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祥云古城的芬芳

 君子养源 2017-08-28





 

江从延

祥云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云南之源、彩云之乡”的美誉,是最早叫云南的地方。在古云南这个古老而又神奇的地方,彩云南现的典故如传奇故事般地流传着,“云南驿”成为云南这个称谓的起始,为“祥云”升起的地力,为历史抹上了一层浪漫与柔性的色彩。2014年度我有幸到祥云县承担“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督导工作,从而有了近距离认识了解祥云的机会。

祥云洱海卫城东门——镇阳门

《云南通志》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南中,遣吏迹之,云南之名始于此。”《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乡,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相传,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东征西讨、雄霸四方的汉武帝得知西南方有一条通往印度的丝绸古道后,就经常在宫中向西南遥望。有一晚汉武帝做了一个梦:一片绚烂无比的彩云出现在天空的西南方。汉武帝认为是“大吉之兆”,于是便遣人追踪彩云出现的地方,使臣们朝着彩云的方向,一直追到今大理州祥云县,驻留多日,蓝天之上的云流光溢彩,美不胜收,认为是“彩云”的尽头,他们向汉武帝禀告说,这里就是彩云南现的地方。于是便在祥云的云南驿一带设云南县。这是祥云被归入中央王朝版图最早的历史。从此,该地起名为云南(今祥云)。在这以后,中央王朝一直没有放弃对这里的经营。洱海卫城是现在祥云县城的古称,始建于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古云南城”。

一、洪武平滇

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公元1368年),元朝统治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濒临崩溃,朱元璋乘元末农民起义之势,用武力推翻了元朝蒙古贵族统治,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元“洪武”,是为洪武皇帝。国号大明,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并开始肃清元朝统治的残余势力。七月明军攻占元朝大都(今北京市),元顺帝仓惶出逃并于次年死去,继位的皇太子逃到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史称北元。但元朝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仍盘踞着地处西南的云南,云南中庆路、曲靖路等地此时仍为元朝梁王占踞,大理路为段氏占踞。妄图与败居大漠的北元政权遥相呼应,以图恢复元代江山。

当时朱元璋面临的局面是许多地区尚未平定,新政权亟待巩固。而地处边疆的云南,就更是一时难以顾及。于是,朱元璋想兵不血刃,以和平手段来统一云南。他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至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先后五次派遣使臣对元朝在云南的统治者---梁王及大理大理总管世进行招降。然而这些努力均遭失败。其中第三次和第五次派遣的使臣王讳、吴云还被梁王杀害。和平统一云南的努力虽一再遭到失败,而明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却日渐巩固。于是朱元璋决定以武力平定云南。

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九月,也就是朱元璋已立国14年之后,当建立的政权得到巩固,内陆的社会秩序得到安定后,明皇朱元璋派名将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军,调集30万大军征云南,在滇东消灭了元王朝在云南的残余势力,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兵败,逃到晋宁后自杀。云南成为明王朝的一个行省。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又分兵两路,一路下临安(今建水),一路由蓝玉、沐英率领进军滇西大理。于1382年3月攻克大理,俘获了大理路总管段世,鹤庆路总管高氏和北胜土官出降。至此,承袭十二世的大理段氏统治大理120余年的政权宣告结束。

据清夏燮《明通鉴》卷八记载:“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三月甲辰,朱元璋谕告傅友德,“以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诏颖川候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班师,留西平侯沐英率数万众镇滇中”。(当时的湖广是指湖广行省,元至元中置,以辖境兼及宋的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和广南西路而得名。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汉武昌),辖相当于今湖北长江以北的小部分,以南的大部分,湖南全省、广西全区,广东自电白、茂名以西和贵州除北盘江流域以外的地区。明初北界已扩展至今湖北省界,南界划出原广南西路地区另置广西省,但省名仍相沿不变。到清朝才将湖广分为湖北、湖南两省)。留镇云南的四个都司及沐英所率亲军为基础的军屯汉族,由云南都指挥使司管辖,以卫、所的组织形式驻屯于腾冲、保山以东,红河以北的各府、州、县境内,不涉及以傣族为主的边疆地区。

