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42年为中国造34颗卫星,88岁还在航天第一线,是中国卫星之父

 方竹云天图书馆 2017-08-26




提到最让中国人骄傲的事情

一定少不了航天

而提到中国的航天

一定绕不过这个人


他因为一碗红烧肉和航天结缘

到苏联学习7年飞机

回国造9年导弹

由钱学森点将、聂荣臻批复

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师

此后42年造卫星34颗

占中国全部卫星的三分之一

业界公认他为中国“卫星之父”


这个很厉害的人叫孙家栋


孙家栋出生在辽宁复县

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爷们

1942年

13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

考入了哈尔滨第一高等学校土木系

然而那时正值二战爆发

孙家栋也随之“失学”了


6年后

他通过资格审查

进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预科班修俄文


说来也巧

1950年元宵节

本来要去姐姐家的孙家栋

被学校难得一见的红烧肉给吸引啦

他想:那就吃完再去好了


正在所有人吃的津津有味的时候

校领导突然来通知:

空军招人,今晚必须赶到北京

就这样

孙家栋赶上了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当机立断报名


1951年

孙家栋一行30名军人被派往前苏联

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飞机发动机专业学习

学院规定

每年各科考试都得5分(满分)的同学

毕业时可以获得一枚斯大林头像金质奖章


孙家栋作为一名超级大学霸

心里想着我一定要为国人争口气

7年间他门门考试满分

1958年

他带着金质奖章光荣的回到了祖国


那时正值两弹一星事业启动

学了7年飞机的孙家栋

被拉去研究导弹了

他参加了中国第一枚导弹的技术攻关

参加了东风二号导弹的发射试验

主持设计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的中程战略导弹

……

他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升任导弹总体设计部副主任


按道理来讲

他已经在导弹事业上如日中天

走上人生巅峰了


就在这时

中央决定

我们要建造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卫星

孙家栋在建造导弹时的优异表现

早就被钱学森看在眼里


1967年

钱学森直接点名

让孙家栋担任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

聂荣臻直接批复

这一年

孙家栋才38岁


也许生来就带有东北爷们果敢的性格

孙家栋直接领命

开始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


他从各单位挑出18名技术人员

组成了后来的“十八勇士”

他大胆地让方案一切从简

提出了“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12字方针


然而

这位东北爷们还是遇到了难题

在那个年代

大家对毛主席的崇拜史无前例

几乎所有的单位

都会把毛主席金属像章镶在产品上


别的产品还好说

对于卫星这种要飞上天的产品

任何多余的重量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卫星质量

然而

从制造到验收

没有一个人敢说不合格


孙家栋辗转难眠一整夜

在想第二天跟周总理汇报进展时

要不要说这件事

在人民大会堂里

这位东北爷们还是忍不住说了

没想到周总理说:


你们年轻人对毛主席尊重热爱是好事,但是大家看看我们人民大会堂这个政治上这么严肃的地方,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要挂满毛主席的像。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挂都是非常严肃的事情。



孙家栋心领神会

1970年4月24日

“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当《东方红》乐曲从太空传来

中国人民举国欢腾

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

第五个步入太空的国家


41岁的孙家栋在航天界一战成名

他继续在卫星领域默默工作

然而

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

孙家栋也只能慢慢摸索

失败更是在所难免


1974年11月5日

大概是孙家栋生命中最煎熬的一天

这一天

我国要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时间一点点过去

就在火箭发射还剩几十秒的时候

卫星居然没有按照程序转入自己供电

孙家栋大脑中嗡的一下

他大喊一声:赶快停下来


因为

如果卫星不能自己供电

也就意味着送上天的就是一个铁疙瘩

啥用也没有


然而

根据既定的航天发射程序

在卫星发射过程中

孙家栋是没有权力叫停的

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年代

他这样做

既违反纪律

又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


不过

鉴于这件事情极其严肃

发射场负责人还是停了下来

检查排除故障原因后

下午再一次发射


可是

所有人没想到的是

仅仅发射21秒后

火箭卫星一起爆炸

所有人数年心血瞬间灰飞烟灭

孙家栋当场晕厥


后来他如此回忆道:

夕阳背景下的戈壁一片火海,几百人一边掉着眼泪,一边在沙地里一块块捡残骸


数九寒天里

他们不由感叹道:

搞航天怎么这么难!

孙家栋一边带着大家捡

一边鼓励大家不要灰心

他们必须要找出问题来


最后发现

酿成如此大祸的

居然是一小截外表完好内部断开的导线


从这一天开始

在此后几十年的中国航天里

严格的质量体系和制度开始建立


一年后的11月26日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这项技术被认为是

世界最复杂和最尖端的技术之一

连美国苏联也失败多次

如今被中国彻底掌握了


后来

大家觉得中国的航天要走上国际舞台

于是

孙家栋化身商务人士

带团到美国推销火箭

在他们的努力下

中国有了第一笔生意


1990年4月7日

当美国休斯空间公司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

搭载中国长征三号运载火箭进入太空时

中国航天真正迈入了国际舞台


休斯公司董事长说:

在休斯公司发射的67颗卫星中

中国火箭的这次发射精度是最高的


1999年

这位造了9年导弹

放了中国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第一颗同步试验通信卫星

。。。

等一堆卫星的70岁老人

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成为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功勋


按道理来讲

他本可以功成身退了

然而

2004年

中国正式启动探月工程

这可是中国的千年奔月梦想啊

74岁的他被请出山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有朋友劝他:

你年纪大了,好好休息吧。这事伤神,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有损半世英名?


没想到

孙家栋却说:

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年逾古稀的他

一趟趟往返北京、西昌等地

布鞋磨破了好几双

日夜惦记着卫星何时发射、何时入轨、何时测控

等一些列问题

孙家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历时三年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电视机里电视机外

在所有人拥抱欢呼的时候

镜头捕捉到了这样一幕

孙家栋悄悄地走到角落

背过身子

拿起手绢偷偷抹眼泪

几年来的压力在这一刻得到释放


他说:

航天人就是眼泪多

发射失败了哭

成功了也哭


50多年的航天生涯

在这个对于中国来说全新的领域

孙家栋负责各种各样航天飞行器的研制

29岁研制导弹

38岁研制东方红1号

74岁研制嫦娥一号

81岁研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在中国迈向太空时代的每一个关键节点

孙家栋担任

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工程总师……


仔细算来

他负责研制的卫星居然有34颗

占中国全部卫星的三分之一


2010年

为中国航天奉献一辈子的孙家栋

以81岁高龄

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2年

国际天文联合会将第148081号小行星

正式命名为孙家栋星


而今已经88岁的他

还担任中国航天高级顾问

没事儿了就往航天中心跑

今年2月

孙家栋以88岁高龄站在领奖台上

获得了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


人们常说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这对于我们许多普通人来说

大概只是一个梦想


而孙家栋所代表的航天人

大概就是那群拓荒者

是代替我们完成梦想的人

他们让我们

一次又一次骄傲自豪

一次又一次热泪盈眶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