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将谨守口舌之修养放在第一位。《道德经》5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论语-学而篇》:“敏于事而慎于言。”《子张篇》:“言不可不慎也。”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论语-述而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里仁篇》:“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卫灵公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隐审度也心而后动,谓审度自己的心思意念是否合乎仁之纪纲而后行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老子劝人“守道”、“守其母”、“守柔”
、“守中”、“守静笃”、“守其雌”、“守其辱”,却并没有劝人“守愚”,但这个说法并不违背老子本意,《道德经》20章:“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在涅贵不缁,《论语-阳货篇》曰:“不曰白乎?涅而不缁。”涅,一种黑色染料;缁,黑色。涅而不缁,即后世出淤泥而不染之意也。暧暧昏暗不明貌,《道德经》20章:“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内含光。《道德经》56章:“和其光,同其尘。”58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道德经》36章:“柔弱胜刚强。”76章:“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行行刚强貌,《论语-先进篇》:“子路,行行如也。”孔子因此说子路“不得其死然”鄙夫《论语-子罕篇》:“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阳货篇》:“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志,悠悠故难量。谓时间长了变故丛生,祸患难量。慎言又回到“慎言”之上,足见对管束舌头之功课的重视节饮食,知足胜不祥。《道德经》第33章:“知足者富。”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46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