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后,为控制各地土司割据称雄,分庭抗礼之局面,使大一统的中央政权能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先设置云南都指挥使司,其后置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统领云南全境。明初在云南采取“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的方针,同时在一些地区实行“土流兼治”、“府卫参设”。对元代在云南设置的路、府、州、县作大规模调整。经过洪武、永乐两朝的几度调理,在云南、曲靖、澄江、临安、大理、永昌6个府等较为发达的地区,全设流官,全部由朝廷直接派官统治;楚雄、姚安、广南三府,以流官任知府,以土官为辅任同知、通判;寻甸、武定、广西、元江、景东、蒙化、顺宁、鹤庆、丽江、永宁、乌蒙、东川、芒部等13个府以土官为主,流官为辅。边远地区,则设置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长官司等,或称御夷府州,全由土官管辖。全设流官和土流兼治的地区,一般都是“府卫参设”,军政分职;一时不能建府的地区,设立军政合一的“军民指挥使司”,统领下属州、县。到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明朝在全国共设都指挥使司(都司)17个、留守司1个、卫329个、守御千户所65个。留镇云南的四个都司加上新成立的云南都司,共计5个都司的兵马驻屯云南。已占全国17个都司的近三分之一。大大加强了对云南边疆的守卫和对土司叛乱的镇压。

元末明初之际,是中国战乱最为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和封建割据,使得长江以南一带地区的农业经济遭受巨大的破坏,广大农民在大量土地丧失后,纷纷破产。明朝立国后,这种状况成了明朝国内最为突出的社会矛盾,也是新生政权最不安定的社会因素。为了缓解这种社会矛盾,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明朝在积极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同时,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移民,即将江南地区的人口向其它地区迁徙。据《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九记载:洪武十九年(1386年)九月庚申,西平侯沐英上奏建议:“云南土地甚广,而荒芜居多,宜置屯令军士开垦,以备储蓄”。上谕户部臣曰:“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防之计。莫善于此。赵充国始屯金城,而储蓄充实,汉享其利,后之有天下者,亦莫能废。英之是谋,可谓尽心,有志古人,宜如所言。然边地久荒,榛莽蔽翳,用力实难,宜缓其岁输之粟,使彼乐于耕作,数年之后,征之可以。”这一建议,得到朱元璋的批准和奖励。

明代以前,云南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居住,进入明代,朱元璋为了有效控制西南地区,同时减少江南地区人口压力。加强明王朝对云南的统治,保卫和巩固西南边疆。中央政府向云南大规模移民,是云南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内陆汉民向边疆地区的迁徙。移居云南各地的汉族,其来源主要有:一是军队留戍和军屯。最早的移民是明朝征讨云南的30万大军中留在云南,参加屯垦的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的军人。把驻滇大军分到各地,实行军队屯田制度,平时屯田生产粮食,战时从事征伐。并且自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命令把留戍的军士家属,全部从内陆送到云南,落籍为军屯户。二是民屯和商屯。三是宗室封藩。四是工商业和知识分子流寓。如在云南的工商业经营者大部分来自四川、江南、湖广、闽、粤诸地;流寓云南的知识分子,如长期住在剑川石宝山的李元阳;因参与“议大礼”触犯了嘉靖皇帝,被谪戎永昌卫(今云南保山)的明代状元杨升庵,更是大名鼎鼎,人所共知。他们为传播中原文化,促进云南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江南、江西等地280万之众的汉族移民到云南屯垦戍边,由此使云南的汉族人口超过少数民族(此前云南的总人口只有120多万)。汉族开始成为云南的主体民族,彻底改变了云南明代以前是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以汉族人口为辅的民族分布状况。“客民多,夷渐少”。汉族人数剧增,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与发展,对云南的农业、工商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今,走遍云南3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只要询问云南汉族的祖先来自哪里,大多数人都会异口同声地说,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可以说,明朝在实施“移民实滇”政策来开发云南时,对当地的土著各少数民族都采取了横征暴敛的政策,大量地侵占了原住各民族的土地,迫使他们大量地迁移到了山区。当时入滇的江南移民多数都集中在交通沿线的坝子,而原来土著民族则大量退居到山区和边远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形成了在一些方志中所说的“汉住坝,夷住山”的民族分布格局。但从总体上来说,军屯、民屯、商屯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军队的给养问题、改变了云南的民族结构、大大加强了明王朝对云南的统治,还对云南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明朝政府在云南推行的“移民实滇”之制,其高潮历经3朝历时50年,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汉族大批迁移云南,有两个高峰期,一是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8年),二是万历年间(1573--1620年)。据《明史·地理志》:“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编户59576,口259270。明弘治四年(1491年),户15950,口125955。万历六年(1578年),户135560,口1476692”。“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的实施,虽然其目的是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但在客观上却缓和了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逐步得到恢复,社会经济日渐好转。边防巩固、赋税增加,使明朝的封建社会迅速发展,充分显示了明代移民的历史作用。因此,明朝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对云南开发和经营最为成功的一个王朝。

