亡人数是没有记载的。万历八年这场瘟疫之所以能上榜,是因为正是这场瘟疫开始之后的数十年,山西境内的瘟疫不断地死灰复燃,随着明末的小冰河期的到来,灾害连年,瘟疫随着流民传遍了全国,终于在崇祯年间酿成了那场席卷大江南北的崇祯年间大瘟疫。

第八次,清末云南大瘟疫,1830年道光十年,云南全境有人口660万,到了1884年光绪十年,云南全境人口298万,人口减少了将近55%。这些削减的人口除了战乱和饥荒,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瘟疫。这时期的瘟疫死亡人数保守统计在150万人左右。根据史料描述,这场瘟疫就是鼠疫造成的,并有于腺 鼠疫和肺鼠疫症状完全一致的史料记载,清末云南的这场大瘟疫持续时间达几十年,通常百姓先看到家里或者附近的老鼠先死去,然后紧接着人也开始发病死去,严重时城镇上看不到活人,街道中心长满了草,田地里成熟的稻米也没有人收割,待播种的土地没有人耕作而荒芜,甚至皆有记载,云南蒙自这个地方平原的五分之一竟都变成了坟地。

了解完这八场大瘟疫以后,大家可能发现这里头有一些共同点,大瘟疫总是发生在乱世,伴随着瘟疫的总是战争,饥荒,人民流离失所,积尸千里的惨剧。

图片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