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20年考古成果,“美·好·中华”——精品震撼人心!

 天宇楼33 2017-08-26

2017-08-25 华豫之门官方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批非常难得一见得的精品文物,这些珍贵的藏品真的是精美无比、震撼人心,而这些藏品,都是中国近二十年的考古成果!



目前,首都博物馆正在举办《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展览以全国二十年的考古发现为切入角度,展览主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时间跨度长有20年,涉及80多家单位,200多座考古遗址,展览题材、内容庞大,难度也是十分大的,而展品更是非常的难得一见!

 


这些文物珍贵程度和考古意义都非比寻常。有很多精美的文物都没有走出过本省、博物馆,甚至是库房,比如随州叶家山出土的精美青铜器,这是叶家山的文物第一次走出湖北!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M111    曾侯铜方鼎 


▲  七宝阿育王塔  高117,宽45厘米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江苏省南京市宋长干寺地宫出土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藏


        七宝阿育王塔是迄今中国最大的阿育王塔,因通身镶嵌着金、银、玻璃、砗磲、玛瑙、琉璃和水晶这佛家七宝,故而得名七宝阿育王塔,塔全身有452 枚宝石。由下部塔座和上部塔盖两部分组成,内部以沉香木制作骨架,表面用银皮锤揲而成,通体鎏金。塔身上下还有20 条共约300 余字的铭文,详细陈述了施主姓名、捐资数目,以及建造地点,所用总用度等信息。发掘出土前塔身内供奉有两套金棺银椁,其内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等佛教稀世圣物,其中佛顶真骨是世界现存唯一一枚佛祖真身顶骨舍利。



▲  耀州窑青釉瓜棱注壶、莲花温碗
北宋(960-1127年) 高约25厘米
陕西省蓝田县吕氏家族墓出土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藏


这个瓷器是一套温酒器,由装酒的注壶与温酒的温碗组成,是宋、辽、金流行的酒具,当时酒壶又称注子。这套温酒器的注壶壶身为16瓣瓜棱形,壶盖为狮形纽,温碗做16瓣莲瓣式,足壁有镂空花纹。这套酒具釉色青中泛灰,釉面布满细碎的开片纹,整体造型给人以端庄、优雅、含蓄的感觉,体现了宋代文人精致而不奢侈张扬的生活风气。


▲  虎座凤鸟漆木架鼓  长156,通高170厘米

战国(前475-前221年) 

湖北省江陵天星观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此器为悬鼓,以虎为座,以凤鸟为架,是楚地特有的一种乐器。楚国向有崇凤传统,凤鸟在各种动物造型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凤鸟做昂首屹立,仰天长啸形态,与虎俯卧在凤鸟脚下的姿态形成鲜明的对比。造型别致典雅,设计巧妙,融声、色、形于一体,表现出楚人绝妙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虎座凤鸟漆木架鼓不仅是精美的乐器和艺术佳品,更是灿烂楚文化的象征。


▲  龙凤虺(huǐ)形玉佩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长13,宽9.3,厚0.5厘米
湖北省荆州市熊家冢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该玉佩造型为一龙一凤一虺(huǐ,蛇形小龙)。凤栖于龙尾部,虺卷尾与龙尾相接。龙凤蛇合体玉器少见,三者组合在一起可能有避邪佑祥作用。整器设计别致,构思巧妙,为战国玉佩饰的精品,极富楚文化风情。


▲   螭(chī )首金杯  
南宋晚期(13世纪中叶) 高8,径10厘米
贵州省遵义市杨价墓出土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此杯锤揲成形,两条盘绕相视的螭(无角小龙)在杯身成形后焊接到杯身上,杯体上层为祥云纹,下层为海浪纹, 两螭似腾飞于海浪祥云之间,充满动感,是南宋金银器的代表作。杨价(jiè)是播州(遵义)第14世土司,其在世时是播州土司最为强盛的时期。他设科取士,对播州文教影响深远,促进了民族融合。 

 

虽然很多藏友并不能亲自到首都博物馆参观,但跟随小编的图片一起感受下文物的精美和震撼,未尝不是一种愉快的体验!

 

 




9月海选鉴宝公告
时间:9月19日9:30-17:00

地点:福建省厦门市国际会展中心A3\A4馆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