明朝统治者深刻认识到,开国需要武功,而长治久安需要文治,云南平定后,明朝即在云南实施了“定租赋、筑城隍、兴学校、立卫保”等措施,迅速平息战乱、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以巩固封建政权。因而修建了众多庙宇,设立庙学和书院,开科取士,传播中原文化、倡导儒家学说和道德规范。

明朝在元朝统治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对云南的统治。明代大理地区行政建置为:大理府领州四、县三、长官司一。州为赵州(凤仪)、邓川州(邓川)、宾川州(宾川)、云龙州(云龙);县为太和县(大理)、浪穹县(洱源)、云南县(祥云);司为十二长官司(祥云县东北十二关)。另外鹤庆府(今鹤庆县),领剑川州(今剑川县),蒙化府(今巍山县),楚雄府之定边县为今南涧县。

大理是云南西部承东启西、连北接南、沟通内外的中心城市和重要交通枢纽,经大理南可到临沧、思茅、西双版纳,北通丽江、迪庆可入西藏,西到保山、德宏可通缅甸,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和交汇点,唐宋时期先后建立的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相继延续500多年,公元1000年时是世界上14个大城市之一,元代以前一直是我国西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是兵家必争和重兵驻防之地。因而是明代驻兵的重点地区,代实行“府卫参设、军政分职”,在今大理州境内曾设置过大理卫、洱海卫、蒙化卫、大罗卫、永平御、鹤庆御等。并在设置卫所的同时,相继构筑了理卫城蒙化卫城(即今县城)洱海卫城(即今祥云县城)宾川大罗卫城府城等并且,每座古城都具有广博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特色。这些城池均按明代建城规划,四周建筑城墙,设四(东南、西、北)半圆形砖券门洞,上有门楼城均按中轴线贯通东西南北门道城中央区域筑钟鼓楼建筑材料上采用块砖头这些城池中还建有文庙、城、书院府衙县衙寺院,且规模都较宏大,雕梁画栋架拱

按照洪武七年(1374)制定的明朝兵制,军队实行都司卫所编制。都司卫所是军事建制,不管地方政务,只管屯田和防务。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置云南都指挥使司(简称云南都司),隶属右军都督,听命于兵部,都司是朝廷驻省的最高军事机构,相当于现在的省军区。明代兵制,都司下的府、县二级设卫所,一府设所,连府设卫,都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二人(从二品),指挥佥事四人(正三品);都司统辖各卫所,其官员和兵员如下:指挥使总管全局,掌印。指挥同知与指挥佥事分别掌管屯田与部队训练。其幕僚机构有:经历司,设经历(正六品)、都事(正七品);断事司,设断事(正六品)、副断事(正七品)、吏目,负责受理“军人词讼”;司狱司,设司狱(从九品);仓库及草料场,设大使、副使。

卫相当于现在的军分区,卫设指挥使司指挥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指挥佥事一人(正四品),镇抚镇抚二人(从五品),其属经历经历(从七品),知事(正八品),吏目(从九品),仓大使、副使各一人。

所设千户,千户所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二人(从五品),镇抚二人(从六品),其属吏目一人。百户设长或称百户伍(正六品)。百户所百户十人(正六品,升授改调无定员)。总旗二十人(无品位)。小旗百人(无品位)。每卫满员为5600兵,卫领前、后、中、左、右5个千户所,千户所各领1120兵;千户所辖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辖112兵;百户所领2个总旗,每总旗领56兵;总旗领5个小旗,小旗领11兵。(《明史·兵志》)。卫所军令下达顺序为“卫一千户一百户一总旗一小旗一伍卒”。

据《明史·兵志二》和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云南都司领卫所二十,直隶守御千户所八,分隶于卫千户所八。”即云南(昆明)左、右、前、后、中五卫,以及广南、大理、洱海(在今祥云)、大罗(在今宾川)、临安(今建水)、永昌(今保山)、腾冲、楚雄、曲靖、平夷(今富源)、越州(曲靖越州)、六凉(今陆良)、蒙化(今巍山)、景东、澜沧等20个卫,加上通海、永平、鹤庆三御和木密、姚安、易门、宜良、安宁、杨林、定远、中屯、马隆、新安、云南十八寨、凤梧、武定等13个守御千户所,共133个千户所。其中云南前、后、左、右、广南卫称为“云南六卫”,主要是守卫省城云南府。明朝实行“以军隶卫、以屯养军”的建军制度,在边防地区原则上是“三分守城,七分屯种”,次要地区和运粮困难地区则屯多于守。在卫、所的编制上也因地而异。据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云南都司所属各卫所共有守城步马旗军27838名,屯军34591名,舍丁18386名,军余254611名。军马5872匹(操骑马),土军马884匹,兵器50241l1件,军堡53处,哨所99处,仓库38座。

