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诗

 杏坛归客 2017-08-27

一、导论


        三国差不多历经半个世纪之久,上承东汉下启西晋。时间从220年-280年。我们上期讲了汉乐府,西汉历经210年,东汉历经195年,我先整体的按照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规律来把时间表归纳一下。


1合(夏、商、西周)约471年+约500年+约275年,约1246年

分(东周两段(春秋,战国)约515年

        ------《诗经》《楚辞》


2合(秦,西汉,东汉)14年+210年+195年,约414年

分(魏、蜀、吴)约60年


3合(西晋,东晋)约155年

分(南朝,北朝)(420年~589年)约169年


4合(隋、唐)约37年+289年,约326年

分(五代十国)约53年


5合(宋元明清)319年+97年+276年+275年,约951年


        按上面大致时间为标向,我们继续看三国。我们知道乱世出英雄,中华儿女人才辈出。丫头讲三国前,先简述一下东汉末年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彼此混战,外戚和宦官冲突,十常侍横行朝野---继而爆发黄巾起义(失败);配合官军镇压起义的,其中著名的有袁绍、袁术、公孙瓒、曹操、孙坚、刘备等各地豪强地主。189年,外戚何进和十常侍张让,赵忠等冲突中,董卓乘机窃权(干了废少帝,立献帝,杀太后,掘坟墓等等坏事后,成为众矢之的被诛杀)此后州牧太守等各自为谋,互相攻伐。大致布局如下:


        一路东北部的曹操,公孙度,刘虞

        二路东南部的孙策,陶谦,袁术

        三路西南部的刘焉,张鲁

        四路西北部的马腾,韩遂

        五路中部的袁绍,刘表


        这些先后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所灭,但两块硬骨头没啃下,一是东南部的孙权,一是西南部的刘备。208年,孙刘联合破操于赤壁,从此北方的曹操无能过长江,天下大势三分。没持续多久,由于刘备,诸葛亮,陆逊,孙权后,吴蜀缺少一流的人才,先后被灭。魏国多人才啊,曹爽被诛杀后,国政归司马家族,司马懿之后其子师、昭先后执政,《汉晋春秋》里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出于此时。司马昭是魏臣,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mao)。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国号晋。


        东汉末年到晋统一,这数十年的时间分为两个段落,一是建安,黄初间(以曹操父子为中轴的一些文人,过的是安闲附庸生活),一是正始,嘉平间(正始名士何晏,竹林七贤嵇康、阮籍等,这时他们的生活以药,酒,诗相慰)这一时期的大诗人中,曹植最是脱颖而出,但是和坐立巅峰的第一流大诗人屈平,杜甫比,是不如的,但是和二三流的诗人比,绝不愧色。后面我们细讲。

二、五言诗


        讲到中代诗史,我们先讲五言诗的起源。早在第一节我们讲《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 秦始皇时期的民歌《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也使用五言。西汉流行的歌辞,如戚夫人所唱的,李延年所唱的,都夹有五言。在上节课的汉乐府中,我们把汉乐府划为三组,第一组贵族特制乐府,由于年代久远,五言的成分几乎没有。第二组外国输入的乐府,就杂有五言诗句了,比如《铙歌十八曲》之一的《上陵》: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櫂,黄金错其间。除此还有《站城南》《君马黄》等乐府中杂有。乐府第三组东汉时期的作品中,比如: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三》中的《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荡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贷,柔协正乱名。黄金为君门,璧玉为轩堂。上有双樽酒,作使邯郸倡。刘王碧青甓,后出郭门王。其他比如《清商曲》中的《饮马行》,《杂曲》中的《冉冉孤生竹行》中杂有,等等很多。五言诗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


        东汉钟嵘在《诗品序》中所说: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按陆侃如先生的书中,代表五言诗起源时期的作五言诗的诗人可考者如下:


1、应亨(公元60年左右)《赠四王冠诗》并序

2、班固(61岁)《咏史》

3、蔡邕(60岁)《翠鸟》

4、秦嘉(160年左右)《赠妇诗》

5、郦炎(28岁)

6、赵壹(180年左右)《疾邪歌》

7、高彪(约44岁)

8、蔡琰,女(200年左右)


