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日记: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西方部分作家群像(一)

 董校长读书 2017-08-26

本文作者“虫二”,欢迎去豆瓣App关注Ta。

“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困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这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用的。”——雨果

贫穷不生产作家。

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其逼仄的情况下,精神需求是否能够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伟大?贫穷无法滋养才华,也非成为作家的必要条件,艺术在多数时间也建立在温饱问题得以解决的基础上,作为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意淫,来满足受众在日常生活之外的的精神需求,手里握着便士,眼睛望着月亮。

并非是物质的丰富与否制约了作品的质量,而是贫穷更多时候提供了写作的另一种可能性,一种精神制衡甚至凌驾于物质之上的存在。朴素生活在某种意义上锐化了作者对于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力,使作家本身成为一种容器和殉道者,对于生活进行冶炼和提纯,得到极清冷或极热烈的作品。

阿尔贝·加缪

豆瓣日记: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西方部分作家群像(一)

“在隆冬,我终于知道,我身上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局外人》、《鼠疫》、《西西弗斯神话》,“荒诞感”是加缪作品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经常在作品里出现由一件看似细微的事件,而引发整个人生和世界全盘性否定的现象。这种荒诞感以情绪而非思想或意识形态的方式出现,它隐藏在日常生活的背后。

加缪出生于法属殖民地阿尔及利亚,二战时期英美联手攻打法西斯时,此地成为首个被攻击的地点,二战之后,阿尔及利亚发动了长达八年的独立战争,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加缪作为法国下层移民的后代,曾经表示:他从未能够从艰辛困厄的童年中恢复过来。即便是获得诺奖,加缪从未摆脱贫困,“荒诞性”与“存在意义”作为两种对照的基调贯穿了他所有作品。

加缪的“无意义”是对现实社会的逆行,这使环绕我们的一切都显得极其幼稚而做作,一个人可以鲜衣怒马,可以儿孙满堂,但却不知这一切意义何在。面对这种局面,人会因为产生极大不安而骚动。而当人被这种荒诞感裹挟,对曾经想要争取的一切都逐一失去兴趣,沦为灰暗的底衬。荒诞的气氛无法被挣脱,社会价值、科学和信仰等标签再也无法概括,人无法在原有的生活中扮演应有的角色——成为“异乡人”或是“局外人”。

埃德加·爱伦·坡

豆瓣日记: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西方部分作家群像(一)

博尔赫斯曾经说:“我们也被埃德加·爱伦·坡所创造。这是位璀璨的梦想家、悲哀的梦想家、悲剧性的梦想家。”

爱伦坡生于波士顿,父母去世之后被爱伦夫妇收养,参加美国陆军获得提升,进入西点军校,随后又被开除,一度没有出版商愿意出版他已经增加至十六篇的《对开本俱乐部》。举家迁往费城之后,爱伦坡作为自由撰稿人却一贫如洗,一度想要放弃文学生涯。为了生计开始从事编辑工作,不断辗转和更换工作中坚持发表作品,在文学界声誉极低。精神压抑且贫病交迫,伴有酗酒和嗑药问题,1849年10月去世。他在世时生活艰苦,27岁那年与13岁的表妹成为夫妻,11年之后爱人去世,两年之后爱伦坡也与世长辞,死因不明,对于爱伦坡的去世各类说法甚多。

爱伦·坡的作品近几年开始在国内大范围流行,作为一位暗黑风格的标志性作家,但爱伦坡对文学的贡献,绝非仅哥特小说流行期的典型作品而已,他所创作的内容已经不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小说中使用的写作手法、意象都经过诗化烘托了整体气氛,再加之像“乌鸦(the raven)”这样的诗歌,爱伦坡相比通俗文学更有浪漫主义色彩,在欧洲尤其是法国文学界受到极大程度的尊重,萧伯纳、奥登等人都非常赞赏爱伦坡的作品。里尔克、弗洛伊德等人也受到爱伦坡作品的影响——那种充满了死亡、引诱、恐惧和精神错乱的美感。

弗朗兹·卡夫卡

豆瓣日记: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西方部分作家群像(一)

“我永远都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1883年生于布拉格犹太裔家庭,后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直到1924年去世,卡夫卡的大多数作品未曾发表,有三部长篇作品未完成。

1919年,卡夫卡曾给其父写过一封将近一百页的信件,信中描述了自己曾在童年经受来自父亲强权的创伤。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在一战前后,经济凋敝社会动荡,这一时期生活经历在卡夫卡作品中表现为无法融入的陌生感和不确定性,这成为他大多数作品的主题,情节破碎而不连贯,隐喻强烈。