二、祥云洱海卫城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县城,即洱海卫城,洪武十九年四月建,周四里三分,高二丈三尺,池扩四丈。开四门,南曰镇海,北曰仁和,东曰镇阳,西曰清平,各有门楼。”,还筑有宽阔的护城河,可见当时洱海卫城规模。祥云开发较早,清华古洞为37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设云南县。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设云南郡,领辖9县,祥云成为滇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58年。唐初境内先后设宗、匡、茅、镜、波5州,共领15县。唐宋时期,县境属南诏及大理国的直属领地,设品甸、云南两赕(州)。元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立品甸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府,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品甸千户所改设云南州属大理府.同时设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于米甸楚场.直属大理府。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赵州(今凤仪);直到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朱元璋派军队平定云南,将元代的云南州复改为云南县,云南县城才从云南驿迁至现祥云城,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设洱海卫并筑洱海卫城(今祥云县城),县卫合一;明宪宗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设云南澜沧兵备道驻扎洱海卫城,道署与洱海卫同驻,统辖滇西9卫指挥等,即大理、洱海、姚安、蒙化、鹤庆、永北、景东、丽江、镇沅是也。祥云成为滇西北军事重镇长达276年;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设你甸(米甸)、楚场、安南坡(今下庄安南关)3巡检司,直属大理府,同时设云南驿土驿丞,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3个巡检司及土驿丞同时裁除,云南县属大理府。清康熙五年裁去洱海卫军事机构。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因云南县与云南省同名,以小让大,云南县改称祥云县。云南城也就随着县名的改变,成为祥云城。这就是洱海卫城到云南城再到祥云城的缘由。

吴应枚《滇南杂记》载:“云南县俗名小云南”。明代云南县与洱海卫同城,隶大理府,治今祥云县。据史书记载:祥云古城古代曾屡迁屡建。《明史》和光绪《云南县志》记载:县城在昔屡迁。元初置品甸千户所,至元十一年改为云南州,属大理路。后降为县,为云南县。品甸干户所,设军职土官二员,以杨、张二姓代之,寓民于农。分为十二里,土知县杨奴领上六里土民,土县丞张兴领下六里土民。务农讲武,防御地方。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三月,明军平定云南后改为县,属大理府。十六年遣六安侯王志、安庆侯仇成、张龙等督兵一万于品甸睑北首建品甸筑城池开始建立屯堡哨守、置邮传、安辑人民。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改属州,在今祥云县品甸建立县城,修缮城池。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四月设洱海卫指挥使司。设指挥四员、同知二员、佥事七员;经历司经历一员、知事一员;镇抚司镇抚一元;千户所六,正副千户二十五员,百户六十五员;三分马步旗军一百二十三名;七分屯军七百六十三名;舍丁九百十名;军余七千三百三十八名;以上共设兵九千一百三十四名。给军器、农具即于品甸屯粮,分六所营屯卫,以俟征讨。又遣都督冯诚、指挥曹政及千百户等督建洱海城,改造了原先的旧城,将矩形的旧城改造为正方形的新城,新建谯楼。城池也随之叫做云南城。也就是在那时,留下了城南外祥城政府小区附近那段残存城墙。经过历代不断的修筑和经营,洱海卫城的防御功能和政治要塞的功能得到强化。

祥云是云南省的第三大坝子,是明代军屯的重点地区之一。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来云南原有卫所屯田的基础上,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明王朝在洱海卫(今祥云)“立屯堡”。次年,又下令四川调精兵25000人,置军器、农具并用钞22000锭购买耕牛前往云南,“即云南品甸之地(洱海卫)屯种”;命令湖广靖州、五开及辰、沅等卫新军中精选45000人“于云南听征”,并购耕牛2万头“分屯曲靖、越州”;从四川永宁到大理一带设置23个堡,以军屯田。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命马烨从西安等卫率兵33000人“屯戎云南”。在平定麓川思氏叛乱时,明王朝还特地扩军立屯,在楚雄至景东一线每隔100公里安置一营屯垦,在永宁(今四川叙永)至大理一线每隔60里安置一营屯垦,大大加大了军屯的范围。自此之后,云南各地广开屯田,成效显著。正如正德《云南志》卷二所云:“云南屯田最为重要:盖云南之民多夷少汉,云南之地多山少田。今诸卫错布于州县,千屯遍列于原野;收入富饶,既足以供齐民之供应,营垒连结,又足以防盗贼之出没。此云南屯田之制,所以其利最善,而视内陆相倍蓰也。”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起,云南的卫所屯田全面铺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祥云古城钟鼓楼

