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大要点说清大亚湾在粤港澳大湾区地位!

 紫藤阁上校 2017-08-26

现在流行对标,那么,我们揣测一下,粤港澳大湾区版“雄安新区”将会花落何处?

粤港澳大湾区空间格局.jpg

设立雄安新区,彰显国家智慧和实力!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搞清楚国家为何会选择雄县、容城、安新三个小县及周边部分区域,设立雄安新区。

按照官方口径,设立雄安新区的战略出发点和意义在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我们不如从字面上逐一理解,得出最终结论。

“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意味着北京作为国家首都,汇聚了政治中心功能之外的几乎所有功能,尤其是产业功能庞杂、吸附人口众多,造成城市资源长期满负荷运转,迟早不堪重负,这需要疏解部分不必要的功能,还北京国家政治中心功能的纯粹性。“集中”两字,则说明通过政府规划和引导,让疏解出来的功能和人口得到合理安置,不至于彻底脱离首都功能赋予的便利。

“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北京和天津是环渤海湾城市群中最大且相连的两座城市,双城GDP总量达到42341亿元,人口规模超过3718万,这两项指标在全国所有两座相近城市中均排名第一,超过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尤其是北京,对产业、人口的吸附力日益增强,人口经济密集程度还在上升。

“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近水楼台先得月,京津冀规划与发展一直是国家想要努力重点解决的难题。但作为京津腹地,河北的发展不如人意,没有一座中心城市,且仍然存在优势资源和人口向北京、天津过分集中的情况。设立雄安新区,既有疏解北京、天津城市困局之需,更有刺激和带动河北诸城发展潜力之虑。

“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这个极易理解,前面三点完成了,这是水到渠成的事,“千年大计”由此修成正果。

雄安新区,被形容为“一张白纸”,指的是其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和人口规模均极低,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建设,无疑是低成本开发的考虑。更重要的是,此地处于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省会城市石家庄组成的三角形的核心节点,距离京、津均约100公里,距离石家庄也不到200公里。

如果从地图上谋划京津翼发展,这个点的确会成为第一聚焦点。但在具体规划和落实执行层面,是国家领导人长期考察研究、缜密思谋远虑的结果,则彰显出改革开放37年磨练的国家智慧,和铸就“千年大计”的实力。

雄安新区.jpg

粤港澳大湾区,能否导入雄安模式?

环渤海湾经济圈版图宏大,不仅涵盖京津翼,还有山东、辽宁两个大省于湾口守卫。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现有的11座城市,除了港、澳,行政上皆隶属广东省,城市密度更高、经济实力更强、人口密度更大,但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更优,迈向世界级湾区的理想和目标基础更加扎实。

如果说雄安新区还是一张白纸,那么,粤港澳大湾区则是一艘满载希望的航船,已经鸣响驶向“国际第一湾区”的汽笛。

反过来对标环渤海湾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拥有香港这个特别行政区,还有深圳这个经济特区,似乎没有必要改变现有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均衡格局,刻意打造一个粤港澳大湾区版的雄安新区。

但若认真研究深圳发展和比较京圳异同,这个不仅成为“必要”,而且似乎已经是迫在眉睫。与深圳共同构筑大湾区黄金轴线的香港、广州,也强烈地存在这个诉求。

四大湾区名片.jpg

深圳作为率先走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泥沼、第一个宣布转型成功的城市,迈向世界级城市的目标坚定、路径明确,达成此目标的时间已经近在咫尺,目前已临界攻坚冲关的关键时刻。

虽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为深圳城市跃级插上了翅膀,但城市关键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包括行政版图狭小、人口规模庞大、城市资源稀缺、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等。与北京一样,深圳也存在“疏解”要求,只不过,深圳的疏解不在于功能,更多的在于城市资源,以及由此发生迁移的产业和人口。

从现状看,深圳人口疏解已经在临深找到了出口。但这种人口溢出,更多的是市民基于认可深莞惠一体化规划美好蓝图的个人行为,其中突出的表现是“挤出效应”,政府在旁通过交通规划建设,以及舆论引导成为推手,无法与雄安新区“集中疏解”的政府主导行为相提并论。

设立雄安新区,在京央企可以高擎国家战略大旗,借政策这艘大船,驶向雄安广阔天地,而深圳的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却需要自己摸索着寻找方向。

如此迫切的形势下,粤港澳大湾区呼唤“雄安模式”情理之中!

