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动作的预兆 在散手搏击的过程中,任何一种攻防动作都由起动、过渡、完成这三部分组成。起动的形态就是动作的“预兆”。 在《古诗源》一书中,归纳动物的动作预兆时说:“将飞者翼伏,将奋者足足局,将噬者爪缩”。在散手搏击中,任何一个攻防动作都有预兆,特别是有意识地运用某一种攻防动作时,预兆就更为明显。 例如,欲用崩拳、直拳攻击对手时,首先要肩动有手臂回拉的预兆;又例如欲用踢、蹬、摆等腿法攻击对手时,在起腿之前必须有一个先将身体的重心移至支撑腿的过程,并且支撑腿要稍微弯曲以加强稳定性,这一过程就是预兆。 当然,功底高深的拳家可以有意地控制和隐蔽其攻防动作的预兆。正是由于在散手搏击的过程中,人们既会自然地表露出动作预兆,又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和隐蔽预兆,因此便可以利用动作的“预兆”来作为进攻对手的信号,或者说战机。这是因为通过预兆可以识破对手的意图,主动地做好进攻和防守的准备。 另外,在我进攻对手时,要尽量地减少动作的预兆,攻其不备;再次,我还可以利用预兆的一般规律故意制造假动作来表露预兆,去迷惑对手、引诱对手上我的圈套,即形意拳谚讲“真是假,假是真”,从而取得克敌制胜的理想效果。 正确运用“抢攻” 散手搏击运动的“抢攻”是进攻对手的一种形式,指先于对手发动的攻击。必须指出,这里说的“抢攻”绝不是鲁莽行事和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打之举,而是通过对对手临场状态的科学分析判断,从而采取的主动打法。 抢攻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在对手未做好防守和进攻准备之前进行。抢攻一旦得手,可获得“先下手为强”之利,可以掌握进攻的主动权,往往可以一举得胜。 在实际散手中,运用抢攻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时机:即对手旧力略过,新力未发之时;对手的防守出现失误之时,对手变换进攻或防守的空隙之时等。抢攻是“先发制人”的打法,所以在运用“抢攻”时必须做到快速、勇猛,以快制慢。 形意名家、被武术界誉为“技击泰斗”的李复祯(即常有师傅),其抢攻技法可谓出类拔萃,他惯用的“五花炮、绞梢子、连环手法虎扑子;左右开弓连续打,连环三腿实难防”。他的散手技艺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百姓称其为“常胜将军”。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