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积万公传

 陈滔声 2017-08-28
                                             抗元民族英雄績萬公传
        我祖陳績萬,《福建通志》、《汀州府志》、《連城縣志》記作積萬,乃虞帝舜一百一十世孫,隔川始祖南宋中憲大夫九經公五世孫,千九郎公長子,母曰:揭大娘。公生於胡元中葉,元仁宗皇慶壬子元年,公元一三一二年三月初九巳時。其叔祖績郎公南宋以孝廉入仕,曾任江蘇霍山縣尹,蘇州司馬,蘇州知府,授中憲大夫,後辭官歸裏,有四子,皆有學問,在元隱身不仕。
      元初蒙人入主中原,元世祖女兒囊佳真公主下嫁斡羅陳爲妻,即將汀屬六縣(長汀、連城、上杭、武平、甯化、清流)劃爲公主賜地,地方官吏由公主委其陪臣擔任,六縣稅收作爲公主歲賜,由是苛斂無度。
      公童年受業,事親孝,性聰敏,兼習文武,由於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就具有濃厚的民族意識和愛國心。及長,體格魁梧,臂力過人,擅長弓馬,無意仕途,隱身鄉間,致力耕耘,既務農又經商,爲清寧鹽賈,家雄於財。公豪爽任俠,重義輕財,喜結交,而名重四方,爲鄉人所敬服,曾在汀州府與羅天麟合股經商兼經營錢莊,家中養馬十余匹,因交通荒塞,道路崎岖,往來經營於清流、寧化、歸化(今明溪),將樂各縣,多半用馬馱運食鹽。因不堪關卡勒索,對當政者益加痛恨。
       公祖母羅念四娘,系文亨羅天麟的祖姑母,羅天麟,連城縣文亨鄉人。家貧,世代佃耕爲生。公因而與羅天麟是姑表親,二人從小來往甚密,既是總角交,又是莫逆交。元順帝後至元戊寅四年,公元一三三八年夏天,天麟應募入伍,爲連城軍士。入軍後,積極聯絡漢籍士卒,借茶樓酒館針砭時弊,抨擊元朝官員苛殘暴虐行徑,以激發士卒民族意識,並常借例行公事深入鄉村聯絡准備,以隔川陳積萬家爲駐地,進行聯絡活動,以圖舉義。元順帝至正甲申四年公元一三四四年夏,連城疫病流行,農田荒蕪,百姓饑困,民不聊生。是時,元廷因怕人民造反,肆施暴政,汀屬各地民間,不許私藏兵器、鐵器,竟限令十戶共用一把菜刀,各村派一監督,百姓稱之爲“長上爹”。由各戶輪流供養,除供其衣食必豐外,有些“長上爹”限令規定各戶閨門夜不能閉,男女新婚要讓荒淫的“長上爹”安享“初夜權”。再加上苛捐重重,需素有加無減,百姓對當政者無不切齒痛恨,公與天麟無論誰到誰家,總有大批族人聚在一起,抨擊元廷虐民暴政。
      元順帝至正丙戌六年公元一三四六年,縣內災荒四起,公等認爲起義時機成熟,乃秘商反元計劃,公以經商縣內外之便,暗中聯絡各方反元志士,發動群衆利用山區石竹劈制成刀、矛、浸以便溺、烤幹,作爲武器准備舉義。同年六月,事泄,統治當局欲以謀叛罪下令捕殺羅天麟、陳績萬。執行軍令的軍士,原與羅天麟要好,便暗中透露消息,勸其避逃,但英勇過人的羅天麟,卻不把捕兵放在眼裏,殺傷捕兵頭目,派親信告知文亨親人,自己立即連夜飛奔到城外的隔川鄉,告知陳績萬,決定提前起義,下令各鄉、村反元義士同時舉義,誅殺村中蒙古管家“長上爹”後,迅即組織武裝群衆前來圍城策應。羅天麟潛回縣城,則在縣城軍營駐地號召漢軍豎起義旗,手持利刃,直奔內衙,誅殺達魯花赤、縣尹、巡檢、等蒙古官吏,在裏應外合的情況下,經過一番激戰,義軍搗毀東、西、南三座城門,一舉攻占縣城,義軍首戰告捷。