云南县署原在云南驿一带。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6年)在洱海卫城南外建官署(县衙),把云南县衙从云南驿迁至城南外新建官署(现政府小区驻地一带)。明嘉靖二十三年,知县希文把县署迁入洱海卫城。形成卫署同驻、卫县同城。祥云洱海卫城规制与大理、巍山古城相似。卫城原为土筑,后为砖筑。按照明代城池的建城规制城池一般为正方形棋盘式格局,城方如印。明洪武十九年四月(公元1386年)改筑的洱海卫城以中原城池设计,砖其上,石其下,为高二十有五尺,墙厚一十四尺三寸,宽长一千六百一十二弓,池广四丈三寸宽,深可二丈,周长十二里。旁植杨柳,周四里三分,楼堞岿然,四周建筑城墙,设四(东南、西、北)半圆形砖券门洞:东曰镇阳,南曰镇海,西曰清平,北曰仁和。四门洞名称各有一说:东南为镇阳门,是因东边应朝阳,南门为镇海门,是因祥云城(洱海卫城)的水从北进、西进,由南出,南门为龙头,水往龙头出,能镇海,因此,称为镇海门。西为清平门,祥云城古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是在城内居住的百姓及官员无论在哪条街前巷居住的人,如果家中老人仙逝,出殡只能从西街出城,西街称为幽街。每年城内的百姓亡灵以此街出去,所以称为清平门。北门为仁和门,因北边是龙尾,龙尾不乱摆,“仁和”城内百姓就不会有任何灾难。各门均筑有楼堞,门额久废。周城垛口一干五百三十,建钟鼓楼于城北(即今禾市),上有铜壶滴漏,街有五,巷凡十三,具四纵五横之形。”《云南县志》。中原城池一般方城为四街八巷,仿佛一枚方印,城中心矗立着的五层钟鼓楼即为“印把子”。祥云洱海卫城因选建在“龙脉”之上,所以它又与中原的一般城池又有所不同。据《乾隆县志》、《光绪县志》记载:祥云洱海卫城则为五街十三的建筑构局。整座城池为正方形,方圆四里三分,整个城区成回宫格布局,南边为龙头,北边为龙尾,龙头与龙尾不在一条线上,龙尾往西摆在龙层建北城门。南城门与北城不相对,东西城门相对。由于脉搏旺在城中建钟鼓楼象一颗大印镇住龙脉搏。所以洱海卫城有卧龙捧印之说。以钟鼓楼(就是印把子)为中心,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有条街,东边东门对钟鼓楼的街为东街,南门对钟鼓楼的街为南街,西门对钟鼓楼的为西街,北门洞前形成的一条街为北中街,对钟鼓楼的一条街为北前街。北街出现北前街和北中街两条街。这就是街。两条逶迤绵长错落有致的长街,分别从中心建筑钟鼓楼横贯东西南北。

三、洱海卫城今昔

洱海卫城的建筑呈规模布局,包含着吉祥之意。充分体现了古城建筑规划中“人神共治”的文化内涵。凝聚了古人多少艰辛的努力和智慧,20世纪80年代初,除城墙被拆毁外,祥云洱海卫城几乎完整地保留下了它的“五街、十三巷、一颗印章”的街区格局和历史风貌。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洱海卫城有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南诏大理国时期,洱海流域建立了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央王朝对这个区域的统治并不紧密。而且这个时期的少数民族统治者认为苍山洱海是天然的军事屏障,不会被攻破,所以并未在洱海周边设立严密的城防要塞。直到元代的公元1252年,蒙古忽必烈率军南征,次年以革囊渡过金沙江,带兵翻过苍山西坡直下攻破大理后,才又一次将洱海区域纳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图;到明代,明王朝平定云南后,一方面在洱海边建大理城,一方面在洱海周边地区加强了军事防御,建设了一批城池,洱海卫城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洱海卫城的建设,明显加强了洱海地区的军事防御。由于历史的原因,洱海卫城损毁严重,从1986年祥云县政府开始拨款维修。

