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

 钱币之家 2017-08-25

【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

——泰皇万国、天显通宝赏析


 请见下图:

             【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

             1,泰皇万国。规格:63,9,5;75·5克。

            
【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

              2,泰皇万国母钱背上月。规格:94,15,8;约350克。

              【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研泉读史39】回溯契丹的发展趋势.
              3, 天显通宝。小平母钱。背右日左月。规格:25·5,2·5,6;8·03克。

研析:泰皇万国1,天、地、泰皇,三皇之最。泰皇最贵。泰皇亦为人皇。契丹语义:“天皇帝的嗣君人皇王将君临万国”。据考,应铸于公元916年三月,立长子耶律倍为皇太子之时。此钱包浆深沉,色紫红。音质清脆,材质殊甚。

     泰皇万国2,大型铸模。敦厚写意,文字凸起,母态十足。背仰月设计立意凸显。

或为述律后在权国称制之后,为撤换储君,改换耶律德光就位天皇帝之作。

    天显通宝3,小平铸模。或为耶律德光顺利即位后祭奠先皇之用。背日月,或可体现母后按照祖制应随天皇升天,而未升天的特别宣示。

三枚钱币,寓意各别。揣摩之余,或可引发契丹初立之后,围绕接班人废立问题的吊诡史实。

  

读【辽史】。“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及其有国,内建宗庙朝廷,外置郡县牧守,制度日增,经费日广,上下相师,服御浸盛,而食货之用斯为急矣。于是五京及长春、辽西、平州置盐铁、转运、度支、钱帛诸司,以掌出纳。”(引自:元脱脱等撰,辽史卷五十九,志第二十八,食货志上。辽史三志 九二三页。)前引,通俗的理解:契丹初,食货问题已成当务之急。于是五京等地已经设立钱帛等司事机构,来掌握钱币等流通。此意足可证实,契丹初即已铸钱。这就是当今发现大批辽钱真实性的历史依据。

遥想当年,契丹天皇帝耶律阿保机已经昭示长子耶律倍为太子。次子即辽太宗耶律德光如何接班以即帝位?史载,地皇后述律平桀骜非凡,宁可断腕以代,留存于世。地皇后在天皇帝升天之际,宣布称制权军国事。而后擅改天皇帝遗命和定制,不惜诛杀反对的近臣数百名,擅决立次子德光为帝,而废人皇王耶律倍。致使耶律倍弃国归汉,后话不提。

为什么在辽初的继承问题上出现这样的大逆转?史料未明。笔者揣摩,促使地皇后如此而为之的内在原因,若非太子并非嫡出,必因次子英武卓群。实际上,耶律德光既是次子,又是述律后的侄女婿,实掌天下兵马大元帅,而且军功卓著。在述律后认为,对于天皇帝升天后大辽局面的巩固和发展,契丹江山交予德光,这才是最佳的选择。由此观之,契丹皇族帝党与后党之争,与中原汉族王朝同样惨烈。

“大辽”国号始建于天显十三年即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元必铸年号钱,是契丹铸钱的传统。因此,会同元年很可能另铸各色大钱以资赏赐。因燕云十六州归于大辽,辽太宗志得意满,会同元年实际上开辟了大辽的新纪元。

回溯历史,设若耶律倍顺利接班,以其儒学深厚,英明睿智,辽宋共和,融会发展,可能要大大早于辽圣宗时期的檀渊之盟(1004年:北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南北经济的差距可能略小一些。但,这可能仅仅是一种猜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