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科】色织产品低上浆率上浆工艺难点与控制

 老国强ok 2017-08-27


摘 要

探讨色织产品实现低上浆率浆纱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了色纱的质量指标,阐述了色纱上浆特殊要求和工艺设计原则,例举了4种色织产品的上浆工艺和织造效果。指出:色织产品上浆,浆槽温度不宜太高,上浆率不应过大,要保证浆纱回潮不低于6%;合理降低上浆率有利于改善浆纱柔韧性,提高织机效率。认为:应根据纤维特性、纱线结构和织造特点设置浆料配方和浆纱工艺,以达到较好的浆纱效果。


1 色织产品用纱的质量要求分析

色织产品的色纱经过松筒、煮练、漂白、染色、皂煮、水洗、脱水、烘干、络筒等十几道工序,纱线容易受到机械损伤。而且纱线棉蜡被去除,纱线受到化学试剂的腐蚀,强力降低,强力不匀率增加,毛羽明显增多。一般纱线经过脱脂、染色后强力下降10%,精白氧漂要下降15%。11.7tex纱的原纱和色纱实测物理指标如下。



在染色过程中,纱线中的纤维受到染料、助剂等化学品腐蚀,纤维损伤,同时色纱吸附大量染料分子及金属盐离子后脆性增加,纱线最薄弱环节出现的概率增加,断裂强力不匀率增大,弹性变差,弹性恢复率降低,刚度增加,耐屈曲能力削弱。


2 色织产品生产工艺特点及要求

色织产品对经纱排列的要求较高,要求浆纱干分绞轻快,落浆落物少,浆膜完整率高,再生毛羽少,浆纱并头、倒断头少,好轴率高,否则色纱沾色、斜拉,蛛网多,织机效率及下机一等品率低。


在织造过程中,纱线从织机的后梁到织口处于伸直、平行状态,要受到反复的拉伸和弯曲。经纱不仅要承受与纱线、钢筘、综丝、停经片之间的摩擦,还要承受较大的上机张力及打纬时钢筘对经纱的冲击力。喷气织造“小开口,高速度,强打纬”特点要求经纱耐磨、毛羽贴伏,具有足够的弹性和强伸性,以抵抗织造时的反复拉伸。


色织产品的生产特点要求喷气用棉纱条干CV 值、强力CV 值在乌斯特2007 公报25% 以内,3mm 及以上有害毛羽数在8根/m 以内,整经百根万米断头不超过0.5根。只有控制好原纱质量,浆纱质量才有保证。浆纱无法弥补原纱质量差的缺陷。


3 色织产品的生产特点要求喷气用棉纱条干

色织物浆纱过程中要求各种色纱排列均匀有序,色纱不能褪色或沾色,因此浆槽温度不宜太高,在保证浆液流动性及渗透性的前提下,浆槽温度偏低为宜[1]。


色纱经过煮漂和染色后,结构变得松散,棉纱的蜡质去除后,亲水性增加,有利于浆液的渗透。应根据浆料性能、上浆设备的性能以及织机速度、织物组织、经纬密、织造紧度、纤维种类等因素合理选择浆纱配方,控制好上浆率、回潮率。


理想的上浆效果是以较低的上浆率满足品种织造要求和质量要求。以往为防止轻浆造成的织机开口不清现象,上浆率设计通常是宁大勿小。这造成浆纱分纱阻力加大,落浆、落棉增多,色飞花、沾色增多,并纱、倒断头增多,浆纱手感硬。细号高密、高紧度品种纬纱轧断,开车横疵点增多。因此如何控制好上浆率,是浆纱技术人员必须研究和探讨的课题。经过多年摸索和试验,目前我公司JC14.5tex2品种上浆率控制在6%~7%,纯棉细号纱上浆率控制在11%~12%,莱赛尔系列采用低温上浆时的上浆率控制在6%~7%,因涤纶纤维毛羽长,静电严重,如果上浆率过小,毛羽很容易因为静电黏在一起,织造时开口不清,形成松吊经、棉球,T/C府绸上浆率一般较棉大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色纱尤其是深色纱吸附有大量染料分子及金属盐离子,生产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色纱浆纱时如回潮率小,易产生静电,使贴伏好的毛羽直起,造成分纱困难,毛羽缠绕,增加干分绞断头。故浆纱排花、打慢车(拉绞线、满轴、后经轴缠纱)前需提前关闭烘筒阀门,避免正常开车与慢车时回潮率差异过大。纯棉品种色纱回潮率控制在8%左右,打慢车时回潮率要求不低于6%。浆纱生产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停车,尽量减少慢车,以保证经纱持续平稳上浆。


4 色织产品的工艺难点及质量控制

浆纱是机织工程的中枢环节,上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织机效率与织物质量的优劣。如何通过合理设定浆纱工艺,优化浆料配方,提高浆膜完整度,实现浆纱增强、耐磨、减伸、增韧、贴伏毛羽,提高浆纱可织性是浆纱技术人员永恒的课题。根据所浆品种纱线结构、纤维特性及织造特点的不同,应配置不同的浆料配方、浆纱工艺,以满足织造要求[2]。现通过几个实例分析说明。品种1JC9.82/9.82622/385.5160二上二下青年布,浆料配方:PRSu25kg,磷酸酯淀粉75kg,液体丙烯(BF)25kg,蜡片4kg,含固率9%;品种2为JC19.7/19.7559/330.5160两上一下纱卡,浆料配方:PRSH25kg,JD011100kg,液体丙烯(BF)25kg,蜡片4kg,含固率11%;品种3为JC7.4/7.4736/393.5170色织府绸,浆料配方:PRSu50 kg,JD01175 kg,液体丙烯(BF)25kg,蜡片4kg,含固率13.5%;品种4为莱赛尔9.8/9.8708/472266.7彩色缎纹条布,浆料配方:冷浆料与水按1:3比例调浆,含固率6.5%。其中品种1和品种4采用GA308型浆纱机,品种2和品种3采用贝宁格浆纱机。