祥云古城南牌坊——彩云增辉

钟鼓楼:洱海卫城的中心十字街建有结构精巧、庄重大方的三重檐攒尖顶亭阁式钟鼓楼,为祥云洱海卫城之东、南、西、北4条街的交汇点。洱海卫城城方如印,钟鼓楼就如印把子,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中国式楼阁古建筑。楼高约25米,13.2米。共有四层,下两层为四方形,三、四层则收缩,呈八方形。中间立四棵合抱木柱,斗拱三挑出檐,结构精密。斗拱三挑出檐,顶上攒尖,每一层檐瓦均用红、绿、黄等彩色琉璃瓦,顶为琉璃宝顶。中间立4棵合抱木柱。下层贯通街衢,一层每方有券拱门洞,贯通四条主要街道。每方有券拱门匾一方,东为“辉联东壁”、南为“彩焕南云”、西为“瑞启西垣”,北为“恩承北厥”。祥云钟鼓楼采用黄、绿、红琉璃瓦件,打破了历代封级制在用色方面的严格限制钟鼓楼雄居于全城正中,原鼓楼上设有向居民报告时间的铜铸钟鼓及铜壳滴漏,五时报辰。每天按时击鼓鸣钟。四条大街直通四道城门,两边店铺和民居夹道相对,各民族杂居,街坊邻里和睦相处,民风淳朴。钟鼓楼里有云南唯一的状元袁嘉谷所写其侄子袁丕基署名的对联:“维南有箕,维北有斗;在天成像,在地成形”,有匾为“齐庄中正”。说的正是钟鼓楼地处城中,规制及地理位置良好,顺应天象,呈现天意的情况。明清时期,钟鼓楼曾几次被损毁。咸同战乱后,钟鼓楼只剩下最下面的一层,经过当地士绅的努力才得以修复。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钟鼓楼,除了最下面的一层和四根立柱外,已不完全是明代的建筑物。民国五年又再修过,现钟鼓楼保存完好。现今钟鼓楼是云南省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祥云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钟鼓楼下就是四街交会点。四街八巷街心都铺石板,左右砌卵石各2.3米。城均按中轴线贯通东西南北门道与上城楼、四角楼互相呼应。城外四周有护城河,河宽约13米,深约6米,建筑雄伟,经多次地震,部分楼堞、城墙已毁。

端立在岁月深处的洱海卫城中央的“印把子”——钟鼓楼,在淡淡阳光下袒露无遗,一经朝霞涂抹,变得更澄空碧净,似乎是一件贵重的古董。楼顶饰琉璃宝顶,每层檐瓦均用红、绿、黄等彩色琉璃瓦铺就。巍峨璀璨、玲珑剔透。蛟龙起凤舞,金碧辉煌。鹤立鸡群,矗立在占城中央,历代高人隐士,登楼提刻甚富,是祥云翰墨名邦的象征,游人进入古城景仰钟鼓楼,便觉置身于祥和、静谧的文明胜地;登楼揽胜:琼楼玉宇,画栎雕梁,冈峦休势,钟鼓渊声,音震回荡。极目四望:一 览空阔,烟波浩渺。南拱青海,北至九鼎,东揽飞凤,西蟠卧龙。山原盈视,川泽骇瞩。云南焕彩,丽日春晖。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山川楼阁,交相辉映,气象恢弘之态,绘就祥云钟鼓楼之大观。当地有民谣说:“祥云有个钟鼓楼,半截插在云里头。初一去烧香,十五才下楼。”体现的是当地人对钟鼓楼这一历经了几个世纪的标志性建筑的重视。

    循着金属的声音,举头望去,是檐角下风铃在天空间飘动,清脆而不尖锐,凝重而不沉闷,像水中涟漪,梦中柔琴,在空中荡漾,敲打诗行,把韵味浓郁的祝愿,播撒向脚下密匝的远年遗迹。20世纪80年代全面修葺彩绘,呈现政通人和的盛世景观。如联:

钟楼崔巍,层台耸翠,飞阁流丹,文献华表,叹先辈胜绩。看:东临瑞鹿,西接苍洱,南俯铁柱,北仰鸡足;黍稷盈畴,育数十万黎民,造就王家俊杰。随红军健儿长征,八支边纵举战旗;更斩棘披荆,改天换地,纪标为凭。忠诚士庶承大志,赓续末绪,千秋浩气千秋业;

川甸广衍,沃壤弘博,彩云交辉,翰墨名邦,喜古迹重光。想:战国铜棺,汉置云南,居诏版图.明军屯田:伟列丰功,拓二千里疆域,砥砺龙虎精荚。集文武群雄荟萃,四方风雨会匡州;有水目幽刹  清华洞天,九鼎见证。德慧各族延垂统,施谋远略万里宏图万里行。