        对于应亨的《赠四王冠诗》并序,被认为是最早的五言诗。  “冠”诗最早见于唐徐坚等着《初学记》卷第十四“礼部下冠六”: 后汉应亨赌四王冠诗并序永平四年,外弟王承系兄弟四人并冠,贻之诗日:济济四令弟,妙年践二九。令月惟吉日,成服加元首。人成饰其容,鲜能离尘垢。虽无兑株醉,杯礁传旨洒。后来我在《文学遗产》2008年02、03期中看到说:《文学遗产》1989年第2期发表周子来《应亨〈赠四王冠诗〉不是最早的五言诗》,但仍有不少人沿误不改。尤其是,这一错误写进了发行量近二十万册之巨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该教材且将应亨诗序中的“外弟”误释为“妻弟”(第165页)。作者的《应亨集》五代以后已不见收录,仅此孤篇至今尚被学者们一再称引,流传久远,因为它被误认为是作于后汉的通篇五言的五言诗,实际上,自东汉至晋,以“永平”为年号者有二:1、东汉明帝永严一至十八年,2、晋惠帝以“永平”为年号不足一年。山于序文“永平四年”字有,讹误,《初学记》著者误把“永平”当作东汉第二个。所以丫头这里暂且不论。


        其次班固的《咏史》,咏叹缇萦救父的故事。班固九岁能文,九流百家无所不窥。


        三王德弥薄,惟后用肉刑。太苍令有罪,就逮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北阙,阙下歌鸡鸣。忧心摧折裂,晨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缇萦救父的本事见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刘向《列女传》等典籍。班固乃史家之巨擘,作诗则非其所长。但在诗歌史上,人们总要提到他,因为他在两方面都开了风气之先:一是文人写作五言诗,班固乃东汉少数先驱者之一;二是诗有“咏史”之作,班固又堪称千古之第一人。在这两方面奠定他诗歌史上地位的,正是这首五言体《咏史诗》。这首诗正是开了“借咏史事以抒己怀”的“咏史体”之先河。钟嵘《诗品》称其“有感叹之词”。


        再看蔡邕的《翠鸟》:

        庭陬有若榴,绿叶含丹荣。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容形④。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蔡邕在董卓任司空时,他做尚书侍中,后王允收付廷尉治罪,死狱中。此诗应是蔡邕到吴会后所写,反映了他遭遇迫害,幸脱罗网的心情。


        与蔡邕同时的秦嘉,《后汉书》无传,据陆侃如先生书中秦嘉应该是年轻就卒,子女或都非亲生。其妻也能诗,《诗品》说:夫妻事既可伤,文亦凄怨。


《赠妇诗 》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 

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 

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 

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 

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 

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 

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


        此诗以“”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诗以感喟生命短暂、处世多艰开首,正是东汉后期诗作的典型口吻。


        郦炎,有文采,解音律,母病忧患疯病,死牢狱中,当时他发病的时候,他妻子正在分娩,受惊吓而死。后妻家诉讼于官府,郦炎因而被捕入狱。在《后汉书·郦炎传》收录其《见志诗》二篇,抒发胸怀大志而遭时不遇感慨,传达出他遭受压抑的不平心境。


        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脩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通塞苟由己。志士不相卜。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岳。


        蔡琰,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字文姬,又字昭姬。蔡琰同时擅长文学、音乐、书法。《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已经失传。现在能看到的蔡文姬作品只有《悲愤诗》二首和《胡笳十八拍》。她第一任丈夫卫仲道,第二任丈夫匈奴人左贤王,生两子;第三任丈夫董祀。她丈夫祀为屯田都尉,法当死,她蓬头徒行,叩头请曹操赦免。操因请她抄录家中藏书,她能把记忆的四百多篇写下来,真乃奇女子也。后感离乱,写成两章诗。


        蔡琰和秦嘉的作品有不朽的价值,值得玩味。《悲愤诗》比较长,择一小段:


【其一】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强。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


        西汉相传有很多五言古诗,比如《西北有高楼》《庭前有奇树》《携手上河梁》《明月何皎皎》《红尘蔽天地》《烛烛晨明月》等五十五首。按陆侃如先生的考证,这些诗都不能代表早期的五言诗,大家知道就行。

 

 

三、建安诗人


        三世纪初,即公元196到219年,汉献帝的年号为建安。曹操在他的幕中会集了众多将才和文士。这个时期中,我们先讲“建安七子”。


        七子之称,见曹丕《典论》中的《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广陵陈琳,山阳王粲,北海徐干,陈留阮瑀,汝南应玚,东平的刘桢: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自以驰骋骐骥(ji)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这七子除去孔融以外的六人,曹丕在写给吴质的书简中,对他们的文学作品给以过评价,之后曹植在写给杨修的书简中也论及“今世作者”,也举其中五人,他们是王粲、陈琳徐干(gan)、刘桢、应玚(yang)。这七子在当时的文人中是第一流的人物。


