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四个小时完整看下来,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线索丨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

 阿里山图书馆 2017-08-26

Tristan und Isolde Overture (《忧郁症》电影插曲)

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叔本华思想与瓦格纳音乐的结晶丨杨燕迪解读《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上)

 

那么我们就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开始吧。请您给我们讲讲,瓦格纳是怎样来诠释“音乐作为最高艺术”的。这首前奏曲是如今音乐会上必不可少的曲目,它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前奏曲与爱之死”

从瓦格纳开始,歌剧序曲成了歌剧根本性的组成部分。歌剧前面的序曲或前奏曲,它们和歌剧本身的关联度,到瓦格纳这里,可谓达到了最高峰,没有任何作曲家能够超过他。他往往用一首前奏曲来总括歌剧的中心意念,包括核心的主导动机都会在前奏曲中出现,而这其中最精粹的,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它一上来就是特里斯坦和弦,半音上升的渴望、半音下行的悲叹,以及两个线条结合起来的和弦,和声本身就是半音上行和半音下行结合起来的结果,极端准确地表达了不断渴望、不断欲求的中心意念。这首前奏曲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从头到尾贯穿了这个主导和弦以及从主导和弦中引申出的旋律线的各类穿插。虽然它应该是以A小调为中心,但是从头到尾没有出现过主和弦,音乐不断转到另一个调的属七和弦,不断地解决,然后再不断引发更大的紧张。所以,整首前奏曲以极端洗练的笔法和丰富的音乐语言,使主导意念弥漫在整个织体中。而且我们来看音乐本身,它从最轻开始,不断一浪高过一浪,达到高潮,本身线条和结构的把握也和戏剧完全贴合。另外,它预示了这部戏将出现的一些重要主导动机,包括渴望的主题、眉目传情的动机,到最后的欣喜的动机。 

因此,这首前奏曲堪称这部戏最精妙、最概括的杰作。 

瓦格纳之前不少歌剧作曲家的序曲是可以随随便便替换的,但到了瓦格纳这一代,基本上序曲和作品本身黏合得非常紧。以这部歌剧为例,常常把前奏曲和“爱之死”拿出来一起演出。 

对,这在瓦格纳在世时就这样做了,前奏曲和歌剧的结尾“情死”(即“爱之死”,也称“情殉”)成了完整的作品。想想看,瓦格纳对结构弧度的控制力达到了多大的尺度!实际上,他一开始构思时,歌剧的开始和结束就是连在一起的,以至于我们把它们拿出来,接在一起,听上去是完整的作品。 因为他整部歌剧是最后才解决嘛,或者换句话说,前奏曲设置了一个悬念,他一直没有解决。直到最后,整部戏近四个小时后,最后才解决! 

而且这个悬念不仅是戏剧上的,它更是音乐上的。 

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二重唱

从第一幕看,这是一个回归的故事。情节很简单,特里斯坦受命护送公主伊索尔德,也是他叔叔的新娘。传说中,特里斯坦去征服一个国家时,之前遇到过伊索尔德,他们俩已相爱了。但他回去向叔叔说,这公主如何美丽,于是,他的国王叔叔就说娶来做新娘,特里斯坦只能让叔叔娶自己心爱的女人。 

但是瓦格纳对原来的神话做了改动,原有版本中,两人本不相爱,是因为喝了迷药之后才相爱,但瓦格纳做了改动,让他们原来就相识相爱,但他们不愿意承认这个爱情,因为不道德。伊索尔德已经是他叔叔国王的未婚妻,怎么能继续爱她?所以他们俩就想死,想喝毒药,但她的女仆把毒药换成了迷药。他们喝了迷药,使他们的爱情公开化了,或者说他们原来不想承认爱情,但喝了迷药之后,爱情成了公开的事实。 

所以,第一幕只有一个动作,就是喝药,所有其他东西都是为这个动作做准备。我们看瓦格纳的歌剧,尽管他的时间尺度非常大,但他有极佳的结构力。看第一幕就很清楚,它的前半部分主要是伊索尔德的戏,她在回忆,通过她各种各样的回忆,配合主导动机的穿插,回忆她怎样和特里斯坦相遇。两个人实际上心里已经有了爱情,只是不愿意承认和面对。前头这部分戏看上去比较繁杂一些,但第一幕的精华是从喝迷药开始的。伊索尔德找来特里斯坦,两人把药给喝了。喝药的情节,大家一定要注意,这大约是整个第一幕到最后四分之一的时候,这个节骨点上我们看看这个结构力,高潮正好处在四分之三的地方。大家还可以听听乐队怎么来描写迷药对他们俩产生的迷幻作用,那真是出神入化。喝药之后,他俩就不能自已,唱了一段不长的二重唱,然后快到达高潮时,阻碍终止出现,合唱突然进入,原来他们到岸了。这段是第一幕的精华所在,尽管它是连续体,没有所谓咏叹调宣叙调,但他有非常好的结构控制,而且他也预示了以后的戏。 

整部歌剧的三幕有个很好的布局。我刚说了,第一幕主要的戏是伊索尔德的,然后到后半部分,两个人分享,喝了迷药之后,两个人有段小的二重唱,实际上预示了第二幕中巨大的二重唱,然后阻碍终止,这个爱情没有到达圆满。第一幕就这样结束。随后第二幕基本上是两个人分担,两个人的戏份是平分秋色,主体就是爱情二重唱。前面有点预备,他们在花园里准备幽会,主体是两个人的幽会场面,一个巨大的二重唱,音乐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可以说是最伟大的爱情二重唱,但在他俩爱得死去活来,即将到高潮的时候,突然,马克王及其侍从冲进来,又形成一个巨大的阻碍终止!最后第三幕主要的戏由特里斯坦承担,前半部分,他受伤了,躺在荒岛上回忆他整个的经历。回忆他为什么会受伤,怎么会爱上伊索尔德,这中间有什么意义。我们看到,特里斯坦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显著的自我意识的成长,等到这段快结束时,他已经理解这一切都是命运给他的,他要接受死亡的命运,他已经认识到这将是他最终的现实。全剧最后一段,是伊索尔德上场,用她的情死来结束,最终完满的音乐和戏剧解决是在这个时候。你看这个结构,一个巨大的四个小时的结构弧,瓦格纳做了非常好的架构。所以他是无与伦比的大师,如果你四个小时完整看下来,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线索。这是这部戏非常卓越的地方。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