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宝珊(军事)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8-28

1923年春考入董必武创办的武汉中学。在这里,他开始阅读进步书刊,逐步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罢工、罢课等斗争。1926年春,他与一些热血青年一起,回乡宣传革命主张,组织农民协会,从事工农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初,他被农民协会选送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不久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徐宝珊由广东辗转回到武汉,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先后担任汉川中心县委执委等职。1929年初,他调任湖北省委巡视员,被派到孝感领导开展党组织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在异常艰难的斗争环境中,他抱病坚持工作,组建孝感中心县委并担任书记,并开始组织游击队,建立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推动鄂东北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

从1929年起,他先后担任中共鄂豫皖特区委员会委员、鄂豫皖特委委员兼组织部长、鄂豫皖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鄂豫皖临时省委委员兼宣传部长、鄂豫皖省委委员兼鄂东北特委(道委)书记等重要职务,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3年11月,他代理鄂豫皖省委书记后,纠正“左”的错误政策,注重改变对敌斗争策略,与省委吴焕先、郑位三徐海东等同志一道直接领导红二十五军实行正确的战略战术,摆脱了被动局面,有力牵制和消灭敌人,寻机开辟新的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

1934年11月,遵照中央指示,鄂豫皖省委率领红二十五军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在和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他带病和省委及红二十五军领导一起,率领部队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旗帜,由皖西突出敌人的重重包围,艰苦转战鄂豫两省,粉碎了敌人重兵的围追堵截,进入陕南一带,开辟了鄂豫陕革命根据地。1935年4月,徐宝珊主持召开鄂豫皖省委扩大会议,决定正式建立鄂豫陕省委,徐宝珊继续当选为鄂豫陕省委书记。

1935年5月9日,由于长期转战,过度操劳,积劳成疾,徐宝珊病情突然恶化,不幸病逝于陕南龙驹寨(今丹凤县城),年仅32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