      義軍占領縣城後,出榜安民,發布檄文,馳告各地,聲討元廷種種虐民暴行暴政。同時招兵買馬,廣聘能人賢士,號召百姓舉義反元。數日內,四方響應,投奔者達數千人。公傾家資以助軍用,天麟則義無反顧率全家投入反元鬥爭 ,當時,羅姓族人隨軍反元者數百人,於是義軍將士公推羅天麟、陳績萬爲義軍首領,本縣白坑人饒梅生有賢名被任軍師,李應輝有其勇任先鋒,天麟、績萬訊即召集軍中有識之士召開軍事會議,商討抗元行軍部署和商義進軍路線,分析當時形勢,認爲汀州乃府治所在地,敵人必重兵駐防,兵多械精,不易攻取;而清流、甯化緊接連城,山城小縣,兵力薄弱,易奪易守,且績萬長期商鹽於此,結交義士如林,可爲發動,以擴軍力,保證軍需給養,進則易勝,退則易守。於是決定先取清流,轉戰寧化,雄視汀州。各地人民深恨蒙人肆虐,義軍所到,沿途投奔起義者不可勝數。且義軍紀律嚴明,討元旗幟鮮明,深得民心,振臂一揮,四方響應,部隊迅速擴展達數萬人,軍聲大振。汀州知府、守備聞訊,驚惶萬狀,星夜上報,向朝廷告急。而起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取甯化後,立即挺進汀州,七月中旬占據汀州。
      義軍攻陷汀州後,留部將吳繼忠率二千義軍鎮守汀州,羅天麟、陳績萬隨即分兵南攻上杭、武平,西略江西瑞金。汀屬六縣皆爲義軍所占。八月初,隨即集中主力北上,經寧化、清流,轉戰歸化、將樂,直抵順昌,進逼延平,擬沿閩江東下,直取福州,北上建寧入浙江。隊伍發展到二萬余人,全閩震憾。元順帝聞報,立詔福建元帥府經略眞寶、萬戶廉和尙出討。八月又令浙江行省右丞忽都不花、浙江左丞湖奮克布哈、江西行省右丞禿魯分四路合十萬余人統軍合圍。對義軍進行瘋狂的圍剿,九月汀州複爲元軍佔領,留守汀州的義軍將士全部陣亡。同年十月,義軍在延平西部與元軍主力相遇,展開激戰,因衆寡懸殊,義軍被迫撤離。在延平西部遭元軍伏擊,同時,元廷四路齊集延平西部的黃金山,義軍被圍。於是義軍將士商討突圍計劃,三次突圍都以失敗吿終。天麟、績萬等商定準備在子夜進行第四次分五路突圍。首先令先鋒李應輝率五千精兵組成敢死隊往正北突圍,天麟、績萬各親率五千義軍分別向正東、正西突圍。裨將羅得用率五千義軍往正南突圍,軍師饒梅生率七千精兵,並隨軍家屬往元軍防守鬆弛的東北方突圍,績萬命心腹愛將楊應雄(漳平人)率五千義軍往西北方突圍。令元軍防不勝防,在義軍腹背受敵,將士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義軍裨將羅得用懼罹殺身之禍,爲邀功行賞,竟賣主求縈,殺了主將天麟、績萬,以二人首級奉以降元,向忽都不花透露義軍整個突圍計劃。軍師饒梅生、先鋒李應輝得知羅得用殺主將率部降元後,則率義軍提前突圍。於是義軍將士在饒梅生、李應輝的率領下往東北方奮勇突圍,終因敵衆我寡,且元軍加以防備,義軍將士大部陣亡,在突圍過程中饒梅生也壯烈犧牲。先鋒李應輝爲掩護突圍後的義軍和家屬轉移,也以身殉職,楊應雄搶得主將績萬屍身突圍後,不知所終,一場轟轟烈烈的起義終吿失敗。義軍最後堅守的南平城區的黃金山被縣民稱爲天麟山。叛將羅得用本以爲可封官進爵,耀祖光宗,熟料卻被忽都不花疑爲是個心懷叵側之人,下令將其斬首。羅坊鄉羅姓亦將其除去族籍,叛將羅得用的可恥下場,大可爲一切變節者戒。
