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06期】林散之草书三屏: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cxag 2017-08-26

林散老的草书之所以能达到那样的高度,除悟性外,与其在60岁学草书前已打下丰厚的碑与帖的基础是分不开的:由汉魏诸刻石,到唐人之楷、行,再到宋之米、元之赵、清之觉斯,均能得其形、摄其神。而学草,则首先入魏晋,宗师大王,后以“释怀素为体,王觉斯为友、董思白、祝希哲为宾”,这是一个始终站在学书制高点上的最佳选择。然而将其推向更高一步者则是其恩师黄宾虹。黄示其5种用笔之法及7种用墨之道,并以哲学思维的高度对其教导:“古人重实处,尤重虚处;重黑处,尤重白处;所谓知白守黑,计白当黑,此理最微,君宜领会。”并指出其书“实处多、虚处少,黑处见力量,白处欠功夫”之弊病,先生听后,“悚然大骇”,“恍然有悟”。此后数十年间按此教诲孜孜以求,终将之熔为一炉而得大成。

林散之的书法被称为“散体”草书。他的字极其讲究用笔,重视用笔。他用长锋羊毫作书,并保持中锋用笔而求瘦劲。

林散之草书王之涣诗 (98CMx27CM)释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题识:王之涣诗一首,八十老人散耳。

林散之草书七言诗 (75CMx34CM)释文:

乌塘渺渺绿平堤,堤上行人各有携。试问春风何处好,辛夷如雪柘冈西。

题识:荆公乌塘一首,林散耳。

林散之草书杜牧诗(103CMx31CM)释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一作:生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题识:杜牧山行一首,丁巳冬日。散耳。

(林散之先生真迹无疑,林散之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