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最让人心疼

 blue.sky 2017-08-25


01


“我总是小心翼翼,在和人交流时担心冷场,想要不断照顾别人的情绪,不会表现出任何伤害性和攻击性。”


“除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我从来都没有和人吵过架,我没有跟人发生冲突的能力。”


“我是那个圈子里年龄最小的,所有人都认为是晚辈,都觉得可以来指点一下我。我也总会认为自己需要‘谦卑’一些,于是也会拿出很谄媚的姿态来,放任大家的指点。”


“我从来不敢和人提出真实的意见,都是在一味地夸奖他们,像一个每天笑脸迎人的店小二。”


这是近日蒋方舟接受了Know Yourself的专访时说的话,

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

这些表现,

几乎是所有“讨好型人格”的人都具有的特征。


除了蒋方舟,

“金马影后”马思纯也是很明显的讨好型人格。

在参加《快乐大本营》时,

马思纯和关晓彤一起做游戏,

被关晓彤用橡皮筋把嘴巴都弹肿了,

却还是眼中含泪的开玩笑着说“关晓彤你是有多恨我”。



和周冬雨一起上“十二道锋味”的节目时,

周冬雨把剪花草的活儿全部交给了马思纯,

说马思纯“丢脸”,把纸巾套在马思纯头上,

马思纯却表现得已经很熟悉这样的相处模式,

被好友捉弄,总是下意识的“忍让”与包容,

而且在接受采访时说“周冬雨是我在圈里为数不多的朋友。”



马思纯是圈内公认的“傻大姐”,

她的善良和包容成全了身边人,却也委屈了自己。



02


“讨好型人格”的特征,

在我家豆豆身上表现得很明显。


很多次,

我都能发现孩子在看大人的脸色,

家里每个大人的情绪波动,

孩子都能敏感的感知到,

即使不是因为他,他也会认为是自己的错。


上周末我和孩子爸爸带着孩子去做陶艺,

捏软陶的时候,

两人分工不明确,我声音就大了点,

却发现豆豆就偷偷抹起了眼泪,

还是装作揉眼睛的样子,不想让我们发现。


回家路上,我问豆豆:

“下午为什么哭了啊?是因为没捏好着急了吗?”


问了两次,豆豆才回答:

“不是,我就是不想你们吵架。”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真的让人太心疼了。



我和豆豆一样,也是“讨好型人格”。

一直知道“讨好型人格”不好,

但改起来却很不容易。


“讨好”这个词,其实需要辩证的看待。


在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身上,

这种“讨好”经常表现为:

  • 细腻敏感,能敏锐察觉到别人内心的想法;

  • 有同理心,会为他人着想,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

  • 在意别人的评价,总是希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这些品质,

让我们成为了善良、大度、好相处的人,

很多时候也让我们在和谐的社交关系中受益良多,

我们喜欢这样的自己。


但是还有很多时候,

这种“讨好”又会表现为:

  • 对别人的感受过度敏感,总是在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变化后,将这种情绪变化归因到自己身上,认为“都是我的错”;

  • 过度在意别人的评价,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需求;

  • 非常害怕和别人产生冲突,怕别人对自己产生“差评”;即便产生冲突,冷静下来又会体谅理解对方的立场,首先道歉,害怕矛盾升级;

  • 面对别人的需求,很难拒绝,任由别人一再挑战底线和原则。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写过一本书,

叫《讨好是一种病》(The Disease to Please),

她在书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阅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讨好型人格”的人,

对别人的爱、别人的关注、别人的需要,

有超乎寻常的渴望,

一旦这种渴望被满足,

我们便不觉得自己在“讨好”,

并为自己的“讨好”找一切合理化的借口:


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我当然要帮她!


我不加班加点,领导怎么能肯定我的工作啊!


他是我老公啊,我肯定要迁就他了,难道要天天吵架吗?


我才不是讨好型人格呢,谁能完全不讨好别人啊!


