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下来要读点什么,你是否有你的想法,之前很多老师说过,不要为了读书去读书,读书不要预设一个目的,那会极大的限制你的阅读,当时觉着有理非常,现在,感触却有些反过来,从精神状态上来说,读什么书似乎跟你下面要成为怎么样的人是息息相关的,你为读书付出的时间是出于“打发”,为了趣味,还是可以承受一定范围的痛苦与不解,让初期看似毫无意义的时间不再是被“打发”,这总归是一种选择,读书是需要选择的。 之前但汉松被问过一个问题,印象深刻,读者的问题是“现在网络文学这么繁荣,很多年轻人喜欢网络文学,您认为读者要如何选择”,但汉松没有任何犹疑,几乎斩钉截铁:“我这么长时间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把读者从所谓的网络文学拉回我们的经典文学!”听完我心里几乎是震荡的,这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经典文学,同时捍卫经典文学。 这些经典文学的作者几乎都是具有探索精神的探究者,他们懂得生活的意义,看到历史的局限,却又明白文学的伟大,他们究其一生,写出最好的作品,出发点以及最终的落脚点却总不会是自己,他们也总能跨越时代的断崖,可常读常新,也许这也就是我们必须去读经典的原因。 跟阿乙聊起明年要读什么的话题,他一下子发过来一连串的书单,他不给自己划定范围和形式,从诗歌到散文到小说,有的只是一篇文章,有的就是一首诗歌,却无疑都是伟大的文学作品,我想这就是阿乙的阅读选择,而这也不是我一开始以为的阅读推荐,他说这是他的“佳作备忘录”,这是个新颖却又老旧的词汇,从这一个词里面,我们就可以窥见阿乙的作为,他说明年的今日发布增补本,后年的今日发布增补本的增补本,他不故作宽广的夸大其词,他默默从自己的阅读经验中记录佳作,这看似简单,实则是读书破万卷的坚韧,但他其实是脆弱的,他说:“我看书的效果其实很差,又容易累”。这让我们知道一个作家也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是更差的条件,但他们却可以克服所有的阻碍博览群书。 这让我想起叶三写阿乙的一段话:
想来,读书时候的阿乙也是这样实在的,把自己交出去了。 正在发愁2018读什么的你,不妨先来看看阿乙的“佳作备忘录”。 阿乙的佳作备忘录 阿乙的记录几乎没有任何分类,有的只是一篇文章,有的只是一首诗,没有文学上的分类,也没有统一的度量标准,但还好,他尽量将相同国家的作者作品放到了一起,让我们看到不同地区的文学瑰宝。
荷马《伊利亚特》 亚里士多德《诗学》 柏拉图《会饮篇》 卡瓦菲斯《卡瓦菲斯诗集》 一句话就可以说明古希腊的重要性——古希腊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渊源! 古希腊在哲学思想、诗歌、建筑、科学、文学、戏剧、神话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而现代的希腊,同样具有神邸一般的魅力。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司汤达《红与黑》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福楼拜《狂怒与无能为力》(短篇小说) 小仲马《茶花女》 普莱沃神父《曼侬·雷斯戈》 巴尔扎克《大统领夫人》(短篇小说) 巴尔扎克《刽子手》(短篇小说)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短篇小说) 加缪《局外人》 加缪《卡利古拉》 热内《走钢丝的人》(随笔) 波德莱尔《巴黎的忧郁》 梅里美《马铁奥大义灭亲》(短篇小说) 李健和盛可以的对谈中曾说过:“从文学写作技巧上来说,《包法利夫人》可能是最完美的一部小说”,每一位作家无不是文学创作的积极探索者,每一位又都是时代与历史忠实的仆人,他们善于描写浪漫和悲剧,善于操纵稍纵即逝的意识。
莎士比亚《麦克白》 莎士比亚《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李尔王》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 奥登《美术馆》(诗歌一首) 安东尼·伯吉斯《发条橙》 毛姆《月亮与六便士》 吴尔夫《墙上的斑点》 吉卜林《约尔小姐的马夫》(短篇小说) 阿加莎·克里斯蒂《东方快车谋杀案》 北爱尔兰 保罗·穆尔顿《布朗李为什么走了》(诗歌一首)
艾德娜·奥布莱恩《罪人》(短篇小说) 从莎士比亚的“无论黑夜怎样漫长,白昼总会到来”开始,到阿加莎的“如果那些细小的灰色脑细胞不进行锻炼的话,它们会生锈的。”我们知道英国文学的多元与天马行空,他们知道文学与艺术不可或缺的关系,又何尝不知道人心。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托尔斯泰《复活》 托尔斯泰《舞会以后》(短篇小说) 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 普希金《黑桃皇后》(短篇小说) 契诃夫《三姊妹》(四幕剧本) 契诃夫《跳来跳去的女人》(短篇小说) 瓦尔拉姆·沙拉莫夫《大夫三死》(短篇小说) 安德列耶夫《瓦西里·菲维伊茨基的一生》(短篇小说) 俄国文学善于把握大时代的脉搏,对精神空间有着近乎残忍的控制,但同时,他们对真理也有着近乎残酷的认真,于是通过他们的作品,你似乎可窥探这个国家与世界。
