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有哪些绝妙对联啊?

 南山友 2017-08-28

一、

50年代,香港著名影星莫愁因情自杀。诗人易居左为其写了一副挽联:

与尔同销万古,

问君能有几多。

这副对联面世,很多人不知其意。其实这是一副歇后联,上联出自李白《将进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下联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都隐去了一个“愁”字,这恰好是莫愁之名,构思精巧,也传递了作者深深的哀愁和无限的怀念。



二、

郭沫若少年时期,在四川乐山读书。有一天农民挑粪出城,守门役使敲诈勒索,一担粪要收两个铜板才准出城。郭沫若对此十分气愤,随口吟出一副对联:

自古未闻粪有税,

而今只剩屁无捐。

作者在这里用了“自古”与“而今”,“有”与“无”的对比和衬托手法,直接嘲讽了清政府苛捐杂税之重之多。



三、

明朝时,福建福州有个叫徐英的,因排行第五,人们都叫他徐五。徐五家贫如洗,靠替人杀猪为生,但有点文才。有一年除夕,他自写了一副对联:

鼠因粮绝潜踪去,

犬为家贫放胆眠。

这副对联胜在形象生动,传神写照。对自己家贫的状况做了极致的描述。



四、

明代万历年间,抚州临川有四位才子,陈际泰、罗万藻、张世纯、艾南英,都是著名戏剧家汤显祖的弟子 ,四人学识深厚、远近闻名。

有一年,新上任的知府是两榜进士,自恃才高,听说四才子大名远播,心中很不舒服,想要挑战一下,便命人请四才子三天内来到府衙与自己答对联。

过了两天,四才子未到府衙来,知府心想,这些人是不敢来了,第三天便坐轿出城拜客去了。到下午知府回城,路过当地的文昌桥时,只见四名男子袒胸露腹,横卧桥上,挡住去路。差人上去询问,才知道是四才子,专来找知府对句的。

知府知情后,要四才子把上联说出来,四才子高声念道:

上文章,下文章,文章桥上晒文章。

知府一听,吓了一跳。原来抚州方言“章”与“昌”谐音。这联的意思是说四个人上文昌桥,睡在文昌桥上晒满腹的文章。

知府思索了很久,想不出来,只得乘轿离开。其时已近黄昏,来到了一个渡口,叫黄昏渡。渡口旁有个村子,叫前黄昏,对岸有个村子,叫后黄昏。知府顿时来了灵感,想出了下联。

知府回到府衙内,正想召来四才子,哪知四才子已经派人把下联送到了府衙内了。下联为:

前黄昏,后黄昏,黄昏渡前遇黄昏。

此联跟知府心中所想一字不差。但此联出自四才子之手,显然联中之意是指向知府。知府想想文昌桥前无以为对的情景,更觉得在嘲讽自己,是跟自己过不去,于是心中不悦,决定伺机报复。

两个月后,知府乔装打扮,诈称外乡儒生,邀请四才子到一间客栈饮酒。四才子不知底细,如期赴约。酒过三巡,但见玉茗堂内玉茗花盛开,异香扑鼻,知府信口念道:

香生玉茗春三月

玉茗堂是汤显祖的书房,所以汤显祖被成为“玉茗先生”。陈际泰一听,心中笑道:“这真是班门弄斧”,于是从容答道:

光照临川笔一枝

汤显祖是临川人,人称临川先生,这联是陈际泰夸耀自己的老师。

知府见已对上,又指着远处的宝塔道:

宝塔七八层,中容大鹤

这个上联看上去平淡无,实际是利用抚州方言“容”与“庸”、“鹤”与“学”的谐音,暗藏《中庸》、《大学》两本书名。这个句子不好对,四才子一时都被难住了。恰好此时,他们的书童正闲得无聊,顺手翻着一本通书(皇历),罗万藻无意中瞥见,顿时来了灵感:

通书十二页,里记春秋

通书固然记载四时节令,而《礼记》、《春秋》也是两本书,对得妥切。

知府至此,只得搬出最后一招:

文昌桥上,秀才赤身露体,斯文丧尽

四才子一听,方知此人是知府,也不客气地回答道:

