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也是罗马文明的聚集地,这里因历史而独一无二。

梵蒂冈城国(拉丁语: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简称梵蒂冈或梵蒂冈城,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天主教的中心——以教宗为首的教廷的所在地。梵蒂冈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梵蒂冈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为天主教最高权力机构圣座所在地,也是教宗驻地所在。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冈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其前身为教宗国,自从1929年起以《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接受圣座的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相当于我们故宫面积的五分之三。人口大约在580人上下,多为神职人员、外交官、瑞士卫队成员等。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殿、宗座宫、教宗避暑胜地(冈道尔夫堡)和梵蒂冈博物馆等。国土大致呈三角形,除位于城东南的圣彼得广场外,三面都有城墙环绕。它地处台伯河右岸,以四周城墙为国界,另外,有一条“密道”从著名的圣天使堡通向梵蒂冈城内。

远处中间那辆车是梵蒂冈唯一的邮局,或许也是世界最火的邮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大多会选择在此买上一张明信片,盖上世界最小国家的邮戳寄回家去。

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这话最早出于罗马皇帝尤丽安之口。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公里。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筑路无数不仅仅因为这里是罗马帝国的首都,更因为这里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公元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
罗马帝国时期中国正处于东汉,而东汉班超延伸到欧洲的丝绸之路首次将当年东西方最繁盛的大国,中国和罗马连结起来,东汉时罗马人第一次来到了中国,顺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东汉京师,也是丝绸之路起点的洛阳,所以一直有着东洛阳西罗马的说法。
然而条条大路通罗马,没有一条是坦途。第一次去意大利时本以为罗马周边也会像其它大都市一样,周围都是平原。可亚平宁半岛就像意大利人的鼻子一样高高耸起,从多个角度走近罗马,都要途经弯弯曲曲的盘山路。

圣彼得大教堂。这里是天主教徒心中的圣地。

立于圣彼得广场中心的方尖碑高37米,由四只铜狮背负着。碑身上并没有像罗马其他方尖碑那样刻着埃及的象形文字。这座方尖碑是罗马皇帝卡利古拉(Caligula)从埃及亚历山大城(Alexandria)的市集广场运来罗马的,原来碑顶曾安置着一个铜球,当中保存着儒略 凯撒(Julius Caesar)的骨灰。这方尖碑于1586年被移至圣彼得广场中央时,铜球被取下,代以一个嵌有基督十字架真木的铜十字架。教宗西克斯图斯五世(Sixtus V)在位时,建筑师丰塔纳(Domenico Fontana)于1586年的3月至9月间,动用了900人、150匹马和47部绞盘机,才把这座巨大的石碑矗立在现在的位置上。以方尖碑为中心的广场地面,镶有罗经刻度盘(compass card)。另外,点缀广场的两座大喷泉是十七世纪的作品,其中右侧的喷泉是玛德尔罗(Maderno)所造。

穿着的像扑克牌一样的瑞士卫队。据说在16世纪初教宗受到了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宗,100多个瑞士卫兵全部战死。当时的教宗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游人如果想同卫兵合影留念,他们不会拒绝,但要想从这里进入教皇宫,绝对行不通。瑞士是个有血性的国家,他们大多与德国人一样同属日耳曼民族。瑞士自古出产雇佣兵。瑞士男儿各个骁勇善战,从不屈服。但作为国家瑞士却始终是中立国。这一点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