        *孔融(56岁),是孔子的二十世孙。李膺曾许为伟器,其兄褒以事系狱,融与兄争死,可见他至性过人。后忤董卓,董卓把他派往山东北部的北海国任地方长官,他的别名孔北海,据此。他嘲曹操,深为操所忌惮,最后被曹操所杀。他对董,曹的态度,表示出了他的风骨。其《杂诗》两首,可观。孔融被杀的那年,曹丕二十二岁,曹植十七岁。曹丕晚年倾倒孔融的文章,把他和前代的扬雄,班固,放在同样地位,还悬赏天下,求其遗稿。


        *在孔融逝后四年,阮瑀去世,阮瑀少受学与蔡邕,存诗十二首。比如《驾出北郭门行》。


        *公元217年,诗史上损失最多的一年,在曹丕与吴质书中说:“昔年疾役,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其中生年可考的只有徐干48岁,存诗九首,其中《室思》六首最重要。写的是别离后女思男之词。抄句如下:


        浮云何洋洋,愿因通我词:......自君之出矣,明镜暗无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其三)


        自君之出矣等四句,历来拟者极多,究竟画虎画猫,赏者自鉴。


        徐干的第二首: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人生一世间,忽如暮春草。与《古诗十九首》中“相去日已远”“思君令人老” “人生寄一世” “忽如远行客”近似,谁抄谁的,谁又能知道呢。


        *陈琳(约58岁),存诗四首其《饮马长城窟行》中的“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以及“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开唐人讽谕先声。


        *应玚(约48岁),祖父与伯父俱以著述名世,为汉儒者。存诗九首。


        *刘桢(约48岁),七子中,他是第一个以诗见称的。曹丕与吴质书说:公干有逸气,但未道耳。至其五言诗,绝妙当时。(《魏志》注引《魏略》)《诗品》也说:其源出于古诗,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然自陈思以下,桢称独步。他的《赠五官中郎将四首》其三录于下:


        秋日多悲怀,感慨以长叹。终夜不遑寐,叙意于濡翰。明灯曜闺中,清风凄已寒。白露涂前庭,应门重其关。四节相推斥,岁月忽欲殚。壮士远出征,戎事将独难。涕泣洒衣裳,能不怀所欢。


        刘桢别的诗句中,比如“磷磷水中石”“万舞在中堂”“安得肃肃羽”等受《诗经》影响明显。


        *王粲(41岁)祖上为汉三公,父为大将军何进长史。长于算学,长于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存诗二十六首。七子中,受《诗经》影响最深的,除上面讲的刘桢外,就是王粲了。如他的《太庙颂》《赠士孙文始》等仿《二雅》。《七哀诗》的“西京乱无象”一首是其名作,“未知身死处”极尽悲痛。


        纵观七子,以刘桢,王粲的作品为最佳,这七子辅助曹植造成了诗史上一个特殊时代。除过七子,曹史一门,人才辈出。最著者当推为“三祖陈王”。“三祖”二字乃是文学史上的习语,王僧虔曾在(《乐府诗集》引)中说:魏氏三祖风流可怀。


        下面我们讲三曹。


        *曹操(66岁)字孟德,小字阿瞒。读书手不释卷,真真爱读书之人那。在魏诗学,能存两汉之馀音者,曹氏一人而已。据裴松之《魏志》注引《魏武故事》中记载了少机警,有权术的曹操怎么逐渐平定四方群雄而造成他一人专政的局面。213年,进位魏公。216年,进爵魏王,为其子称帝立下基础。存诗二十三首,其中《塘上行》作者未定。其诗全部为乐府,皆可被之管弦,应非是虚语。我们在之前课程中学过,两汉是乐府的时代,因为就诗论诗,只有乐府可以代表两汉。不过两汉时期的文人所努力的却在辞赋而不在乐府。关于诗,辞赋的区别,待会课程后面简单讲述。


        曹操的乐府大概可分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模拟古乐府的,比如《气出唱》: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玉阙下,引见得入。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开王心正兴。


        第二时期借助乐府说自家话的。他作的政治诗,有《小雅》般的缠绵悱恻,《楚骚》般的沉痛。曹操喜欢直接引经文,导致其政治诗读来有些许拙劣之感。例如他的《短歌行》《对酒》等篇中直接引用《左传》《孟子》的成文,几失诗的意味。曹操最成功的莫过他的抒情诗,比如《步出夏门行》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里描写景的句子,当属建安此类诗一流,心怀扩大,细腻其间,刚柔并济,沉痛有余。在曹操的《短歌行》中直用《鹿鸣》句而全篇风格自殊,他的五言也脱汉乐府的束缚自著新辞。