镇阳门:洱海卫城虽经过历代的经营,但四个城门的建筑经过多次的天灾人祸,已经基本损毁,至今还幸存的仅有东城门洞,东城门就是镇阳门,门洞用大型长方形砖砌筑而成,墙垣残宽42米、高6米、厚约1 4米,洞顶作拱券形。这城梗外是当年的护城河故道,据载当年城门洞曾有护城河,河宽12米,深6米,当年的护河道上,广植杨柳,城内外的军民,只能通过吊桥出入。可以想象,古代的战争,要进攻这样的城池是十分艰难的。民国时期,时任云南县(也就是祥云县)县长路承熙根据这里的景致,遂有感而发写下了竹枝词《城柳》:

古匡城下柳如烟,疏密成行断复连。

抛却官忙闲散步,看眠看起已三年。

    因为古代帝王的一个梦,一片莽荒之地从此逐渐变得繁盛起来,步行于洱海卫古城的四街八巷,从“印把子”钟鼓楼下,向蜿蜒伸展的东街前行,鳞次栉比的民居旧宅,翘檐门楼,漆栏雕梁,皆匠心独运,构成许多韵昧醇厚的版画。走进镇阳门,似乎看到了几个世纪以前车马行人在其间川流不息。城门洞上的楼堞还在,三层,隐约可见精巧的斗拱和彩绘,想象当年的轩昂。如今翻修的镇阳门,更显其建筑精严雄壮,楼堞、砖墙、拱门洞古色古香……。

祥云古城北街牌坊——洱海遗韵

南牌坊: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牌坊的解释是“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 在封建社会牌坊是崇高荣誉的象征。修建“功德牌坊”是彰德行,沐皇恩,流芳百世之举,是人们一生的最高追求。借此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廷。牌坊作为明清伦理纲常的物化建筑,具有浓郁的封建道德色彩,是特定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从建筑艺术来看,每座牌坊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造型艺术和雕刻的完美结合,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在祥云古城,牌坊是一种资源,一种文化。同样是牌坊,有的背后是“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的荣耀,有的背后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孤灯莆苦影。据载:洱海卫城城内牌坊众多,至新中国建立前尚存l 6座,分布在东西南北四街上。有北街的“义夫坊”、西门外的“朱家坊”(俗称百岁坊)、东街的“张家牌坊”,还有“木灵重门、江汉秋阳坊”。“金声玉振坊(民间称三海四牌坊)”、“金碧屏翰坊”、“洱苍襟带坊”,“虫吃牌坊”、“姬家牌坊”、“中外风纪坊”(习惯称史家牌坊)等,这些牌坊气势雄伟,雕刻精细,流檐翘角,盘龙漏窗,造型逼真,古朴传神,极为壮观。牌坊的建筑艺术,不仪凝聚着历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而且从中也体现出各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历代留下的各种牌坊作为汉文化在祥云生根发展的见证,曾是县城内引入注目的一大景观,牌坊因“文革”等原因,现存已经不多。目前还能看到的南牌坊上“彩云南现”四个大字,说明了云南及祥云的地名由来。汉武帝时,因张骞向汉武帝描述了出使西域时在身毒(今印度)见到蜀地(今四川一带)的蜀布和筇杖,分析说西南应该有路通向身毒,所以决定开拓西南通往印度的通道,这就是著名的蜀身毒道。

祥云古城西街牌坊——云南古郡

    提升祥云知名度,古城是一道亮丽风景。2007年祥云县委县政府出资2000万元,带动民间资金l亿元,再次改造修复洱海卫城。2008年又在祥云古城的南、北、西三个方向重建了“彩云增辉”、“洱海遗韵”、“云南古郡”三座牌坊,其工艺结构精湛,内涵丰富,高大秀州,浩荡威严,凝重粗扩、图案精细,层层重叠向外延伸,造型美观大方,上书大字醒目,景象动人心魄,无论造型、结构、坚实处,充分体现了工匠技艺纯熟,清凉的街,古朴的道,牌坊在城市声鼎沸中或苍烟落照中岸然矗立,不仅传承和记录历史,让牌坊文化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重放光彩,也装饰美化、辉映古城生辉,具有传统的建筑风格,蔚为壮观,其取名也具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南门“彩云增辉”的牌坊是传承了“彩云南现”的历史传说;北街“洱海遗韵”的牌坊,是依据《祥云县志》载:明朝于祥城坝筑城(今县城)置洱海卫而荐名的;西街“云南古郡”的牌坊则是依据《祥云县志》概述考: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平定西南,于境内置云南郡,为兼顾保留古云南历史和云南郡置管过程而荐名的。穿过西门新建“云南古郡”牌坊,历经沧桑的洱海卫城在迷蠓的光晕中,仿佛又从悠远的时空深处走来。

