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兵马俑

 云天tyf 2017-08-26

秦始皇,中国第一个统一天下的皇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开发北疆,开拓西南,修筑长城,度同制,改币制,行同伦,车同轨,整交通,统一文字......尽管秦朝仅仅延续了15年,但秦始皇在政治、文化、经济、思想等方方面面确立的模式却整整影响了中国2000余年,作为中央集权封建帝制的总设计师,其影响力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位帝王都无法相比的。

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

铜车马是'十大国宝'之首。


两乘车一前一后置于同一木椁中,前面一乘称为1号车,后面一乘称为2号车。


这两组铜车马是20世纪世界考古史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其形制相当于真马真车的1/2。如此装饰豪华、完整齐全的古代青铜车马,在世界上是首次发现。它那无与伦比的工艺技术和高超的冶金铸造水平,为同代任何青铜器物所无法匹敌,受世人青睐而被誉为'青铜之冠'。

伞盖的厚度仅0.1~0.4厘米,两乘的面积分别为1.12和2.3平方米,整体用浑铸法一次铸出,即使在今天,要铸成这么大而薄、均匀呈穹窿形的铜件也非易事。

车厢两侧窗可以前后推拉,窗板的铜片仅厚至0.12到0.2厘米,采用镂空菱形纹,从室内可以观察到车外的情况,但外面的人难以看清车内。

作战武器与演习武器

秦兵马俑一号坑展厅

一号坑为东西向的长方形坑,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目前已出土并修复一千余件。


坑四周各有五个门道。坑东西两端有长廊,南北两侧各有一边廊,中间为九条东西向过洞,过洞之间以夯土墙间隔。


这个坑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联合编队。军阵主体面向东,在南、北、西边廊中各有一排武士面向外,担任护翼和后卫;东面三排武士为先锋。九个过洞内排列着战车与步兵的庞大主体军阵,每个过洞内有四列武士,有的穿战袍,有的着铠甲,中间配有战车,每辆战车后有御手一名,车士两名。

近距离观察,真的是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修复中残缺的兵马俑。

兵马俑的色彩绚丽,用色浓艳大胆,但出土后彩绘层很快就脱落了。下面这幅照片是刚出土时的彩绘秦俑。


这些秦俑身上的彩绘为何会脱落?原来彩绘由褐色有机底层和彩色颜料层构成,褐色有机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出土后兵马俑失水现象非常严重,当饱水的漆层在干燥过程中,底层剧烈收缩并严重起翘卷曲,从而导致整个彩绘层与陶俑本体脱离,这是造成秦俑彩绘脱落的主要原因。


近些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合作,运用聚乙二醇与聚氨酯乳液联合处理和单体渗透——电子束辐射聚合两套保护法对秦俑彩绘加固,生漆层的保护与修复技术难关已攻克。期望尽早看到真彩秦俑的绚烂。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整体呈凹字形,由南北厢房和兵马俑车马房组成,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三号秦坑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秦始皇二号俑坑呈曲尺形,总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坑内建筑与一号坑相同,但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3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


二号坑建有1.7万平方米的陈列大厅,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现代化遗址陈列厅。


跪射俑,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

背部下摆还保留着原本的红色条纹。


在跪射俑的雕塑艺术中,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他们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针脚被工匠细致地刻画出来,反映出极其严格的写实精神。

立射俑,通高178厘米,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头上免盔束发,身穿交领右袵短褐,腿扎行縢,足蹬薄底方口浅帮齐头履,并紧系鞋带。头左转前视,左肩斜向下,手直掌,右手半举于胸,左腿曲向前,右腿直向后蹬,似拉弓搭箭。

鞍马骑兵俑,骑兵俑立于马前,一手牵缰绳,一手作提弓状。骑兵俑头戴圆形小帽,身穿紧腰窄袖短袍,披短甲,足蹬短皮靴,装束便于骑射。

中级军吏俑,通高189.00厘米,头戴双版长冠,右手握弓,左手握剑。

高级军吏俑,身穿双重长襦外披彩色鱼鳞甲,头戴鹖冠,双手交垂于腹前拄长剑,是迄今出土的秦俑中级别最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