      我祖績萬公,年僅卅五歲,風華正茂、文武擅長、雄才偉略、報國未艾、大業未成,慘遭叛逆陷害,人畜皆悲,幸有義馬啣回一靴,與婆太戴辛妹共金九鬥,合葬本鄉之北土名:茶亭隘門邊其形曰大坐人形。
       我祖績萬公自元順帝至正丙戌六年,公元一三四六年六月起兵反元,至同年十月失敗,曆時四個月,擁兵近三萬,反元鬥爭由八閩擴展到江西、浙江,聲勢頗大,使元朝的最高統治者手足無措,驚惶不已。起義雖被鎮壓,但有力地打擊元朝的統治,從此拉開了全國反元鬥爭的序幕,爲推進元朝的滅亡奠定了牢固的基礎。我祖陳績萬與羅天麟,是元末閩西農民起義首領。他們領導的起義聲勢頗大,使元朝的最高統治者手足無措,驚惶不已。起義雖被鎮壓下去,但抗元事迹卻載入《元史·明帝本紀》,當時被作爲“叛亂”者大書其名。據史載:當時的元朝正處在鼎盛時期,這是起義失敗的原因之一。元順帝至正辛卯十一年,公元一三五一年元統治腐朽,經濟崩潰,黃河決堤,災害連年,且強徵民工,治理黃河,監督治河的官兵,肆意鞭打民工,剋扣口糧,民工怨聲載道,加之元廷因怕人民造反,在全國各地都設有蒙古管家,因而各地百姓怨聲四起,農民領袖韓山童、劉福通趁勢在潁州利用秘密宗敎白蓮敎,組織紅巾軍發動農民起義,定遠人郭子興、濠州人朱元璋響應劉福通在濠州組織紅巾軍起義,接著,彭瑩玉、徐壽輝、張士誠、陳友諒也在湖北組織紅巾軍起義。元順帝至正丁酉十七年,公元一三五七年陳友諒率兵攻克江西、福建。元順帝至正戊申廿八年,公元一三六八年秋徐達、常遇春率義軍攻克大都,元順帝北逃,元朝在全國統治結束,義軍經過十七年浴血奮戰,終於推翻元朝的統治。因念陳績萬、羅天麟之功績,故明太祖在鞏固政權後,追封羅天麟爲貴德王,陳績萬爲忠義王,追贈羅天麟、陳績萬爲抗元民族英雄。民國辛巳卅年,公元一九四一年,閩浙監察使署由福州遷駐連城時,監察使陳肇英親到隔川查證陳績萬曆史事迹,大爲憾動,認爲他是抗元民族英雄,其功績決不可淹沒,陳肇英在績萬公祖堂省察之後,送了橫匾一塊,題詞曰:忠於國家。此匾懸挂在績萬公故居積德堂正中,以表殊榮。文革浩劫,此匾被毀,實爲可惜。
      溯自我祖績萬公起兵抗元迄今六百五十余年,但他抗元事迹,至今仍在八閩大地廣爲傳頌,曆史將永遠記載著我祖績萬公的豐功偉績,《福建通志》、《汀州府志》、《連城縣志》都詳細記載著我祖績萬公的抗元事迹。

                                     公元二〇一六年丙申嗣孫慶水   重錄

                                                    抗元民族英雄绩万公像

                                            抗元民族英雄績萬公塑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