        附录曹操《短歌行》如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日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bu),天下归心。


        *曹丕,在《魏志》中说:“好文学,以著述为务”“所著《典论》、诗赋,盖百余篇”。存诗四十四首,半为乐府,半为徒诗。徒诗就是不入乐的诗。有模仿《诗经》的比如《短歌行》,《善哉行》;有模仿汉乐府的,比如《临高台》,《艳歌何尝行》。他的《燕歌行》,是一篇比较早的七言诗,感情真挚,音节和谐。他七言犹工。七言始于《楚辞 大招》,汉刘向辈,都未能成体,柏梁联句疑其伪托。《诗品》中说其诗:“率皆鄙质如偶语,惟《西北有浮云》十余首,殊美瞻可玩,始见其工矣”。附录如下: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魏晋人多作“杂诗”,这些诗词多是诗人真心情感的流露。如曹植的《高台多悲风》;王赞的《朔风动秋草》等。


        曹氏兄弟都喜欢用“愿为......”句式,比如曹丕的:“愿为双黄鹄,比翼戏清池”“愿为晨风鸟,双飞翔北林”;比如曹植的:“愿为西南风”“愿为比翼鸟”“愿为南流景”等句。前有张衡的“愿为罗裘帱(chou)”到后来此句式很多人学用。


        曹丕之子曹叡(rui),存诗十一首,全是乐府,《诗品》评“叡不如丕”,仁者见仁。他的四言诗如《步出夏门行》“丹霞蔽日,彩虹带天,弱水潺潺,落叶翩翩,孤禽失群,悲鸣其间”,他作四言诗不模拟《诗经》,这一时期不过三人而已。


        曹植待会我们细讲。除了三祖、七子外,其他的建安诗人,有诗传世的有繁钦,缪袭,左延年等人,时间关系就不详述,大家知道就行。


        我们现在好好讲讲曹植(41岁),曹操第三子,与丕同母。丕即帝位,贬为安乡侯。明帝时,终封于陈。怀才见嫉,郁郁终身。天资聪敏,冠绝其伦,与建安诸子以诗文相角逐,莫能相抗,史称建安之杰。他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中国的诗神。六世纪初的批评家,钟嵘评论:“呜呼!陈思之于文章也,譬人伦之有周、孔。”可见对其评价之高。诗史山峰中,曹植再起一峰,诗神宝座一直当仁不让,历经六朝直到唐代,我们到那里再讲。其诗以情为主,才为用,铺以藻丽,极致婉转纡徐之美。其情词深恻,不堪卒读。六朝华缛之风,实启其端。在《文选》注引《记》中说:


        魏东阿(e)王汉末求甄逸女既不遂,太祖回与五官中郎将。植殊不平,昼思夜想,废寝忘食。


        甄逸女即袁熙妻,公元204年归曹丕,那时曹丕十八岁,甄夫人二十三岁,曹植才十三岁。这君可真是早熟啊,他爹曹操把甄逸女给大儿子,按年龄先后也不算偏心,小儿子大不高兴。《记》的下文说,甄逸女死后,丕以其枕与植,植见而泣下,于是她的灵魂便来与植相会于洛水上。植遂作了《感甄赋》,后曹叡改为《洛神赋》,此说究竟可信否,待证。不过《洛神赋》作于她死后一年。可见曹植乃真正多情之人啊。曹植的作品,编集很早。他死后约六七年,诏令“撰录植前后所着赋颂诗录杂论,凡百余篇,副藏内外”,现在他的全集暂未考证,他的徒诗的年代大都可考,他的乐府则大半年代难考。他的说理诗,大都关于治乱兴亡,君臣之道。比如《豫章行》、《惟汉行》。他的模拟汉乐府的几乎全是游仙诗,比如《升天行》,《仙人篇》,《飞龙篇》等等。他描写英雄美人的诗作,比如《妾薄命》《白马篇》,其中词采真真“如和璧随珠,稀世之宝,异采陆离”。曹植诗中颂诗最少,但不同的是他的颂诗中多抒情和说理的成分,究竟不同于时人。读曹植的诗多读他的抒情和描写的几篇。读过他的诗大家便可知道,他几乎是最初的署名的抒情诗人。中国最古老的抒情诗在《诗经》中,但多是民谣,他的抒情诗赋予了诗中新的价值,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些诗中具有优异的个性和热情。推荐读《野田黄雀行》《白马篇》。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