虽然几十年来,我们已经习惯了

“讨好”—“被爱”—“讨好合理化”的模式,

但当我们的“讨好型人格”已经危害到孩子时,

就是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因为“讨好型人格”的父母,

更容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别上人家家玩,净给人添麻烦。”

 “别那么不懂事,让叔叔阿姨看笑话!”

“咱们家条件差,人家给的东西不能要,不能让别人看不起。”


“讨好型人格”的父母,自我价值感很低,

不自觉的就会牺牲自己孩子的需求,

去满足别人家孩子的需要,

照顾别人家孩子父母的情绪,

也会不自觉引导孩子去在意别人的评价。


就算意识到“讨好型人格”的危害,

父母不自觉流露出的言行,

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

潜意识里就会觉得低人一等,

不自觉的讨好别人,从而形成“讨好型人格”。



还有很多家庭,

也极易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最常见的两种,

是严厉型和否定型。


严厉型


严厉的父母,往往有很强的控制欲。


他们以自己的标准,严格要求孩子,

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真实需求,

一旦孩子违背了父母定下的“规矩”,

就会受到批评、指责、训斥甚至打骂。


表面上看起来,

孩子变得听话、懂事、得到亲朋好友的交口称赞,

但实际上,孩子是胆怯懦弱,

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想法,

从被动“讨好”父母,演变为主动“渴望”被爱。


长大后,

不仅会由讨好父母的模式,变成讨好所有人,

更会导致产生“我不配被爱”的低自尊感,

从而引发更多心理问题和情感伤害。



否定型


有很多父母,相比较赞赏和肯定孩子,

给予孩子更多的,是批判和否定。


蕾蕾的妈妈就是这样一位母亲。

当蕾蕾在幼儿园拿到一个小星星时,

蕾蕾妈妈会说:

“你看其他小朋友有拿三颗星星的呢,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啊。”


当蕾蕾拿着优+的考卷给妈妈看时,

蕾蕾妈妈会说:

“这次考试太简单了,你看你,取得这么一点小成绩就骄傲。”


当蕾蕾帮妈妈做家务后向爸爸“邀功”时,

蕾蕾妈妈会说: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你本来就应该帮忙了,都多大的孩子了。”


朋友们都夸蕾蕾,

当我看到她每做一件事,

第一反应都是去看妈妈脸色时,

我却在为孩子心疼。



值得庆幸的是,

“讨好型人格”虽然叫“人格”,

但实际上与“人格”有很大差别。


《谈判与社会心理》中对人格的定义,

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

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


而“讨好”,

根据美国家庭治疗师维吉尼亚·萨提亚的意见,

是人在压力状态下的一种应对姿态。


我的“讨好型人格”,

总在面对朋友、领导、长辈时“发作”,

而在面对孩子和孩子爸爸时就不会,

因为我知道他们不管怎么样,

都会“无条件的爱我”。



所以,为了改变“讨好型人格”,

我总结了一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借鉴意义:


1.意识到自己有“讨好型人格”的倾向

并认识到它已经对我们和孩子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危害,

让我们和孩子变得不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一面想改变,

一面又对自己说:这也没什么不好。

所以认识到危害,才能有改变的行动。


2.经常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真正想要什么?

并试着从小事开始,坚持自己的需求。

例如和朋友出去吃饭,

点几道自己真正喜欢吃的菜,

而不是只征求朋友的意见。

循序渐进,从小需求到大需求,

再到拒绝别人的需求。



3.找出自己的讨好模式。

列出经常不自觉讨好的人:

严厉的父母、挑剔的公婆、威严的领导、

爱把工作推给你的同事以及没有界限的朋友等等;

再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讨好情境,

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

脑中自然会联想起之前自己所受的委屈和不快,

哪怕一时间还是遵循了讨好模式也不要紧,

慢慢就会发生改变。


4.接受成人世界的社交规则:

别人如何看待你,如何评价你,

本质上取决于你个人的价值,

你是不是一个“好人”,

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

你对他人的讨好和迁就,

非但不会赢得尊重,

反而会更让人将你看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