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清八旗是怎么分类的?

 秦岭之尖 2017-08-28

满清八旗有一个便于记忆的口诀,那就是“黄红白蓝,四正四镶”。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努尔哈赤在原来满洲的牛录制度的基础上始建四旗,是为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又增设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和镶红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白旗是在黄、蓝、白色旗帜(和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颜色图案基本一样)上面镶红边,镶红旗是在红色旗帜上面镶白边。

八旗在制度上定300人为一牛录(最初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狩猎时各出一支箭,每10人中立1个总领,总领称牛录额真,此处牛录是大箭的意思,额真是首领的意思,后来这个相当于狩猎小组组长的牛录额真成为一级官名,牛录成为最基层的组织,努尔哈赤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了八旗制度),5牛录为1甲喇,甲喇汉语“队”的意思),首领叫甲喇额真,后汉语译为“参领”,5个甲喇为一个固山,首领叫固山额真,后汉语译为“都统”(但需要指出的是后来都统和旗主逐渐不是一个概念,都统是管理旗务的行政官员,旗内成员对其不像对旗主那样具有主奴之分需要尽相关义务)。

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见上),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一个固山即为一旗。旗初建时兵民合一,全民皆兵, 凡满洲成员皆隶于满洲八旗之下。

随着满清政治和军事实力的扩张,又出现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满清入关以后,八旗主要驻防京城和各战略要地,以京城而论,第一层是京城内八旗(参见上图),第二层包括顺义、昌平、三河、良乡、宝坻、固安、采育,在这些靠近北京的地区,八旗驻防与京城内八旗所居方位相对应,每一旗分驻一处,作为京师禁卫部队的外围和延伸;第三层包括霸州、玉田、滦州、雄县,每处两旗合驻,与更远的保定、沧州、太原、德州互为表里,声势联通,形成北京八旗驻防体系的最外一个环节。

其他战略要地,清朝有一个逐渐驻防的过程,最早固定的三个八旗驻防城市是江宁(今江苏南京)、西安和杭州,这三个地方都是历史上曾经的都城,可以看出清朝的用意在于用八旗重兵镇守可能成为反清中心和基地的地方。

之后,又在京口(即江苏镇江)设立第四个固定的八旗驻防点,这是为了防备郑成功等对江南的冲击。

全国性的八旗驻防制度是在三藩之乱平定之后才推广完善的。在这个过程中,西北、中南、东南以及东北、内外蒙古、天山南北和西南,都逐渐布局完善。到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全国共有将军级八旗驻防单位13个,分别是:西安、江宁、杭州、福州、广州、荆州、绥远城、宁夏、成都、伊犁、盛京、吉林和黑龙江,此外,察哈尔都统也是和驻防将军平级的八旗军事机构。

清朝为解决八旗军队人数较少而国土面积广袤的矛盾,采取居重驭轻的策略,以重点驻防和集中机动作为八旗驻防的原则,首先看重东北、直隶,次一步才重视西北和东南沿海。同时把日常的守护衙门、仓库和以及缉查等军务工作从八旗军队身上剥离,使得八旗有一种“弹压地方,其势隐然而重”(清世宗即雍正帝朱批语)的作用,数量较少,起到的效用却较大。

需要补充的一个花絮是皇帝本人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属于正黄旗,而是属于镶黄旗,如果其要按照一般满族人的习惯说法介绍自己,或许应该是镶黄旗某某佐领上弘历,虽然他不需要这样介绍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