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1957年阈下植入界最著名的投影实验。这项科学实验的结论迅速进入应用领域,被大量商业、宗教以及各种和洗脑挂的上钩的领域秘密并欣喜地发展起来。 没错,千分之三秒这么短,你根本看不见的信息,却能影响你的判断和选择。 当然,如果阈下植入就只有这点本事,那也不至于早在1958年被英美政府明令封杀。 首先解释一下这个概念。科学家知道阈下信息这个东西已经很久了。我们的器官需要接受到足够的刺激才能产生感觉,这能够刺激器官形成感觉的最小刺激就叫做阈值。小于这个强度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潜意识这个东西真正挤入科学界后,科学家发现,原来意识感受不到的信息,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大于这些我们感觉得到的信息。 你觉得你脑子中蹦出的想法真的是你自己的想法吗? 假如你走在超市里,突然感觉自己口渴,很想买一瓶可乐爽一爽。你以为炎热的夏天使你口干舌燥,喝杯可乐是你发自内心的希望。 但你不知道,超市的广播音乐中正掺杂着“我好渴”的阈下音频,你的潜意识捕捉到了这个信号并马上引起了器官反应:口渴。 你也不知道可乐的包装广告上其实隐藏了不可告人的性暗示。 你可能并没有注意到这些图案,但你的阈下捕捉能力却轻而易举地捕捉到了它,加上 Feel the curve(感受这曲线)、Enjoy yourself(好好享受)这种应用了阈下思维的广告语,你一定觉得这时候来一杯可乐,一定很爽。 说到阈下思维,科学家已经不相信潜意识这个小骗子了。无论你自以为你自己是怎样的人,你觉得什么是自己注意到的而什么又是自己绝对没去注意的,你的潜意识可都不像你。因为 注意与意识是可以分离的。 重要的是,这种手段你要是告人家还告不成啊,早年诺基亚的广告语 connect people(连接你我),百事的 ask for more(要更多)也被控告使用此手段,但你要去评判它的时候就已经在使用你的逻辑和意识了,你的逻辑并不能感知到潜意识的信息,只能告诉你这些广告语没什么问题啊! 疯教授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少数人给多数人洗脑的实验室。 知道这些科学洗脑手段不重要,因为这些你在此处都能看到的东西已经不算是秘密了。重要的是,要保持警惕的科学思维,别被生活套进了如环无端的愚蠢循环。 黑客帝国其实是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
|
来自: 漫步之心情 > 《A商业.产业★名人.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