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未央 天渐凉 养生之道要记牢!

 昵称10375948 2017-08-28

原创  央视中文国际 CCTV4


处暑属于长夏季节,为脾气最旺盛的时期。如果体内湿气偏盛,就容易碍脾伤气,而脾气虚弱又会加重体内湿邪,导致腹胀腹泻、呕吐、胃口变差等症。面对这些健康问题,我们不妨按揉起足上的太白穴,一起祛湿健脾更健康!    



太,同大,为广大、宽阔之意;白,意晨晓东方泛白,太白星即为启明星。该穴是脾经要穴,善于升脾阳清气,令人有晨起头目清爽感,以物示意,故名太白。



太白穴,是脾经的输穴、原穴,五行属性为土,具有健脾升清、利湿止泻之功。中医认为“脾喜燥恶湿”,湿邪过盛容易使得脾主运化的功能失调,体内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导致腹泻、呕吐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土能生金,长夏属土,秋季属金,太白穴暗含脾土生金之意,故更适合用于夏秋交际,以清热祛湿、健运脾胃,起到保健防病的效果。



取穴法:足大趾第一跖趾关节后下方,皮肤赤白肉际凹陷处。简便取穴,则于足拇指内侧往后摸到一明显圆形骨头,骨头后赤白肉际凹陷处即是太白穴。



按摩法:行指柔法,用拇指指腹置于穴位上稍用力按揉,以微觉酸痛为度,每次约10分钟,每日可行多次。


艾灸法:可行灸法,用艾条点燃后置于距离太白穴皮肤约3-5cm处悬灸,每日1-2次,每次约20分钟。



处暑过后的气候特征是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对于这一变化,人们往往来不及适应,特别是老年人和儿童,更要注意身体保养。那么,平日里除了按揉太白穴外,在饮食方面我们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1
防止燥邪  


2
滋阴防燥    


3
少辛增酸      



处暑养生吃什么?


1、龙眼

“处暑”到了,“避暑”也就结束了。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



2、糯米粥

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糯米,其味甘、性温,入脾肾肺经,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秋季适当吃点糯米类食物,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3、凉茶

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是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4、酸梅汤

乌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非常丰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劳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质。所以处暑节气喝酸梅汤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让肌肉和血管组织恢复活力。此外,吃多了肉时,喝酸梅汤还能帮助体内酸碱值达到平衡。



处暑后养生最主要的就是养肺,而银耳、山药、白萝卜、百合、白芍、梨子等“白色食物”最易入肺,建议多食,少吃一些辛辣食品。




 更多精彩内容 


1、89岁的乾隆如何做到“超长待机”?全靠这些养生秘籍

2、缓解秋燥就要这样喝!甜丝丝!乐呵呵!

3、写给自己的十句话!(累了读一读)



【本期编辑:李茜】

来源:CCTV4中华医药、网络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CCTV4官方微信、微博



觉得不错请点赞



阅读原文
阅读 6071
9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