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派盆景 | 大景入神,小景入画

 gudian386 2017-08-30



姑苏园林,景色诱人。小编每到留园,必去的便是造型奇特、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盆景园。作为苏州艺术百花园中一朵奇葩,盆景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它是缩小的大山水、大景观,追求在小小的盆中再现大自然的神貌。




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说“苏州的盆景和苏州评弹一样美”。的确,苏州园林艺术小品中,盆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古代,盆景被称作“盆树”、“盆山”或“盆玩”。据记载,始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盆景运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采取中国画的技法,把树木、山石、配件等进行艺术加工,在盆钵中再现大自然风景的缩影。



苏州盆景,十分注重“造景”


盆景艺术家往往将得之于山林的树桩,根据明代中叶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吴门画派”的绘画理论,并吸收苏州历代造园家的造园经验,进行盆景艺术创作。这些“桩景”,树干或苍老奇枯,或虬曲怪异;树根或形若龙爪,或盘根错节;树姿或刚劲挺拔,或清秀隽逸;树叶或森森如盖,或豪放潇洒;花果或鲜艳夺目,或秋实累累。它们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炉,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苏派盆景”中,又有古石榴桩、形若麋鹿的古紫薇桩、形如游龙的古榆树桩、其树龄分别为100年到300年,主干有的枯巧,有的怪异,有的奇特;枝头却青翠欲滴,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给人以枯木逢春、欣欣向荣的美感,都不失为“苏派”树桩盆景中的上品。



苏州盆景中以桩景为主


树桩盆景以大中型为主。这些大中型盆景气势磅礴,粗犷豪放,神韵盎然。就盆景的气质而言,如同国画家笔下的阔别写意,形神兼备,神似胜于形似。神似自然而高于自然,与“以小见大”的小型盆景一样,都颇具“雅”意。雅则不俗,雅则入画,诗情画意,美不胜收。有人说,苏派盆景大者如同画家的长巷,小者如画家的册页小品,无论大小都具有清秀古雅的艺术风格,因而耐人观赏玩味。


苏派盆景注重“桩景”


“桩景”重用盆和几架,其盆多为明、清两代古盆。这些古盆造型古朴、质地细腻、色泽素雅,既是不可多得的文物,又是耐人观赏的工艺品。景、盆、架三者配合得体,方能成为上品。倘若再赋予恰如其分、文雅含蓄的题名,那么,入神入画的苏派盆景就更加令人神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