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城计并非诸葛亮专利

 红花绿叶园 2017-08-27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史上第一个空城计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使用空城计的战例,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记载于《左传·庄公》。鲁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秋,楚国大将令尹子元率领六百辆车乘的强大兵力进攻郑国。郑国城内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很快六百辆车乘就气势汹汹地杀进了都城外郭。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请和,有的主张拼死一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上卿叔詹则认为,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郑国有难,齐国定会出兵相助。但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得住。于是,郑文公采纳叔詹的计策,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一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没有防备的样子。楚军先锋部队到达郑都城下,见此情景,不敢妄动。令尹子元派奸细进城查探,好几天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断难取胜,于是下令全军连夜火速撤回。子元害怕撤退时郑军会出城追击,还下令全军撤走时,不许发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旌旗照旧飘扬。次日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撤走。”众人见敌营旌旗招展,不相信对方已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么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

  南朝的“空城计”

  故事记载于《资治通鉴·宋纪》。话说南北朝时代,宋文帝刘义隆在位的元嘉七年(公元430年),那时,占据北方的是北魏拓跋氏贵族,在南方的是刘裕建立的宋朝。在如今山东省北部,沿着黄河,便是北魏和宋的边界,黄河南岸的济南郡则是边境要地。这一年,北魏突然出兵进攻济南,济南太守萧承之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因为敌人来得意外,召请救兵已来不及。

  萧承之忽生一计,便叫守卫打开城门,藏匿士兵,故意装出一片神秘的气氛。城中人说:“贼人势众,我军兵少,怎能如此轻敌?”萧承之说:“如今孤城一座,兵微将寡,势难抵敌。假如再向敌人示弱,后祸不堪设想;只有使敌人疑我埋伏,不敢进迫,才是上策。”果然魏兵大至,看见城外这般模样,十分疑惑,于是撤走。

  唐朝施“空城计”

  这一故事记载于《旧唐书·张守圭传》。张守圭,唐玄宗时期著名的戍边将领。他长期戍边,多次与突厥、契丹、吐蕃入侵者作战,立了战功,被赞为“立功边城,为世虎臣”。话说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吐蕃人进攻瓜州(今甘肃安西西南),守将王军焕战死,张守圭被派任瓜州刺史。

  他一到任,立即组织将士百姓修筑城墙,以抵御敌人的进攻。可是城墙还没有修好,吐蕃人突然来犯,打到城下。众人惊慌失色,张守圭却很镇定,急中生智说道:“敌众我寡,不能用利箭、石头硬抗,必须施用计谋退兵。”于是他登上城楼,置酒作乐,找来乐工吹拉弹唱,大宴将士。吐蕃人见状疑城中有埋伏,竟不战自退,张守圭随即纵兵追击,把吐蕃人打得大败。

  据《看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