北中街将军第:顺着乖柳披拂的诗意河堤直到北门,穿过北街牌坊,来到北中街中段4附1号,就是著名的北中街“将军第”。 北中街“将军第”是祥云县城出了名的古民居,这座宅院共一院几十间,为造型别致的四合五天井式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建筑精巧,屋宇堂轩,浮雕朱梁,高低错落,十分气派。内有花园一座。掩映在古街繁华市井一侧,目前仅存局。临街一面以三滴水的大门为中心两面延伸,门首一大理石匾镌“将军第”三字。这座民居宅院主人是杨发贵,生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今祥云县芮家村公所严家村人。行伍出身,封号振威将军,于同治十三年获得朝廷所给的诰封建四代的荣耀。

同治八年,杨发贵从省外调回云南参加平定杜文秀的战争。杨发贵的升迁和他在战场负伤又屡次脱险的传奇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同治十年在参加收复鹤庆城的时候被回军炮火击伤,同治十一年攻打大理时,“枪伤八处、带子五颗”; 同治十二年在平定腾冲的战斗中,顶门被枪伤……大理平定后杨发贵晋级候补都司赏副将衔。同治十二年因在平定今云龙、顺宁等处战斗中立功,加官一级,同时,赏给“黾勇巴图鲁”名号。次年,清廷赏给杨发贵二品封典,此即《光绪云南县志》杨发贵的封典由来。 

    杨发贵是有明确历史记载参加过抗法战争的祥云人之一。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企图以越南为跳板入侵中国,中法战争爆发。杨发贵参加了此次抗法战争。出征越南宣光、临兆等地。并“先后大获胜战”,因此清廷赏给他总兵衔,并将勇号由汉字改为满字,即“喀勒崇伊巴图鲁”。喀勒崇伊在满语里有健壮和精神焕发的意思。宣光包围战,是岑毓英任西线统帅,亲自指挥的最大一次攻城战。时间是1885年的126日到底33日。就在宣光城快要攻克的时候,清军东线失利,法军得以从东线派兵增援。岑毓英只得撤走包围宣光的部队,双)方在亘光城附近相持。32324日,在临洮府山围社、田义甫的西线滇军被围的交战中法军战死600多人。临洮失利。消息传到巴黎后。又传来东线法军统帅尼格里又受伤、法军撤出谅山……30日,法国总理茹费理宣布下台。次年杨发贵任东川营挂名参将,平定地方叛乱。两年后,军机处记名奖励,候补总兵。

    光绪十六年五月平定今顺宁地区的叛乱,并生擒头目魏鸣高。

为此,光绪十七年七月初七日,杨发贵受兵部的推荐,进京面圣,受到光绪皇帝的接见,八年后,即光绪二十五年,杨发贵被委派出任广西柳庆镇总兵。总兵是清代的高级军职,正二品武官。《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13293页有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初八杨发贵“恭报接署柳庆镇篆日期”。杨发贵在战场上九死一生,用自己的勇敢换来了属于自己的荣誉。因此他家住宅被誉为将军第。相传他于民国初年卒于香港(或广西)。今祥城严家村的杨氏宗祠据说就是由他出资建盖的,这可能是除北街的将军第之外与他相关的另一个遗迹。根据回忆杨发贵所穿戴的一副铠甲直到扫四旧开始以后才被销毁,而他的一个儿子还参加了本县的慈善团体义济公,作为地方士,热心公益事业,至今还有相关碑刻。

由北向南,老街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店房,密密匝匝的超市,茶食店、杂货店,豆腐店、茶馆酒楼、客栈浴室,行当齐全,应有尽有,经营着各种花布、陶瓷、草席、茶叶等日杂用品,还有伴和着地方风格的祥云酱辣子和士锅产品。古街到处都是流动的人群,挎着菜篮的主妇、还有推着小车叫卖的商贩,车铃声不时响起,夹杂着买主与卖主之问讨价还价的争沦声,小店铺浓浓的生活气息,生动感人,这也是古街的一道风景。夜晚整个城市群“星”灿烂,华灯齐放,异彩纷呈。都市繁华,美轮美奂,成为祥云县城的一大亮点。整个县城,就像一个大的珠宝店,五光十色、珠光宝气,扑朔迷离、美轮美奂,构成了独特的美景。

祥云是有47万多人、以工业经济为主的大县,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祥云城市建设按照“撤县建市”和“一 古一新”的发展格局,可谓日新月异。目前,古城外围新城正在魔幻般崛起,建筑面积超过了古城的三四倍。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祥云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可以坚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祥云古城将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祥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