雅各布斯《猴爪》(短篇小说) 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短篇小说) 福克纳《烧马棚》(短篇小说) 福克纳《八月之光》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福克纳《押沙龙,押沙龙!》 亨利·詹姆斯《阿斯彭文稿》 托马斯·沃尔夫《远与近》(短篇小说) 詹姆斯·M·凯恩《邮差总按两次铃》 田纳西·威廉斯《欲望号街车》(剧本) 爱伦·坡《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爱伦·坡《乌鸦》(诗歌一首) 爱伦·坡《泄密的心》(短篇小说) 马克·吐温《加拉韦拉斯县驰名的跳蛙》(短篇小说) 弗兰纳里·奥康纳《善良的外乡人》(短篇小说) 海明威《麦康柏的短促幸福生活》(短篇小说) 海明威《人情世故》(短篇小说) 海明威《世界之都》(短篇小说) 杰克·伦敦《寂静的雪野》(短篇小说) 罗恩·拉什《艰难时世》(短篇小说) 霍桑《小伙子古德曼·布朗》 霍桑《教长的黑面纱》(短篇小说) 美国是短篇小说的重要阵地,马克·吐温、海明威们,用文字在精巧之间,囊括包罗万象的气度与人生,然后在美国你还是可以看见《喧嚣与骚动》这样的探索者,探索文学,也是探索自己。 ![]()
但丁《神曲》 薄伽丘《十日谈》 皮兰德娄《太阳与阴影》(短篇小说) 文艺复兴的光,在今天依然未曾熄灭。 ![]()
昆德拉《慢》 卡夫卡《变形记》 卡夫卡《美国》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 卡夫卡《乡村医生》 或许你知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变形计》,而他们的文学世界也在其他的作品中不断扩展和丰富,等待你去探索。 ![]()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撒旦探戈》
贝恩《夫妻走过癌症病房》(诗歌一首)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
胡安·鲁尔福《佩德罗·巴拉莫》 胡安·鲁尔福《那个人》 ![]()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交叉小径的花园》 博尔赫斯《永生》 博尔赫斯《蒙面染工梅尔夫的哈吉姆》 博尔赫斯被称为作家中的“考古学家”,读懂博尔赫斯的作品必定是对西方文学史的一场重读,而他对时间和永恒的迷思永远都令人着迷。 ![]()
马尔克斯《巨翅老人》 马尔克斯《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马尔克斯《超越爱情的永恒之死》 马尔克斯《我只是来打个电话》 马尔克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一个天才的、赢得广泛赞誉的小说家,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标杆”,加西亚·马尔克斯将现实主义与幻想结合起来,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 ![]()
卡彭铁尔《追击·时间之战》
《一千零一夜》
泰戈尔《摩诃摩耶》 ![]()
芥川龙之介《戏作三昧》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 吉田精一说:芥川龙之介的的文学可以看作是大正期小市民知识阶层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等经提纯而获得的结晶。他的创作是他学识与才华的化身。 ![]()
司马迁《史记》 左丘明《左传》 干宝《搜神记》 陶潜《搜神后记》 曹雪芹《红楼梦》 施耐庵《水浒传》 蒲松龄《聊斋志异》 沈复《浮生六记》 陈渠珍《艽野尘梦》 旺多《斋苏府秘闻》(上部:夜惊旅客) 老舍《茶馆》 余华《现实一种》 余华《活着》 格非《迷舟》 刘庆邦《神木》 苏童《妻妾成群》 苏童《伞》 陈忠实《白鹿原》 哈金《等待》 莫言《月光斩》 北岛《时间的玫瑰》 张枣《张枣诗选》 施茂盛《婆娑记》 徐芜城《一个青年的肖像》 白先勇《游园惊梦》 阿来《尘埃落定》 毕飞宇《玉米》 李敬泽《<枕草子>、穷波斯,还有珍珠》枕草子> 刘禾《六个字母的解法》 最近大热的《国家宝藏》中有一句话:“我们这个节目很年轻,有多年轻呢,上下五千年!”这同样适用于中华民族的文学,她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瑰宝等待你去探索,去发现! 看完这份备忘录,你的2018读书计划,决定如何选择呢? 留言告诉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