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历史八卦】

 panke137 2017-08-30

战国终结者:秦始皇

战国时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时代。一方面,天灾不断,战事连连,人们的肉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另一方面,为了结束这个该死的乱世,各种能人异士层出不穷,各种思想此起彼伏,他们各自编制着自己的信仰,未来的幸福,人们的精神,又处于一种极其丰富的时代。这些在战国时代孕育而出的思想,甚至影响到了几千年以后的我们。

战国时代,是中国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

根据思想界的光荣传统,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必定会有门派。战国时代最鼎盛的时候,有学说门派上百种,在这些门派中,以儒、墨、道、法、兵这五大门派流传最广,最为强大。

虽然都是强大的门派,但是他们之间,侧重点不同,治国救世的思想也完全不同。对于统治者而言,要从他们中间选择一套合适的治国理念,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五种学说中,“兵家”就是行军打仗,与治国一点关系也没有,因此被排除掉。在治国方面,墨家讲究“兼爱非攻”;儒家讲究“以德服人”;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这些理论都不错,都有治世救国,安邦定民之效,但是对于统治者而言,他们更偏重于“法家”思想。

法家思想,说的严谨点,就是建立完整的法治理论和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说的通俗点,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封建集权制。

封建集权制,光听这个名字,咱们就知道了,对于想大权独揽,“家天下”的皇帝们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诱惑呀。

为了完成这套“封建集权制”理论,法家将自己的思想分为三步,即“势、法、术。”

所谓的“势”,即君主的权力与威势。

法家思想认为:要不断的夸大君主的绝对权威,给人一种必须承认和绝对服从的感觉,所谓的“大势所趋、天命所归”,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但是“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得到的,如果主帅没有“势”,军队就会各自为战;如果君主没有了“势”,国家就会大权旁落,为了维护政权不被颠覆,就需要“法”。

法家的“法”,指的是法律,但是这个“法律”,与现在我们熟知的法律,完全不同。

现在的法律,都是建立在平等和正义的基础上的,它的目的在于保护人民的权益,限制特权的存在和发展,进而培养全体国民的奉公守法精神。

而道家的法律,都是建立在君主专制的基础上的,它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权,所以这种法律,根本没有平等和正义。在这种法律下,君主的每一句,都是“圣旨”,至于是否正义,是否公正,是否道德,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民必须要绝对服从,绝无二心。

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没有任何的原因,也没有任何的解释,说你犯法了,你就犯法了,谁让你惹皇帝不高兴了。死之前,您还的说:“谢主隆恩”。

但是一个国家太大了,如果某些人有自己的思想,就是不服管,导致国家的法律无法执行,那该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术”了。

“术”是统治者控制其臣下的技巧,全称“御人之术”。一般来说,“术”和“法”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可以把一个国家比成一个公司,“有法无术”,光有规章制度,却没有人去执行,那还有什么用。“有术无法”,拥有很多的考勤制度,考核制度,却没有标准和规范,一样完蛋。

而法家的“术”,与它的法一样,都是一种极端的产物。法家的“御人之术”,是建立在人性追求利益、疯狂拜金的基础上的,根本没有任何道德标准可言。为了控制人们,统治者会用各种利益、荣誉去诱导人民办事。比如法家的“军功爵制”,就是用战功,嘉奖、官职来刺激士兵奋勇作战。

以上,就是法家的思想。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是一种不问对错,只要忠君,不问缘由,一律照办的思想。在这种思想下,君主权利过于膨胀,因此很容易诞生出一位独断、专制、暴虐、刚愎自用的昏君。

如果身处在乱世,用各种利益驱使人民奋战,进而开疆扩土,富国强必,法家思想绝对是首选。但是如果想建立太平盛世,光靠严刑和法律去统治人民,法家思想就力不从心了。

天道轮回,上天有好生之德。

不管用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法度,历史总是信奉自己的学说,一句谁也逃不了的学说:

“得道者昌,失道者亡”。

法家可以平定乱世,但绝不可治国;严酷刑法可以吓到老百姓,但绝不可能长治久安。

不管老百姓死活的国家,是不可能存活的。

可惜一代帝王秦始皇,他直到死了以后,也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