黄昏渡前,府尊搜肠刮肚,脸面丢光

知府一时哑口,自讨没趣。



五、

大家都知道岳飞是民族英雄,他死于奸臣秦桧之手,乃是千古奇冤。秦桧虽然猖獗一时,但最终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世人所唾骂。据《西湖古今佳话》记载,清代阮元铸造了秦桧夫妇铁像,跪在岳飞墓前。后人以秦桧夫妇 口吻写了一副对联,用两块牌子,分别挂在两人颈上,秦桧挂的是: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挂在秦桧老婆王氏颈上写的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未完·待更

欢迎关注·点赞

32
1评论
分享

让人深思的衙门对联

1、宋朝时,每个州府县衙的大堂前,都有这样一幅对联: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是宋太宗赵炅为了劝诫百官勤政为民而亲自书写的,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有人在此联四句下各添四个字,变成了对衙门的讥讽:

尔俸尔禄只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

下民易虐来的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2、元代大德年间,河南内乡县衙前有这样一幅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国即负民,何忍负之。

告诫官员为人要诚实,切勿欺天负民。

3、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叫钱亚的藩司参议,要求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对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此联以训诫为主,在箴规中蕴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并要求所属官员要持廉戒贪,清正爱民,写得传神而形象。

4、清朝另一名臣曾国藩做直隶总督时,所作劝诫州县官的厅联是: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

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此联是曾国藩的夫子之道,也是给部下立的规矩,对下关心百姓,对上忠于君王。作为封建官吏,实在难能可贵。

5、福建福安县署大堂联云:

什么叫做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为善政?只求狱论公平,难哉。

此联以自问自答的疑问句式,提出了做好官、行善政的最低标准,使人品出了为官清廉的难处。

6、也有一些贪官喜欢附庸风雅,借对联来标榜自己。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人品败坏的他恬不知耻在官署悬挂一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俨然一副正人君人模样,可是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

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籍,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揭出他的老底。

7、洋务运动的主将丁日昌1868年任江苏巡抚时,曾在衙署大门上贴一副楹联:

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

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此联英气勃发,跃然纸上,从中袒露丁日昌想要一番作为的心声。

看完这些对联,你有什么想法?

展开全部
33
评论
分享

古今绝妙对联很多,其实不少对联背后的故事更有趣,也更见对联的妙处。自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游侠列传》之后,“游侠传”三字一直受人喜爱,尤其在近代,更受文人墨客欢迎,因此也入了对联。比如这副对联:

太史复生,定为君编游侠传;

庸医不杀,恨非我作掌刑官。

此联出自《对联话》,说福建某县有个秀才叫曾子干,生具侠义心肠,做了很多扶危济困的侠义之事。可惜得病后,因服错了药,不幸身亡。孝廉刘寿之是他的好朋友,知道此事后异常悲愤,于是写下这副挽联挂在曾子干的灵堂上。据说此联立刻广为人们传诵。这一联对得妙之外,可谓是咬牙切齿,杀气扑面而来。顾哥估计那个庸医看到或听到后,大概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儿了。

《听雨楼随笔》中载有一则清朝光绪翰林杨士镶的小故事。杨既是翰林,文化水平高不用说,自然名士习气也不会小。在衙门里,他一有空闲就召集一群朋友听听音乐,看看戏曲什么的。道学先生们听说后可不干了,斯文人怎能搞party这类勾当?于是就和御史勾搭,而清朝御史干的就是向皇上提意见乃至告状的活,尤其喜欢弹劾在任官吏,逮到机会,绝不放过。杨士镶这点事情没什么了不起,必须上纲上线才行。那么深入想象一下,杨士骧都听曲看戏了,哪吃喝肯定不会没有,更不会差,自然还会……于是有御史上奏,弹劾杨士骧招妓女入衙门陪酒,不仅如此,更弹劾他作为李鸿章的幕僚,还被名妓赛金花包养,是她的面首。当然后来查明,根本没这些事儿,但把杨士骧气得够呛,于是怒气冲冲提前给自己写了一副挽联:

平生喜入游侠传,

到死不知绮罗香。

今天有些文本写作“平生喜读游侠传”,据说那是在杨死后,有宾客看到原联时提出“入游侠传”不合直隶总督的身份,于是正式在灵堂挂出时就改为“读”字了。

110
3评论
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