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介绍:明代大漆描金八角笔筒,高:20厘米,宽15厘米,足高1.5厘米。 大漆描金,起源于元代,盛行于明代。流行晋中,浙江福州一带。 描金漆画传统技艺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源于唐宋时期,流行明、清、民国。聪明智慧的工匠把仙游的描金彩绘传统技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早在清末时期,其作品流传于“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灵山”、“西藏布达拉宫”、尤其是官家府弟、寺庙宫祠、民间家居的普遍运用髹漆艺术装饰。描金彩绘艺术品有着传统漆艺的“富丽堂皇”又有着民间、民俗的工艺特色。 大漆是传统的天然树脂,是割漆树树皮被韧后破口处流出的物质,又叫国漆,生漆,土漆,木漆。它的使用历史悠久,元代成就最高的是漆雕。 大漆描金笔筒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先把上等的生麻挑出来,洗净,劈匀。按照座屏要求织成布块,固定在木架子上,按照图案开始刷生漆。刷一遍干了打磨平整,再刷漆,这样反复需刷打二百多遍,才能开始雕刻,上色,描金,一件作品必须在阴凉环境下完成,因此一件成品需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与现代批量生产,数据控制完全不同。因此,流传下来的比较完整的明代大漆作品数量极少,成了一个收藏的重要门类,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由于年代久远,笔筒的漆麻线条有所显现,但描金仍然煜煜闪光,手绘线条仍然是那么精致细腻。好的大漆艺术品激发了文人的创作韵律,,显示和提高了主人高贵的文化品味。除了实用价值外,更具有了收藏价值。 (本藏品由天鹅提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