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稻七月病虫应该怎么防治啊

 cccny4i8775snh 2017-08-29
一、主要病虫发生趋势

  (一)第二代二化螟

  1、发生趋势:预计发生程度东部主产稻区大发生(5级),重于去年;卵孵盛期(防治适期)枝江、宜都等宜东南部混栽稻区7月8日-7月29日,当阳、远安、夷陵大部等宜中东部纯中稻区发生时间比以上时间偏迟5—8天,发生期迟于去年。

  2、主要依据:受低温阴雨影响,一代二化螟发生期拉长,加之阴雨影响防治效果,造成残虫量大。①亩残留活虫量大:枝江加权平均1833头(去年674头),最高2750头;当阳加权平均1722.4头(去年1680头);远安1540头(去年450头)。②发育进度偏迟:枝江6月25日幼虫占73.5%,预蛹占23.5%,蛹占2.9%;当阳6月30日以3-5龄为主。③7月中下旬中稻正处于生殖生长,有利二代二化螟侵入、为害。④七月份雨水正常,对二化螟无明显影响。

  (二)第三代“两迁”害虫

  1、发生趋势:预计第三代稻飞虱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低龄若虫盛期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预计第二代稻纵卷叶螟中等发生,若后期有大量迁入,其发生程度将加重。

  2、主要依据:①灯下诱虫量不一。枝江市至6月28日止灯下诱虫量仅为14头,无明显迁入峰;当阳市6月份累计诱虫量1048头,是09年6月的2倍,迁入峰日明显,6月20-21日为436头,6月29-30日307头。田间虫量6月下旬(2代)少于去年同期。稻飞虱百蔸虫量:枝江6月25日早稻田平均48头,最高为60头(去年6月24日482头,最高2216头),中稻田平均14头,最高为24头(去年6月24日643头,最高1580头);夷陵区6月28日中稻田180头(去年6月23日340头);②今年前期温度低,水稻生育期推迟,7月份中稻进入生殖生长,有利其发生为害;③我国南方稻飞虱发生重,外迁虫源风险加大;④汛期雨水略偏多,有利迁入和繁殖。

  (三)主要病害

  1、中稻纹枯病:预计我市中稻纹枯将中等偏重发生,流行盛期7月下旬到8月上旬。

  二、主要防治措施

  (一)认真监测虫情。认真开展主要病虫的系统调查和大面积普查工作,及时准确掌握重大病虫发生动态。

  (二)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及时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信息传递给广大基层农民。

  (三)落实防治措施。

  1、二化螟:在发蛾盛期,可开展灯光诱蛾和性诱剂诱蛾;在防治适期(卵孵盛期),对达到防治指标的田块,选用对口药剂防治。

  2、稻飞虱:在防治适期(低若盛期),对达到防治指标(百蔸1000头)以上的田块,选用对口药剂防治。

  3、主要病害:

  中稻叶瘟:加强田间管理,发现有稻瘟病急性病斑时,立即抢晴施药防治。

  中稻纹枯病:当病丛率达20%以上时,用井冈霉素防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