这4个品种的浆纱工艺及织造效果见表1和表2。


114




4.1 品种1和品种2

这两种织物均为高紧度织物[3],因紧度大,打纬阻力大,机器振动异常,布面不稳,易出现纬向断疵、破洞疵点。处理停台时间长,易出现开车波纹、稀密路,为此我们从改进织机工艺和提高浆纱质量方面进行攻关,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织造效果。织机采用“高后梁,高停经架,降低综高,降低织口高度,早开口,调整送经时间与送经量的织造工艺,以减小打纬阻力;采用不等张力梭口,以减少打纬时经纱对纬纱的包围角及剪切力。打纬时经纬纱的摩擦因数越大,打纬时的摩擦阻力越大,而浆纱柔韧、滑爽度越高,则经纱与机械之间及经纬纱之间的摩擦因数越小,打纬阻力就越小,出现纬向断疵的几率越低;经纱的弹性变形越大,对打纬能量的吸收效果越大,可缓冲打纬力对纬纱的打击。因此,应尽量保持经纱良好的弹性性能。通常经纱上浆率越大,其断裂伸长率越小,所浆纱线越硬,布面既硬且厚,纬纱易被打断。品 种1为股线织物,采用“高压浆力,高回潮,低上浆率暠的浆纱工艺保证了浆纱的柔韧性能,高压上浆的浆纱结构紧密,浆纱直径减小,有效降低了织造难度。品种2经纬纱均采用JC19.7tex集聚纱,保证原纱条干均匀,强力CV 值小,毛羽少。浆料配方采用PRSH 新一代高性能变性淀粉,降低上浆率的同时耐磨性仍得到有效保证,适当增加液体丙烯含量,增加浆纱的柔韧性能。采用“中浓,低黏,高压浆力暠的上浆工艺原则,浆纱分纱轻快,再生毛羽少,浆膜完整率高,浆纱结构紧密,浆纱柔韧耐磨,降低了织造时的打纬阻力。


4.2 品种3

该品种为细号高密品种,选用合适的浆料达到适当浸透和被覆是提高可织性的关键。被覆可保护纱线表面免受磨损并有效贴伏毛羽;渗透不仅提高浆膜与纤维间的结合及阻止纱线结构解体,而且使浆膜被覆牢固,不易破碎、脱落。细号纱上浆需要较高的上浆率,以增加耐磨和贴伏毛羽,一般采用高浓度实现高上浆率,而高浓度易导致浆液黏度偏高,浆液流动性差,不易渗透,浆纱易出现并纱现象,干分绞困难,浆膜完整性差,再生毛羽增多,故须选择高浓低黏、柔韧延伸性好且与棉纤维黏着性好的浆料,如PRSu、JD011等,以增加浆液黏附性,改善浆膜的硬度,增加浆纱的柔韧性,满足织造要求的同时,实现品质与效率的双提升。细号高密品种织造时易开口不清,经纱黏连,导致经、纬停台多,织机效率低,故经纱选100%PM 棉纺制的JC7.4tex集聚纱,有效降低原纱毛羽,布面采用小双层梭口工艺,减小综平时的经纱密度,开清梭口,减少停台。织造中易出现边撑疵和缺纬疵点。适当减小开口量,延迟开口时间,提高后梁和停经架高度,选用48环细齿边撑,保证布幅的张力稳定,解决布幅两侧因撑幅作用力不够,外侧边纱斜拉进钢筘的筘齿导致的两侧边纱出现意外伸长现象,有效解决边撑疵。生产该品种要求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74% ~77% 之间。因纬纱细,织造中纬纱到达时反射信号弱,筘槽中钢筘的振动需减至最小,防止因钢筘振动、飞棉杂质,使探纬器H1误判产生缺纬;在探纬器前根据色纱颜色加装黑片或本白片反射器,可有效解决细号纱缺纬问题。


4.3 品种4

经纱为莱赛尔、竹浆纤维等再生纤维素纤维[4]时,纱线表面光洁,结构蓬松,亲水性强,比较容易上浆,上浆率可较纯棉品种低1.5个百分点~2个百分点。此外该类纤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易变形膨胀,湿伸长变大,强力下降。所用主浆料为变性淀粉时,上浆后纱线较硬,浆纱柔韧,耐屈曲性下降,织造时经停增加,开车横档、轧断纱相应增加。故莱赛尔、莫代尔等新型纤维上浆除增强、减磨外,浆纱增韧、保伸也是关键。品种4的经纱为莱赛尔纤维,采用聚丙烯共聚浆料[5],低温、低上浆率浆纱,实现浆纱的增强、耐磨、增韧、保伸。织机采用“正织,低综高,小松经量,小开口量,迟开口暠的上机工艺,有效减少了经、纬向停台,用橡胶或PU 边撑有效解决了边撑轧断现象,柔韧滑爽的浆纱解决了莱赛尔、莫代尔等新型纤维织造时易产生开车横档、波浪纹的织造难题,实现了此类新型纤维高质高效织造。

来源:棉纺织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