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18日,在凤凰国际智库《2017年上半年凤凰全球政治安全风险追踪》的报告发布会上,在报告的圆桌讨论环节,毕马威交易咨询合伙人李瑶女士以土耳其、巴西、印尼、巴基斯坦为例,深入分析了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主要潜在风险,并以自身经验分享了许多规避风险的途径。李瑶表示,西方大企业的风险意识及对风险的预估力、把控力,都是十分值得中资企业学习、借鉴的。 在刚果金、印尼、巴西等国,很多大型西方企业都有大规模的投资。这些企业在投资金额上、规模上、当地的运营角度上,都比中资企业要大很多。他们同中资企业一样也面临着国别风险,但为什么在运营过程当中,却表现得更规范、更能对抗风险冲击?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历史方面的原因,这些国际企业本身的合规性就较强,风险把控意识也会相对强一些。二是投资决策方面的原因,他们在一个新国家做投资决策之前,会对于整个国别上上下下的关系进行彻底梳理。 这首先包括了海外投资中的经济调查。这不仅是财务、税务和法律方面的经济调查,还涉及到国别风险、信用、环保、人力、当地运营环境的分析等,是一系列综合性的宏观经济调查。这些传统西方国家企业在做投资决策前,所做的案头工作和实操工作都会比中资企业充分很多。所以他们的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强,也知道如何去解决和规避风险。 从中国角度来说,政治因素也是不可避免的。怎样处理好与政治友好国家的关系,并依靠其实现收益最大化,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课题。 整体来看,西方大企业确实风险意识会比较强,会考虑到各方面的风险点,且对其预估和把控也充分且全面。这些风险点被反应在投资协议中,法律条款的保护对后期的投资回报收益势必会有积极的影响。这些都是我们中资企业将来可以借鉴的。 土耳其:汇率风险绝不容忽视 首先以土耳其为例,土耳其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国家,也是一个挺奇怪的国家。从地域上来看,它处在一个非常特殊的地理位置上;从资源上来看,它也并不是一个资源十分雄厚的国家。对中资企业来说,土耳其的矿产资源、电力资源等,规模还是相对较小。所以企业进到土耳其的战略意义就更大,虽然不是欧盟国家,但毕竟也在欧洲的版图上。 2009年,我第一次去土耳其做矿产投资。当时土耳其是一个投资风险较小的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和相关执照、许可证,都有可当地政府的直接支持。较大的风险就是一旦政府换届,或出现政治动荡,这些资源便可能直接被撤销掉。我们在土耳其做的交易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年半左右,期间出现的最大的风险就是汇率的问题。所以除了政治风险以外,如何规避政治风险引发的汇率波动也十分值得我们重视。 对于我们来说,2015年在土耳其的最后一个项目之所以冒着被告的风险结束了交易,正是因为当时的汇率波动。此前土耳其货币的汇率在整个欧洲板块都可以算是增速最快的国家,随着几年的增速放缓,土耳其开始了汇率的大幅波动。除此之外,土耳其银行体系也非常不健全,在当地没有有效的对冲机制来应对货币风险。这直接导致了我们没有交割就结束了当时的最后一单交易。 巴西:海外投资要放眼全局 近日国网在巴西投的一桩最大的交易就是由我们团队去做的。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巴西在存在政治腐败、货币波动等不利条件的情况下,中资企业仍一直在巴西投资?事实上,如果把巴西看作一个单独的个体,它的风险是相对较高的。但海外投资除了考虑个体项目,还要放眼全盘的布局。 与土耳其相比,巴西有一定的对冲机制,所以货币风险相对小一点。但它的高成本使其成为一个新入巴西投资者需要考虑的重大风险。此外巴西还有当地的政治风险等。但由于我的客户更重视全盘布局,在巴西以及南美已有许多绿地项目铺设,并且巴西在南美属于收益最好又偏稳定的国家,所以虽然政治风险高、货币波动大,中资企业们还是选择一如既往地投资巴西。 印度尼西亚:高利润摆平政策难题 对于想要投资的中资企业,印度尼西亚的政策条件并不是很好。除了政局不稳以外,2014年起在印尼就有一条禁止原矿出口的法律出台,只有承诺在当地投资建厂、进行原矿加工,或到达一定规模、运营几年、外资占比被足够稀释以后才有可能继续出口。 虽然印尼政府通过政策加大外资对国家经济的投入,多多少少强行改变了中资企业的投资测算,但还是不能挡住中资企业投资的步伐。限制中企投资的相关规定是出台了,想要完全避开这些规定是不可能的,但印尼政府会承诺给企业一定的时间来实施,比如在13年内建设好原矿加工的全套配套设施。这样一来,虽然和中资企业当初投资目的有所出入,但长远来看,加工以后的矿石出口,价格能抬得更高。从而变成了如何资本性支出、如何选矿厂、如何配套劳工的另一个课题,使投资变成了一件可行的事情。 巴基斯坦:政治不确定性需警惕 巴基斯坦所面临的较严重的风险便是政局问题。2014-2015年,中巴走廊确实给了中资企业很好的保障:政府间的协议决定了巴基斯坦给中资企业有担保的投资回报率,并且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但回过头来看,中巴走廊覆盖的二十几个项目全部由中资企业投资,并投入了几乎全部的资金,也是中企短视的一种体现。由政府间良好关系产出的有利政策必会随着政局变化而改变,这种政治的不确定性,需要企业在一两年后才能进行梳理。 小结 由于《2017年上半年凤凰全球政治安全风险追踪》基本一半的国家都有我们的项目,我在这里简单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总而言之,中资企业在充分做完尽职调查、风险梳理等工作以后,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机制去尽量规避掉所有的风险,这是中资企业走出去一个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