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术疗愈课和美术培训课有什么不一样?

 禅艺惜霜 2017-08-30

先考考你,看到这些“乱七八糟”的画,你有何感受?




注:上面这些画,都是大师名作,张张身价过亿。这些画之所以成为名作,身价这么高,并不是技法多么高超,而是它们真实地表达出了人类共有的某种精神情感。


有家长打电话来咨询:美术疗愈课程与平常的美术培训有什么不一样?会不会是以此为噱头,依旧是教孩子画画、做手工之类的?

无论你冠什么名称,难道美术课程还能超越画画、手工之类的形式吗?平常的美术培训难道就不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陶冶情操?

同样是与美术相关的培训,美术培训和美术疗愈有什么不一样呢?

嗯,这是个严肃的问题。看起来它们是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们 真·的·不·一·样!

终极目标不一样。
1

先来看看国家课程标准关于美术课程总目标是怎么说的:

课程标准中的美术教育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简单地说,美术课程的目标就是学习美术语言和技法,运用多种工具、媒介表达情感,改善生活,提升审美素养。

美术培训课程的重心在美术语言、技法上。在美术培训课中,老师和家长关注更多的是:

“今天画了些什么啊?”

“今天学了些什么啊?”

美术疗愈课程的落脚点是情感、生活、审美。在艺术疗愈课上,老师和家长问得更多的是:

“你开心、忧伤、愤怒的时候会想到什么?”

“当你愤怒的时候,你希望用什么来材料,怎样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这张作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如果要让你的卧室更温馨一点点,你会做什么?”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美术培训课与美术疗愈课都包含三个要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在美术培训课程中,引发学生情感态度的改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学习知识与技能;而美术疗愈课中,学习知识与技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与思想。

课程内容不一样
2

美术培训课程是以美术知识、技能为核心来设计课程,分别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来组织教材。美术疗愈课程以儿童的情感为主题来设计课程,例如围绕自信、悲伤、欢乐、愤怒为主题来设计课程。以知识技能为主线设计的美术培训课程,更多的关于孩子年龄与美术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关系;以情感为主线设计的美术疗愈课程侧重于孩子年龄特点与情感发展的内在关系,同时关注孩子手、脑协调能力和相关知识技能的发展。

教学方法不一样。
3

美术培训课程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训练。怎么画、画什么?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导演与演员的关系。老师主导课程内容与方法,并指导学生尽可能地表现得更好。而美术疗愈课程的老师好比催化师与助产士,会用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激发儿童的情绪与情感,引导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材料、技法来表达、处理自己的情感。在学生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时候,老师才会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成果形式与评价标准不一样。
4

美术培训课程和美术疗愈课程的成果可能都是架上、架下绘画、手工作品,但美术培训学生的作用更多的是用来证明或衡量自己美术技法达到了什么程度,当作品完成之后,作品往往会被丢掉或束之高阁,这意味它的使命也结束了。

而美术疗愈课程中学生的作品,在作品产生的那一刻,它的使命才刚刚开始,因为美术创作的过程和创作的成果是为了疗愈创作者内在的情感,改善他们的态度与生活,因此,大多数作品都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存在,让生活更美好。

不可否认的是,自发的、主动的美术创作同样有疗愈作用,因为,这个时候,美术创作已经不是为了技法,而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命理解。


最后,我想说的是:美术培训课程和美术疗愈课程看起来没有什么不一样,但它们真的不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