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雲泉 2017-08-30

年代稍久远的朝代墓葬神道石相生大多无存,清朝存世多些,特别是皇陵的石相生体积巨大得以劫后余生保存下来,唐恭陵太子冢神道石相生也相对完整。但普通大臣葬在乡野的墓葬能较完整保存也算是奇迹了。

孟津县会盟镇东南的李际期墓也算是幸运之一,神道石相生数量与完整度令人惊讶,也好奇它是怎么保存下来的。

很早就听说会盟镇有座兵部坟,今天闷热但阴天,没有阳光直晒也算夏天难得出行好天气,骑车到会盟但不知道具体位置,便到王绎故里与馆员打听,果然都是历史爱好者,一问便知。天也热便在馆内休息并与馆员聊了许多会盟的历史与古迹。

李际期(1607-1655年),河南省孟津县人。明末清初官员。官至兵部尚书。李际期出生于旧孟津县城东十里的双槐村。天质聪慧,明崇祯庚午年(1630年)中举,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

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进士。后仕清,任户部主事。历升浙江提学道、浙江按察司佥事、浙江分巡金衢道等职。顺治十一年(1654年)升刑部右侍郎,改左侍郎,次年升工部尚书,转兵部。同年卒于任内,谥僖平,太子少保。

崇祯十四年,李自成攻入洛阳,李际期为救沿岸百姓,以自家百十口人为质,与当地官员协商以船三天三夜渡百姓过河。自家百十口人被李自成所杀,民皆泣拜曰:'李公生我'。事后三县百姓在李氏祠堂立'救活万人碑'一通。李际期死后,乡亲们便将其牌位供入了乡贤祠。

李际期墓在王绎故居正南,直线距离数百米,转过两条街,在村内的地里较容易找到。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天太热村里几乎见不到人,也算幸运看到了这块省保碑,然后四处张望见碑东南有个小杨树林影影绰绰看到一座封土堆,走近后便看到高大的墓碑和石相生。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墓前一块碑上刻着“大清太子少保工兵部尚书僖平李公之墓”,碑前高大的供案,案体非常完整,上面雕饰的云纹清晰、精致。

墓葬坐面向北,前面是神道,种植许多杨树,东西两侧各列有事迹碑、石人、石马、石羊、石虎,还有望柱,均是成对的。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在最南边望柱之南,有条灌溉渠,水质较好,不知这条渠是原本有的还是兴修农田水利时新挖的。有朋友说李际期墓原在李庄,后因水灾被迁移于此地的,不知真伪。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碑体较薄,石质看起来也一般,雕刻也一般,个人的感觉。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石虎的表情很萌吧,头顶个王字却在这田间这样的调皮,也许是匠人有意而为,其实生老病死、喜怒哀乐,不过一笑而过。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最南边就是这根望柱了,以上所展示的都是西边的。下面的照片都是东边的。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大清少保李际期墓神道石案、石虎保存完好、雕刻精美,难得一见

当然还有一根望柱就不展示了。

有位朋友看了这些照片后说:每每看到这样的石像,内心深处总是酸酸的,它们为什么可以这样默默地坚守千年,它在告诉后人什么。

我也在想,它们在守望,守望着善良与本真,守望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就这样四季更迭,杨树长成了材又种上新的,新的希望,但愿所有的希望能够世代延续。

图文:沐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