作为现代派文学和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夫卡的独特在于由细节的真实性构造出整体的荒诞,例如《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一觉醒来之后变成虫子。事件本身是荒诞的,而围绕中心事件的环境是真实的,格里高尔的家人随着时间变化对其感情的转变也是真实的。

读者能够从卡夫卡作品本身延伸至现实生活,这也是卡夫卡主要思想的一部分——人与社会关系中的异化,人是一个点,社会关系是迷宫。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先知或英雄,而是破碎零散的小人物,他们的破碎和零散由“迷宫”中非出口即死路的逻辑形成,而小人物的长长一生,就是学着如何适合这种逻辑。阅读卡夫卡从不过时,作品的冲击性和审美趣味是来自一种否定的,失败的力量,就像本雅明所言:“这种经典式的体验。但这又如何呢?”

托马斯·沃尔夫

豆瓣日记: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西方部分作家群像(一)

“他现在学会了把自己机械性地投射在社会面前,让大家接受他的外表,而把自己的心灵深藏其来不让外界侵犯。”

电影《天才捕手》中曾经有段展示沃尔夫描写恋爱的片段,他写眼睛、大海、闪电、珍珠,虽然被编辑珀金斯要求大量删减,但这种大段的抒情确实是沃尔夫作品明显的风格,动人的梦、光亮和想象涌在一处,甚至显得有些拥挤。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以纽约为中心,美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诞生,短短二十年,产生了“迷惘的一代”和爵士年代。沃尔夫崇拜詹姆斯·乔伊斯,在其作品中也有接近意识流的技法,但他没有沿袭这种写作传统,而是柔和了意识流、惠特曼式的奔放、个人经历形成了美国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流派。沃尔夫小说的主人公穷极一生都在寻找精神上的归宿和支撑,故乡消失了,而彼岸没有方向。1938年,沃尔夫在旅途中染上肺炎,同年去世,他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与情人艾琳、编辑珀金斯之间的故事也成为文学界的传奇。

沃尔夫作品以五部长篇为主,其中三部是自传体小说,最为著名的《天使,望故乡》一经出版,沃尔夫跻身文学新星行列,天才的文学天赋与他锋芒的性格同样引人注目。海明威曾经评价沃尔夫:“只有三个小老鼠的脑子和胆量。”

沃尔夫是“迷惘的一代”中相对独立的作家,与菲茨杰拉德美不胜收的虚无感不同,也与海明威“强硬”的柔情不同,他更具有田园气质,文风纤细而脆弱,热烈并忧伤,似乎知道自己不可能活得长久一样地大量写作这些动人自传。

F.S.菲茨杰拉德

豆瓣日记: 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西方部分作家群像(一)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更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海明威在《流动的盛宴》中一句话道出:“斯科特是完全被毁在女人手上的。”

提到沃尔夫不免想起菲茨杰拉德,从一贫如洗到夜夜笙歌;从吉内瓦·金到泽尔达,从未有人像菲茨杰拉德这样光亮夺目之后又迅速泯灭。直到1919年,他依然与父母住在一起,手里唯一的财产是被出版社两次退回的《浪漫主义与自我主义者》,也是珀金斯发现了他,鼓励他改写,同年9月,《人间天堂》出版,这本书成为斯科特进入文学界的敲门之作,他一夜成名。

他与泽尔达成为美国二十世纪爵士时代的名片,斯科特的文章千金难求,泽尔达闻名社交圈,一对璧人占领了美国上流社会的大量话题。1924年斯科特创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泽尔达则使尽浑身解数打扰他的创作,还是用海明威的话说:“她嫉妒他。”之后的故事不再美好,泽尔达精神失常,斯科特一方面迫于生计,另一方面沉迷酗酒,开始为好莱坞写一些不入流的剧本,最终满是厌倦地死去,泽尔达则死于七年之后疗养院的一场大火。

菲茨杰拉德的一生即是二十年代“美国梦”的破灭过程,掩盖在充裕物质下的精神荒原,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出探索的姿态,对浪漫主义进行不断的确认、尝试和超越,同时反映了对于“爵士时代”的感受和态度。战争是海明威的主题,乡愁是沃尔夫的主题,幻梦则是菲茨杰拉德的主题,该主题连接了斯科特的个人生活和作品。

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美国精神。他是如何被引诱的,他是如何沉迷其中的,他是如何被消解的,作为一个作家和造梦者。

(全文完)

本文作者“虫二”,现居Pai,目前已发表了100篇原创文字,至今活跃在豆瓣社区。下载豆瓣App搜索用户“虫二”关注T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