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级校长郑惠萍:没有“玩疯”的童年,一辈子都在寻求补偿

 温柔的TIGER 2017-08-30
如果压缩儿童的游戏期,没有玩的孩子过早成熟,因为没有“玩疯”的童年,一辈子都在寻求补偿。只有孩子在完整、任性的玩的童年里,蓄积了足够的能量,才会对将来发展有后劲。
  特级校长 郑惠萍
  因为父母焦急,人为压缩了幼儿的游戏期。读懂孩子,首先要学会看懂孩子的玩。
  如何为孩子提供机会、选择材料与玩具,从玩中发现孩子的无限可能,让孩子自主地玩,玩得快乐?25日晚,静安区芷江中路幼儿园园长、学前教育特级教师、特级校长郑惠萍,从孩子的视角分享了“孩子的玩与其自身发展的关系”,教家长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玩耍。
  讲座现场,还有不少爸爸的身影。
  在2015、2016年成功举办12场“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的基础上,今年市教委、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再次联手推出7场系列公益讲座,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和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承办。
  童年没有“玩疯”,一辈子都在寻求补偿
  25日晚的特级教师开课啦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有社会调查显示,3岁前,就有四成孩子参加培训;0至3岁参加社会早教培训的孩子中,约有41.6%学拼音、英语、奥数……孩子要玩,但焦虑的家长让宝宝争分夺秒地“超前抢先”,特别是越接近大班的孩子,家长越焦虑,不让孩子浪费宝贵的时间“瞎玩”,甚至将小学知识硬生生地提早“塞”到学前期。
  有研究表明,提早学习知识,影响右脑发展。有些家长让孩子过早识字,死记硬背,表面上认识了许多字,但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影响想象力发展和学习兴趣;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其可塑性还会大大降低。
  “每个阶段的教育其实都是无可替代的,在学前阶段,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没有游戏就没有儿童的童年。”郑惠萍说,玩是孩子幼稚心理的特征表现,玩的行为就是幼儿特有的样子,玩就是让孩子像孩子的样子生活。如果压缩儿童的游戏期,没有玩的孩子过早成熟,因为没有“玩疯”的童年,一辈子都在寻求补偿。只有孩子在完整、任性的玩的童年里,蓄积了足够的能量,才会对将来发展有后劲。
  虽然不少家长承认孩子的玩是有意义的,但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长不相信孩子有潜能自己玩,有能力玩出水平,往往又在“教”孩子玩,桎梏孩子玩的天性,束缚其表现自己的可能。郑惠萍认为,孩子的玩纯粹为了愉悦,但家长要的是达到获得知识的目的的玩,于是以“玩”的名义取消了孩子真正的玩。事实上,玩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用自己的方法玩,孩子的玩就是快乐。在玩中,孩子从来不缺少创意和方法,通过释放儿童的天性,发现无限可能。
  看似“瞎玩”实则提升学习品质
  讲座吸引了不少祖辈前来聆听学习。
  一对家长对话,“楼上小姑娘真乖,我看到她又在写字做算术。你看我们家的孩子就会玩,会玩出什么名堂?”在郑惠萍看来,孩子在玩,的确会玩出名堂。玩是孩子的天性,伴随孩子的成长。
  现在幼儿园里实际有两类活动,一类是纯粹的游戏,一类是教学游戏化,即“用游戏的方式手段进行教学”,通过游戏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如何重新审视儿童的玩,从儿童的角度欣赏儿童的玩?郑惠萍说,这不是简单地用“玩”来否定家长要求的“教的期望”,而是将“玩”视作教的机智。
  两个孩子在玩规则游戏——打牌比大小,一个男孩总是赢。老师问他有啥窍门?他说出牌时先记自己的牌,再比较他人的牌,看数字比快,不要看花纹。男孩在玩时会有意记忆、主动观察、分析判断、寻找规律。事实上,没有孩子的玩,就没有孩子的发展。研究发现,会玩的孩子聪明,喜欢玩的孩子快乐。
  此外,游戏还能帮助孩子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玩中生智”。而角色游戏中,在角色与角色的交往中,孩子们要用语言沟通,锻炼表达能力等。在郑惠萍看来,游戏带来的长期的利益,比如:学习品质、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并非一朝一夕。孩子们透过玩,提升了创造力、主动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人际沟通以及自信心和抗压力等,这些能力正是面对当前世界最需要的,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
  幼儿自创玩法比成人规定玩法价值大
  如何让孩子玩得快乐,又有意义?郑惠萍说,关键要用成人的教育智慧,呵护孩子的智慧。
  她建议,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不要压制;要真切地去关注孩子自身发展的需要,给孩子一种开放的环境;领悟孩子的学习有自己的特点,在玩中学,做中学,在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学。
  幼儿园就是让孩子利用幼儿原本生活的内容,同时又创设这种生活的环境,让孩子学会生活。特别是以幼儿为主导的低结构活动中,老师用最基本的环境设计和简单的材料,给幼儿最大的想象和活动空间,让幼儿自主选择,自由探索表达,才能让孩子玩得有趣、有效、有用。比如: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在与幼儿的共玩中变成玩具,要相信幼儿的自创玩法比成人规定的玩法价值大。像自然地的沙、水、积木、颜料、粘土、绳子、管子、纸等,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简单、原生态的多元系列材料,都是与幼儿能实现“对话”的活动材料。家长买玩具,并非越高级越好。玩具只有在孩子手里玩起来,才是玩具,才能显示玩具的价值。
  家长还需切记: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开放的心态,一旦变成功利、不顾儿童感受一味追求的目标,反而可能异化了游戏。
  (原载于上观新闻)
  * 小编个人微信号:2432274540,对“第一教育”内容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私信深入交流哦
  关注“第一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