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捭阖之道(八)准确洞察他人心理的

 一颗菩提心 2017-08-29

鬼谷子捭阖之道(八)准确洞察他人心理的

【原典】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以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内,为大无外。

【译文】关于捭阖之道,要从阴阳俩方面来试探对方。因此,对于积极进取者,应谈论崇高奋进之事来加以引导;而面对消极保守者,应谈论卑微求全之事来加以引导。卑微求全之事易得到志小者采纳,崇高奋进之事易得到志大者采纳。若能从人物心理出发游说,则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达到无往而不胜的境界。者中游说方法,可以游说人,可以游说家,可以游说国,可以游说天下。做小事,可以进入无限微妙的境地;做大事,可以进入无限广大的境界。

【解读】鬼谷子提出‘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的论点。我们在与人共事或交谈之前,不妨先给对方归类,然后在觉定用什么言行来对待他。《庄子.秋水》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朋友惠施担任梁惠王宰相的时候,庄子打算前去看望他。有人却在惠施面前挑唆说,庄子是来夺你相位的。惠施派人四处搜寻庄子。庄子无奈,只好坦然去见惠施,并给他讲了一个寓言:“南方有一种鸟,名叫宛刍,你知道吗?宛刍从南海飞往北海,途中非梧桐树不栖,非竹子的果实不吃,非甜美的泉水不饮。有一只猫头鹰找到一只死耗子,宛刍刚好飞过。猫头鹰便仰头喊道不要抢我的死耗子啊。”

一个人能取得多大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志向。有人问鹰:‘你为什么到高空教育你的孩子?’鹰回答说:如果我贴着地去教育他们,那他们长大后哪还有勇气去接近太阳。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不会惮于把自己置身险镜。在胸怀上博大宽厚光明磊落;在细节上,点滴积累”;在大事上,眼光长远。这就可以为自己的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