展板3.jpg

大亚湾,粤港澳大湾区版雄安新区呼之欲出!

虽然无法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大亚湾的确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版“雄安新区”模式的第一选择目标。

首先,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珠江东岸,与香港、深圳相邻,距离两城中心区域约60公里,便捷承接深圳产业、消费和人口外溢。 

其次,岸线资源丰富。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中轴外延首站,大亚湾所拥有的黄金岸线资源,其“五区一岸线”规划体现城市海岸建设的国际级水平,极大地弥补了湾区中轴湾区形象的不足。

大亚湾岸线美景.jpg

第三,从产业发展看,大亚湾除了石化区被列为全国重点发展的石化产业基地之外,从深圳迁移过来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也初具规模,产业机构日趋合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发展后劲十足。

第四,从交通规划看,已形成海、陆、空、港、轨多维立体网络。毗邻惠州南站、深圳坪山站两座高铁站,深惠城际轨道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蓝图已现,惠州机场也已列为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干线机场之一,将发挥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另外,包括深汕高速、惠深沿海高速、惠大高速从境内穿过,便捷融入珠三角高速公路网络,深圳和大亚湾之间的公路通道更是珠联璧合,作为国家一类口岸的惠州港,三大港区之一的澳头港就在大亚湾,与香港、深圳的港口一起组成华南地区大型主枢纽港群。

第五,从现实情况看,大亚湾已经初步扮演了深圳“雄安”角色,在承接深圳产业专业、人口及消费外溢方面,已傲居临深各大片区之首。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大亚湾非常有希望成为南中国海旁的“雄安新区”。

大亚湾游玩攻略2.jpg

大亚湾还有哪些值得我们期盼?

对于深圳人,大亚湾有一些历史“欠账”,但近期正在逐一兑现。这将帮助深圳人更进一步了解大亚湾的湾区价值和人居魅力。

对此,我们不凡以雄安为参照,进行一个对比。

首先,城市发展现状,雄安一张白纸,大亚湾经济基础已经奠定,城市发展面临升级。包括多个大型商业项目即将建成开业,万达也斥资800亿元来此兴建万达文化旅游城,人居环境更加优越。

其次,自然资源方面,雄安自然环境因白洋淀而名,未来开发保护任务艰巨;但大亚湾的岸线资源和森林资源之丰厚,目前保护手段之严厉,足以使之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闪耀的生态人居明珠。

作为穿城入海的淡澳河,因为大亚湾红树林公园成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越发奠定其在大亚湾自然生态环境体系中的地位,沿河布局了众多大型居住小区、城市公园、森林公园和大型商业设施,几乎集中了大亚湾最主要的优势城市资源。

IMG_1034.JPG

第三,人居方面,大亚湾集结了碧桂园、金地、卓越、龙光、灿邦等一大批实力房企,在共同提升大亚湾人居水平方面不遗余力,促进片区人居事业屡攀高峰。这将是雄安新区规划和建设仰望和追赶的目标。

尤其是国内房企“三甲”代表碧桂园集团,近几年拓疆大亚湾及周边楼市力度前所未有,至今已收获20几个项目,其中联手太东集团打造的碧桂园·太东天樾湾,以超百万建筑体量,傲立淡澳河入海口、红树林湿地公园旁,打造以深圳改善型置业群体为目标的人居大城,已经代表了临深楼市最高的规划和开发水平。

鸟瞰图.jp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